生时愿如火花
2017年3月,近80岁的《还珠格格》的缔造者琼瑶写下了一封给儿子儿媳的一封信。信中写道:生时愿如火花,燃烧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死时愿如雪花,飘然落地,化为尘土。这封信,在《见字如面2》播出的首期得以公开,琼瑶积极而又旷达的生死观一时震撼与感动了无数人。
这一生像火花一样,燃烧到最后一刻,琼瑶是以她一生永不停歇的写作来践行的,实际上,每一个深爱自己孩子的母亲,她整个一生都会在安静地燃烧,散发着在他人看来毫不起眼的光辉。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母亲就像一根火柴一样被擦亮,漫长的余生开始毫无保留地燃烧,她努力地发出自己最大的光与热,成为孩子眼中的一团火,照亮他前行的路;成为孩子安度寒冬的火炉,温暖他的孤独与渴盼。直到她老去,生命的火花渐趋微弱,最终完全熄灭。她将自己的生命化为了尘世中的一抹灰烬,无怨无悔。
母亲是伟大的,但是,她们将短暂的一生燃成火花,完全是出于一种爱的本能。而我们的父辈,确实可以为我们作出实实在在的榜样。他们一辈子没有发生过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们甚至是一个卑微集合中的弱小个体,却像无垠的沙漠中的胡杨一样坚强,忽略时代赋予他们的苍凉与疼痛,用永不停歇的努力,创造着属于自己的价值。
我的父亲是一名泥瓦匠,他一生都在乡村与与城市之间奔波。在一栋栋楼房的脚手架上,他头顶着陌生的天空与暴烈的日头,紧握砌刀与砖块,双手被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仿佛时光在他的身体上结下的坚硬的痂。
我想,作为泥瓦匠的父亲,之所以能够倾其一生,重复着这样单调而又辛苦的劳作,除了养家糊口的责任在心里深深扎根,应该还有一份所谓的追求与热爱,促使他默默无闻地坚持下来,哪怕人到老年,依然念念不忘。如今,年过花甲的他,还时不时弄来一些砖头和石灰,在房前屋后忙活一番,就好像在安顿他始终没有熄灭的梦想。
我们的一生,又会为什么而燃烧?会不会为所爱的、所承担的人和事,倾尽自己的光与热,或者说,当尘世赐给命运一条无可选择的路,我们又愿不愿意为落在肩上的责任,隐忍而又勇敢地耗尽毕生的心血与气力。
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大家都知道他写过过一部伟大的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但又有多少人知道,1929年,25岁的他就已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且健康情况急剧恶化。但是1930年,他竟然开始用自己的战斗经历作为素材,着手创作37万多字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整个过程,艰苦卓绝。小说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不同时代的人真诚而热烈的称赞。1936年12月22日,由于重病复发,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溘然长逝。其短暂的一生,燃烧得足够彻底,足够璀璨!
奥斯特洛夫斯基借小说主人公保尔的话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所以,将一生燃烧,只不过是为了无所悔无所憾罢了,灿烂,或者暗淡,成为了闪念之间的拷问。
清晨的街道,苍老的菜农在专注地摆放一束束廉价的蔬菜,像在完成一项庄重的事业,一身黄色穿着的环卫工正用扫帚细心地划过地面,留下一道道清晰的线条,仿佛音乐大师画下的五线谱。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失语者在努力用双手向人比划心情,目盲者正屏住呼吸在倾听这个世界的声音,乌鸦在练习歌唱,树叶在翻新脸孔……众多的生命,在燃烧,在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