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组织】不是保险!好归好,却藏着3个陷阱!

每当有人跟我说他“买”了某互助,问这份保险怎么样的时候,我都特别无奈。

再说一遍:

那只是网络互助计划,不是保险!

互助计划只有加入这一说,没有买和卖。

那互助计划到底是个啥?和保险有什么区别?有坑吗?

今天就来和大家好好聊一聊这些问题。

什么是【互助计划】?

【互助计划】就是保险的原始形态。

通常由一个人或组织发起,按照“风险共摊”的原则实行。

就是所有加入了这个组织的人,谁要是发生了约定的重大疾病,我们就每人给他一笔钱。

几乎每一个叫得上名字的互联网巨头,都有属于自己的互助计划。

从性质上来说,【互助计划】绝对是公益性质的项目。

但实际来看,这种互助模式其实是保险发展历程的一种退步

好归好,却有3大弊端。

1、【互助计划】做不到“刚性兑付”

很多人不理解“刚性兑付”,简单理解就是:

无论发生什么样的风险,都有兜底的能力。

这也是现代保险制度最大的优势:

已经成型的科学经营方式,和中国银保监会的兜底政策支撑。

简单总结为以下几点:

1、保险产品上市前,会经过精算产品风险定价费率厘定等步骤,确保自己在大多数情况下稳赚不赔。

2、保险公司每一份卖出去的保险,都会预先提取出来一部分做“责任准备金”,这部分钱只能用于理赔。

3、保险公司背后的兜底政策,包括

  • 再保险”公司对高危承保风险的二次分摊;

  • 银保监会的季度偿付能力考核

  • 保险法》关于极端情况的处理规定;

  • 终极兜底BOSS【保险保障基金】;

......

以上所有条件综合在一起,才能保证保险公司卖出去的每一份保险,都能“刚性兑付”。

而【互助计划】其实是“民间活动”

对,你没有看错,就是“民间活动”。

没有任何兜底政策,也不受《保险法》保护,更没有银保监会的监管。

这种模式想要保证理赔,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有没有持续不断的新成员加入。

因为互助计划的理赔方式是:这一期参加的人里面,有人申请互助金,其他人才需要分摊费用,如果没人申请,就不用分摊。

那么问题来了,人是会变老的,随着年龄增加患病概率也会增加,这就导致理赔的人数越来越多,互助成员需要分摊的费用也就越来越多。

比如相X宝,从一开始的每人每月分摊几分钱,到现在每人每月分摊几块钱,涨了50多倍。

分摊费用上涨,肯定会有一批人退出,这很现实。

不信你就去网上搜一搜互助组织,看看出来最多的是不是“怎样退出”之类的问题。

而且,更愿意主动退出互助组织的,一定是低风险的健康群体,反之高风险的老年人或亚健康人群往往不愿退出。

这就导致参加互助计划的人越来越少,但每个月申请互助金的人却不见得变少,每个人每月分摊的金额就变多了。

如此恶性循环,早晚会出问题。

2、【互助计划】理赔纠纷难维权

刚才说了,互助计划不属于保险,所以不受《保险法》约束,银保监会也管不着。

唯一的规则制定方,只有平台,最终解释权也归平台所有。

买过的保险如果出现理赔纠纷,《保险法》就很偏向消费者的利益,还有银保监会可以投诉,更有让保险公司叫苦不迭的“两年不可抗辩”条款。

尤其是当消费者起诉到法院,大多数情况下,不该赔的案子最终也赔了。

而互助平台的理赔纠纷赔不赔的结果,是公布出来让大家投票

单是这一步,就会让很多人选择放弃。

因为公开隐私和社会的舆论压力,对患者和家属都会带来难以预测的伤害。

而且陪审团制度是脱离了法官和律师的“人治”方式,大多数陪审员并不是相关专业人员,很难保证足够公正。

同情心、对事实缺乏客观认识、舆论影响、被带节奏、缺乏医学知识、脱离条款等等。

只要是人做决策,就会受到类似上面的各种干扰,导致本来性质一致的拒赔案件,最终产生不同的投票结果。

即便患者不服起诉到法院,也只能按照互助组织的条款来争辩,不适用《保险法》,缺乏相关法律保护。

总而言之,互助组织的理赔纠纷维权问题,很难,非常难。

3、【互助计划】不稳定

互助计划比起保险公司太不稳定,容易倒闭解散,原因有三。

1、经营方法难以持续

刚刚也说了,如果没有源源不断的新成员加入,就会导致恶性循环的发生,互助金难以兑付,最终倒闭解散。

2、没有兜底政策

3、互助平台有严重的“逆向选择”风险

这里来好好说说第三点。

由于互助平台每个月分摊的金额很低,最多也才几块钱,试错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就会导致很多高风险人群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加入。

比如老年人、已经患病的人群。

他们加入的初衷就是为了“赌”,赌自己能不能顺利获得理赔

要知道,互助计划的每一个案子可都是“全案调查”,包括面访、走访可能就诊医院、医保记录、体检记录、身边亲朋好友走访等等。

这些都需要成本,你每个月分摊的互助金里面,就包含了这一部分的费用。

而年代久远的医疗记录很多都查不到,更多偏远地区的医院更是没有联网,查起来成本高不说,也很难有什么结果。

查到了拒赔,调查费用大家均摊。

查不到理赔了,调查费用和互助金大家均摊。

怎么算,这些高危人群都不亏。

买单的,永远是身体健康没有申请互助的成员。

也难怪有这么多人想要退出了。

为什么各大平台依然推出【互助计划】?

既然互助模式已经被历史验证过注定走向失败,为什么各大平台依然推出互助计划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其背后的商业价值

很多事情从利益的角度去思考,就都能想通了。

据中国保险协会2018年的参保数据显示,我国人民的商业保险覆盖率还不到10%,而发达国家的商业保险覆盖率通常在50%以上。

参照这个数据,中国保险市场起码还能翻5倍,加上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保险市场的潜力无穷。

再加上跟健康有关的周边产品,比如医疗资源、保健品、体检等等。

这是一条潜力无限的产业链。

那互助计划的“低成本、低门槛”特征,就很适合作为一个“获客引流”的方式。

既能起到灌输“保险理念”的作用,又能通过互助计划获得海量有保障意识的用户。

你可以把每一个加入了互助计划的成员理解为“潜在客户”。

平台可以通过推送保险产品、保障升级、安插投保链接等方式,向加入的用户销售保险,完成客户转化,达到变现目的。

你以为这是公益,实际上,公益就是最大的商业。

总结时刻

说了这么多,你可别理解为我不让你加入互助计划。

实话说,我很佩服发起互助组织的商业鬼才,这完全是一条“多赢”的路子。

  • 对老百姓来说,可以用一笔极低的成本,来杠杆起一笔高额的互助金,很适合作为个人保障体系的一种补充。

  • 对于平台来说,获得了庞大的客户资源和流量。

  • 对于健康周边产业来说,多了一种合作方式。

  • 对于社会来说,互助计划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大病人群的经济压力。

但互助计划背后的隐患同样不可忽视。

大多数人都不了解互助计划背后的局限性和缺陷。

最怕就是有人真的把互助计划作为主要保障手段,并且认为这就是保险。

我觉得,互助计划就像是吃饭时的“凉菜”,有非常好,没有也能接受。

互助计划值得加入,但不能依赖。

(0)

相关推荐

  • 第二次了,这样的相互宝还怎么让人爱?

    本文大概 2965字 阅读需要 6分钟 3月份,相互宝以"投保时未告知皮肌炎"为由拒赔唐某,并因此发起陪审团投票的事情在网上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时隔一个月,相互保再次发生类似的拒赔 ...

  • 保险公司的十大安全机制,你知道吗?

    作为保险中介行业的头部公司明亚保险经纪,咱们平台对接的保险公司必然是超级多,很多公司有些朋友可能真的没有听过,所以有时会有朋友问我,这个保险公司我没有听过呀?小保险公司的产品可以购买吗?保险公司能不能 ...

  • 相互宝能赔多少钱?为什么争议不断

    相互保能赔多少钱?为什么这么多人买.又这么多人取消?" 以上问题,相信是很多吃瓜群众的呼声. 直接上答案,按期缴纳几元钱保费,若罹患约定疾病赔付30万,轻症5万元,具体赔付细节以计划条款公告 ...

  • 相互宝拒赔猝死,超170W人退出!还能买吗?

    这段时间,相互宝拒赔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河南沁阳的一老大爷和老太太,去菜市场买菜,结果这大爷突然倒地不起了,医生抢救了40分钟,也没有抢救过来. 最后医生推断的死亡原因是"急性心梗&quo ...

  • 美团互助凉了,相互宝还会远吗?

    文章开始前,简单跟大家说个消息: 最爱的妈咪保贝要提前下架了. 下架时间是:1月26日23:00,只剩4天了. 妈咪保贝自从上市以来,就一直是少儿重疾险的领头羊,经过产品的不断更迭,仍然表现不俗. 前 ...

  • 美团互助宣布关停!下一个会是相互宝吗?

    天气越来越冷,互助平台也渐入寒冬. 参与人数超 1 亿的相互宝,频频爆出分摊金额暴涨的消息(点击了解),但不管怎样,它还活着. 而另一互助平台则不然.1 月 15 日,美团互助宣布将于月底关停. 上下 ...

  • 加入互助停保险,患癌后却遭拒赔,谁之过?

    本文大概 1884字 阅读需要 4分钟 王女士加入了一款平台的防癌互助产品,每月交费30元左右,由于对平台十分信任,加入互助计划以后,之前的两份商业保险均未续费,合同失效. 然而,在加入互助483天以 ...

  • 不想被保险公司“坑”了,自己筹资搞一个去!

    本文大概 2088字 阅读需要 4分钟 有人说,保险公司太坑了,这也不赔.那也不赔,买了也不放心.我们能不能把有志之人聚集在一起,共同出资组建一个不坑人的保险公司呢? 首先可以肯定地告诉你,几乎不可能 ...

  • 互助平台众生相——大玩家的狂欢,小平台的无奈

    保观 | 聚焦保险创新 5月6日,支付宝的相互宝界面中部显示,其将推出针对60-70周岁人士的"相互宝父母版",目前已经开启预约.新版名为"相互宝老年防癌计划" ...

  • 陪审团“赞成”投票超过半数,支付宝的相互宝还是拒赔?

    写在前面: 距离1月31日旧定义重疾险集体下架仅剩4天! 另外提醒一下:大家尽量不要在最后一天才决定投保 最后一天,往往是集中投保的高峰期,保险公司投保系统未必能负荷住: 一旦崩溃,保单无法录入,大白 ...

  • 扣款失败47天后,他确诊癌症,被相互宝拒赔了

    大家好,我是喵叔.文章最后有#新冠隔离保险,需要的一定去看看. 今天分享一个拒赔案例,来自最近比较火的相互宝,毕竟现在这类产品基本上就它家还在运营,然后前段时间又辟谣了将要关停的消息,马上就因为一次拒 ...

  • 暴涨50倍,相互宝分摊越来越多,要不要退?

    大家好,我是未雨姐~ 最近好多人吐槽相互宝分摊越来越多,问我要不要退. 今天,未雨姐就来讲讲支付宝上的互助计划--相互宝. 互助和保险的区别 先讲一下历史,支付宝最先推出的叫"相互保&quo ...

  • 退出51分钟被拒赔!到底要不要退出相互宝?

    Hi,我是小鹿,一个90后保险打工人~ 昨天凌晨,忙完刷手机的时候,接到了一个相互宝[理赔团]的投票邀请. 看完事件经过后,我在公司群里和同事们说,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投. 当规矩和人性碰撞,到底我们该听 ...

  • 相互宝是哪个保险公司的?和保险有哪些区别

    相互宝是由蚂蚁会员(北京)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作为发起者和组织者为会员提供的一个互助计划系列. 相互宝原名"相互保",信美相互退出后,相互宝失去了原来保险的属性,属于网络互助计划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