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头条:治甲状腺瘤的方子来了! 化痰 疏肝 去火, 邪气散了, 瘤子消了

点击加载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外科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应读者朋友的要求,给你讲讲甲状腺瘤这个病的中医应对之法。

啥是甲状腺瘤啊?它和甲状腺结节、甲亢什么的,有啥关系呢?很多人对此不太明白。

我跟你说啊,咱老百姓口里常说的“甲状腺结节”,那包括很多东西呢。可以讲,凡是甲状腺部位摸出来的包包块块,都算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里头,包含了一种,叫做甲状腺瘤。

甲状腺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实际上,大多数都是良性的。其中,良性的甲状腺瘤,大部分时候指的是“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腺瘤,又常常和甲亢伴随出现。

因此,有甲亢的人,很可能伴随出现甲状腺腺瘤。

这个病,中医有办法吗?

来吧,我还是给你讲个真实的病案。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汪渭忠。

点击加载图片

这个人啊,现在好多人都不熟悉他了。他生于1919年, 江西人,是中医外科领域的老前辈。他最初在药堂当学徒,后来渐渐研习中医理法方药,逐渐走上了中医之路。1958年的时候,他参与创建了景德镇第一家中医院,历任全国中医学会景德镇分会的会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江西分会理事。他在当时是很有名气的。

一次,汪师接待一个女患者,就诊日期为1980年3月10日。

这个人,颈项两侧肿大已经两年了。长期以来,一直伴随低热、心慌、烦热、性情急躁等现象。最近这些天,特别易怒,精神疲惫,于是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甲状腺瘤伴甲亢”。当时医生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害怕,有心拒绝,于是转投中医。

刻诊,见脉弦数、舌红、苔薄,甲状腺肿大大概3cm×2cm,表面还挺光滑,可以随吞咽动作上下活动。再次诊断,为“甲状腺腺瘤伴随甲亢”。

当时,患者情绪十分不好,显得焦虑急躁,忧心忡忡。她不住地问汪师,她将来会不会患上癌症?

汪师笑吟吟地说:“虽然道路曲折,但是前景光明。只要你自己不吓唬自己,癌症就和你没关系”。

患者听了,长舒一口气。

接着,看汪师开方子。但见——

蒲公英9克,天葵子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枳壳9克,木香6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生地9克,夏枯草15克,浙贝母10克,马鞭草9克。

结果,这个方子,患者用了十剂,肿块没有改变,身上的低热也没退。这时候,患者又有些担心了,问自己是不是已经治不好了?

汪师回答,治病哪能一帆风顺?你越是心急,药力越是弱小。你就负责吃好睡好,药力自然会帮你解忧。

就这样,汪师在原方中加入丹皮9克,生龟板15克,再开10剂。

点击加载图片

结果,这十剂药服用下去,肿块变软了,低热也退了。于是,再用15剂。

这一次,患者易怒烦躁的现象大大好转,情绪平稳,肿块明显缩小。

效不更方,再用15剂。

用完了,到医院检查,发现肿块没了。

有意思的是,从那以后,此患好像换了一个人,整日欢天喜地。她道:白捡一条命,能不高兴吗?

好了,现在,我给你讲讲这里头的学问。

我跟你说啊,汪师用这个配伍,很有代表性,值得借鉴的地方很多。它是治疗甲状腺腺瘤,证属肝郁化火,痰火郁结的验方。

这个甲状腺腺瘤,中医叫它“肉瘿”。它出现的位置,在喉颈部。这个地方,中医认为是属肝经的。如果一个人,肝郁化火,灼伤津液而成痰,痰火郁结,就会滞留在肝经所及的喉颈部,形成了甲状腺腺瘤。

这种认识,是完全合乎道理的。方才我讲过,甲状腺腺瘤,常伴随甲亢出现。甲亢的病人,咱们都知道,往往是容易激惹、愤怒、急躁的,有的人还低热、烦闷、心慌、疲倦,自己无法控制情绪。这状态,中医看,就是肝郁化火。此类人往往脉弦,舌红。

这个时候,中医就是用疏肝气、清肝热、化痰浊,软坚散结的办法来应对。

你看看汪师的配伍——

蒲公英9克,天葵子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枳壳9克,木香6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生地9克,夏枯草15克,浙贝母10克,马鞭草9克。

点击加载图片

昆布、海藻、浙贝、马鞭草化痰软坚、活血通络。夏枯草、枳壳、木香疏肝理气。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天葵子清热解毒。这就是基本思路,层次分明,容易理解。

当然了,肝郁化火日久,患者就容易伤阴。伤阴怎么办?就去滋阴。所以汪师在二诊的时候,加入龟板、丹皮,用于滋阴清热。有时候,生地也可以加进去。

我把这个写出来,目的很简单,就是让您了解,甲状腺腺瘤伴随甲亢这个事儿,中医是如何认识它的,又会采用什么手段来应对它。当然了,我说这个,不绝对,不能代表此病的全貌。我只能说,上述认知,符合大部分情况,是中医调理的一般思路,有一点普遍性罢了。

文中所述配伍,是临床验方,很周正。我建议读者朋友,你若感兴趣,就好好收藏起来,反复体会。如果有需要,就可以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我不建议你自己抓药去,那是很危险的。你应该找个中医看看,看自己是否可以用这样的配伍,是不是应该在其中做一下加减。有了专业的具体的指导,我们才会保证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