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熙:人是乡村振兴第一要素
2021
相会前洋
7/11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一)》(节选) 陶渊明
目录
》主讲人简介
》讲座精彩回顾
》讲座感想
2021年7月11日下午,王胜熙老师来到福建省屏南县前洋村复旦书院,与我们亲切地分享了他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01
主讲人
王胜熙,福建福安人。曾任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现任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副会长及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一级巡视员。曾深入参与福建省福安市潭头镇南岩古村的振兴发展工作,使南岩村成为闽东地区乡村振兴的样板。
02
讲座回顾
Chap.1
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
////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王老师仔细解读了乡村振兴的五个要求,即产业发展是核心,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灵魂,治理有效是保障,生活富裕是目标。而中国过去的乡村改造主要集中在物质层面,如强调人畜分离、泥巴路变水泥路、农村公厕建设等。而新时代以来,“乡风文明”的发展要求被明确地提出,文化振兴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
Chap.2
乡村是文化的载体
前洋村风景掠影
////
何为文化?有人说文是知识,化是道德。王老师呼吁文化一定要把道德两个字给提出来、给拎起来。
“ 在福安市潭头镇的南岩村,当时回去从城关走上去是要20公里,其中剩下一公里的时候就没有石头的路了,都是田埂路。田埂路一般就是30公分到50公分宽,山村净海拔是600米,山形陡峭,进村的路上,如果村里人看到有外人来了,哪怕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家,他还拿着东西,甚至还挑着一个小担子,他也会站在只有几十公分的田埂的外侧,让外来客人走内侧。因为这田埂站在外面不安全,客人不一定会习惯,他们是本地人,他们站在外侧。我想在前洋村,老书记在这个地方应该也都是这样子做的。把不便留给自己,不安全留给自己,方便安全让给别人。”
中国文化的精髓除了儒释道、中医等等,其实还有平凡人世代积累和传承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我们应明白,乡村不仅是一个地域概念,它更是文化的载体。如若我们不了解它,对于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缺憾。
乡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根。载体,可以理解为容器。作为载体的乡村不再是一个与城市相对的等级名词,相反,它们是秉持各自优势的独立主体,可以相互融合、取长补短。
Chap.3
乡村振兴的时代条件:信息技术
同学们认真听讲
////
而农村之可以成为载体,除了自身具备的资源优势外,还得益于时代的发展。在当下的信息时代,“公司总部不再是80层的办公大楼,也可以在乡村”。而随着5G、6G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更可成为可能,这将有助于缩小城乡教育、医疗等基础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乡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以及乡村自身具备的各种资源优势,都足以满足当代人生活和工作的基本需求,从而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新主体”流向乡村并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Chap.4
乡村振兴的关键:新主体
前洋村回流创业年轻人在书院“蹭课”
在前洋古村写生的学生
////
王老师进一步说,乡村振兴需要有七大条件,它们分别是:交通资源、产业资源、自然资源、信息资源、教育资源、医疗卫生资源,和“新主体”。人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素。
村里公共区域相聚的本土村民
////
至于何为“新主体”,王老师说,在乡村工作生活的人都可以是新主体。他们包括像张勇老师和杨笑老师这样带着新思想新技术进村的“新前洋人”,也包括思想和实践得到革新的本地村民。
Chap.5
现场问答
课堂互动场景
////
在互动环节,大家都积极踊跃地提问发言,王老师也详细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
Q&A
////
有同学问道:我们该如何理解乡村振兴过程中人口向城市流动的现象呢?
针对这个问题,王老师回答:人聚居到功能齐全、居住条件更好、更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是必然趋势。但有一部分人还是在乡村的载体上,如乡村原住民、从城市回到乡村居住的人、把工作地点设置在乡村的人等等。这时,乡村可以有原住民,也可以有外来人,所以也不再有“你是哪里人”的问题了,而是“你在哪个载体上工作”。
03
讲座感想
聆听了王老师的专题讲座后,同学们纷纷表示从中有所思、有所悟,一起来听听大家的感想吧!
老师从自己在乡村的工作实践出发,联系中央文件理念和国外实践经验,向我们介绍了福建省乡村振兴的现状以及省政府乡村振兴工作的方针和理念。王老师的讲话令我受益匪浅。我得以超越书本的理论知识,感受到“新文化”与“新主体”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对福建的乡村振兴及其遇到的瓶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徐逸文 同学
这次讲座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点:一是老师对古今中外农村改造政策的比较,二是 “乡村是文化的载体”这一独创理论。前者让我对当下中国乡村振兴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和独特性有了宏观的把握;而后者对乡村建设的总思路来说绝对是一大开拓——它不仅让乡村的主体地位一目了然,而且更让乡村振兴成为有温度有情怀的过程。很感谢王老师在将近两小时当中的不吝赐教,期待着日后还有机会深入学习和交流。
——张渝 同学
王老师利用乡村改造案例告诉我们乡村振兴需要紧扣“共同性”。“共同富裕”不仅仅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也是我国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和王老师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了乡村产业振兴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以及共同富裕在区域均衡发展和民生福祉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大家都没问题才是共同富裕”。
——龙萍 同学
王老师和我们在书院合影
编辑:《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 第四小组
来源:梦里前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