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太素(手抄本)

《黄帝内经太素》是隋代杨上善撰中医学著作。原书30卷,今国内只存23卷残本。

此书是《黄帝内经》早期传本之一,包括《素问》、《针经》(即《灵枢》)两部分内容。杨氏据其内容性质之异同,各归其属,分为摄生、阴阳、人合、脏腑、经脉、腧穴、营卫气、身度、诊候、证候、设方、九针、补泄、伤寒、邪论、风论、气论、杂病十九大类重予编次、注释。编撰体例取法皇甫谧《甲乙经》,而无编辑害义之失。此书保存了早期的《素问》风貌,得到现代学者的重视,是研究《黄帝内经》的重要参考书。现存日本天保年间写本、日本影抄卷子本、清刻本、《丛书集成》本等多种抄本、刊本

《太素》一书在北宋后失传,但在十九世纪时,日本学者在日本仁和寺发现《太素》残卷23卷,引起日本学界的重视。据日本森立之《经籍访古志》载,该本系日本仁和三年旧抄本,由丹波赖基抄录,时当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原本由唐鉴真和尚传至日本。后清朝杨守敬出使日本时取回这个版本,共二十三卷(缺第一、四、七、十六、十八、二十、二十一,共七卷)。

杨上善 ,隋代、初唐时人,享年93岁。正史无传,官至太子文学,编有《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

(0)

相关推荐

  • 黄帝内经素问抄 明万历40年古本 日本内阁文库藏 欢迎阅读一

    黄帝内经素问抄 明万历40年古本 日本内阁文库藏 欢迎阅读一

  • 《黄帝内经太素》

    前言 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黄帝内经>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中医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思想均发端于这部两千多年前的伟大经典,因此,对<黄帝内经>(<灵枢>.<素问& ...

  • 【中医】《黄帝内经太素》遗文

    八月阅读排行榜[西医]解剖学大图版[中医]国家级名老中医名方精选[中医]中医金句100条[中医]中医治病法则120条[中医]十二时辰养生表[内附口诀][中医]傅青主女科方解歌诀总结版[中医]中医妇科学 ...

  • 《黄帝内经太素》头齿痛

    头齿痛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齿亦当痛,见<素问>卷十三第四十七<奇病论>篇,又见<甲乙经>卷九第一.自齿痛不恶清饮至末,见<灵枢>卷五第二 ...

  • 黄帝内经太素,三虐

    三疟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十第三十五<疟论篇>,与上篇相接,又见<甲乙经>卷七第五,又见<巢氏病源>卷十一<疟病诸候>,惟编次 ...

  • 透过文字求本真——《〈黄帝内经太素〉撷要》序

    属于夏天的薄荷绿 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夏天的味道 透过文字求本真 --李具双<〈黄帝内经太素〉撷要>序言 透过文字求本真--李具双<〈黄帝内经太素 ...

  • 《黄帝内经~太素》

    <黄帝内经太素>又称<太素>,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包括<素问>.<针经>(即<灵枢>)两部分的内容.原书在隋唐之际经杨 ...

  • 黄帝内经|刺疟篇(三十六)

    [原文]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火高)(火高)暍暍然,热止汗出,难已,刺郄中出血. [翻译]足太阳经的疟疾,使人腰痛头重,寒冷从脊背而起先寒后热,热势很盛,热止汗出,这种疟疾, ...

  • 《黄帝内经》背下来,只需3分钟!

    中一医 公众号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相传起源于轩辕黄帝,代代口耳相传,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于春秋战国时期集结成书.在以黄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