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下伏天里大家会用到的小方子!

五味本草坊

阴阳相移,寒暑更作,气候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和限度,中医把大自然的气候变化归为六种,分别是风、寒、暑、湿、燥、火,也叫风、寒、暑、湿、燥、热,这也是中医里所谓的“六淫”。如今入伏了,暑、湿、热盛行,在如此猛烈的外邪攻击下,我们的身体未必会安然无恙,那今天我们就总结下伏天里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给出对应的中医小方子吧!

寒湿——藿香正气

夏季天气炎热,湿气重,但炎热并不代表不会受寒,为了纳凉,我们会冲冷水澡、喝冷饮,甚至让空调直吹着自己,这些都会让“寒”与“湿”相结合。如果真的感受了“寒湿”,身体会出现舌苔白厚、身体发冷、头晕头重、胸闷等症状。最明显的是脾胃往往出现问题,比如腹痛、欲呕、腹泻等等,此时感冒病毒乘虚而入,就会形成我们通常说的寒湿感冒。

对付寒湿,我们可以用藿香正气,不过市面上的藿香正气类药物很多,具体用哪种以下可以作为参考。

❖藿香正气水是液体剂型,由水煮及酒浸制而成,如果呕吐、头痛明显的,推荐服用藿香正气水,因为水剂起效主要在上焦。

❖藿香正气丸一般的情况都可以使用,如果是腹泻明显,则更推荐使用这个剂型,因为丸剂会融化的慢些,一般对于中、下焦的效果更好。

❖藿香正气软胶囊比较容易服用,对于脾胃等中焦的症状明显的,推荐服用这个软胶囊。

暑湿——三仁汤

“暑湿”以发病较急,初起见有身热、头身重病、微汗、口渴、脘痞等暑湿郁遏肌表证候为主要特点。如暑湿困阻中焦,则见壮热烦渴、汗多尿少、 胸脘痞闷,身重困倦;如暑湿弥漫三焦,则见咳嗽、身热面赤、胸脘痞闷、大便稀臭、小便短赤、甚或咯痰带血;如内蕴暑湿而外感风寒,则见头痛身热、恶寒无汗、身体拘急不舒,胸闷心烦,舌苔白腻等。

暑湿是夏季的常见问题,中医里有一个对症的方子,叫做三仁汤。

三仁汤

杏仁9克(捣,后下)、白蔻仁6克(捣,后下)、生薏苡仁30克、法半夏6克、通草6克、竹叶6克、厚朴3克。孕妇忌用!

这个方子在熬煮的时候要注意先后顺序,先把没有标注“后下”的药物下锅,大火开锅后转小火熬20分钟。然后,下入“后下”的药物,过5~10分钟左右,就可以关火,之后再闷5分钟,就可以倒出药汁了。1天喝3次,1次1小碗。

湿热引起的皮肤问题

现在的天气特点是天气炎热,多雨,并且雨下完后并没有凉快多少,然后马上又热,湿气郁蒸在空气中,这就形成了湿热,此时人体很容易被这个湿热之邪侵袭,进而皮肤出现一些红色的疹子,这往往就是湿热导致的。

中成药:当归苦参丸

想要解决湿热引起的皮肤问题,中成药可以选择当归苦参丸。这个药的构成非常简单,就是两味药,当归和苦参。功能主治是:凉血,祛湿。用于血燥湿热引起的头面生疮,粉刺疙瘩,湿疹刺痒,酒精鼻赤。

夏季湿热重,如果皮肤出现了那种红、热表现的皮疹,都可以使用一下,当然,最好有医生指导一下,而且孕妇是不能随便服用的。如果对症,一般很快就会见效,如果两天没有任何效果,那么,就需要去医院再检查一下了。

食疗方:绿豆赤小豆汤

做法:绿豆、赤小豆,量随意,几十克就可以,熬汤,然后放点冰糖,当做饮料来喝。

赤小豆健脾利湿,绿豆清热解毒、解暑、利水,这两个豆在一起,可是有很好的去湿作用,对暑热天皮肤的疹子有改善作用。

津液流失

夏季人们会大量的流汗,汗液的流失会带走我们体内的津液,阴缺乏了,阳就会显得多余,所以盛夏时人体容易出现口燥咽干、脾气暴躁等情况。此时,补充津液,令阴阳相配才能解决问题。

补充津液,当然首推三豆乌梅白糖汤了。

三豆乌梅白糖汤

1、乌梅3~5个,这个要在药店买,白糖1~2勺,黄豆一把,黑豆一把,绿豆一把。

2、熬水,用小火炖两个小时左右,也可以在前一天夜里用电炖锅来做,早晨起来就可以用了!

中医有个理论叫“酸甘化阴”,也就是说酸味与甜味结合起来可以迅速转化成津液,所以乌梅与白糖就是用来生津的,同时,中医里有个著名的食疗方叫“三豆饮”,其中黄豆补脾胃,黑豆补肾,绿豆清热,乌梅汤与三豆饮相结合,真的是炎热夏日的绝配。

当然很多食物也是有滋阴生津的作用的,比如猪肉性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莲藕也是清热、生津、凉血的,用它们来煲汤也是保护津液不错的选择。

猪瘦肉莲藕汤

1、瘦猪肉,1~2两;1段切好的莲藕;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放入10克的生地黄;最后还可以放入几片西瓜翠衣;熬汤。

2、汤熬好后放温,再添加些佐料就可以喝了。

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大家难免会身体不适、情绪烦躁,希望这些小方子能帮到大家解决一些小烦恼,夏日可贵,还是要珍惜这段大好的时光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