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的部长们》——光影交错中的历史疑悬
电影:《南山的部长们》
类型:剧情、历史
导演:禹民镐
主演:李秉宪,李星民,郭度沅,李熙俊
上映时间:2020年1月22日(韩国)
奖项:第56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提名
南山的部长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成立了第一个情报机构——中央情报部,位于南山,高居韩国政权“二把手”的中央情报部部长被人们称为“南山的部长们”。
《南山的部长们》是一部题材生猛的历史剧情片,根据同名连载小说改编,讲述了1979年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规泙暗杀大韩民国总统前40天的故事,围绕阻止前任朴部长向全世界披露更多秘密,总统周围的各种势力展开了斗争。
电影故事如何阐述历史涉及到历史观的问题,意大利著名文艺批评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
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朱光潜在《克罗齐的历史学》一文曾对克罗齐的这一命题做了如下阐发:“没有一个过去史真正是历史,如果它不引起现实的思索,打动现实的兴趣,和现实的心灵生活打成一片。过去史在我的现时思想活动中才能复苏,才获得它的历史性。所以一切历史都必是现时史……着重历史的现时性,其实就是着重历史与生活的联贯。”
电影故事常通过一个或几个较为统一的典型事件来表达一些道理,拿着历史的灰暗地带做文章本身就颇有“嚼头”,黑帮片、警匪片与政治题材的历史剧情片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影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画面的光影效果,隐约有杜琪峰的风格。首先,画面整体较昏暗泛黄,有陈旧的历史感,光源单一,聚光效果明显,犹如舞台之上的追光,凸显了故事人物的戏剧性、荒诞性。其次,片中的光源比较集中,常从人物的一侧打过来,使面部呈现半明半暗的立体感,该灯光手法在影片中的室内场景被大量使用,强调了角色在政治斗争中的不正常状态。最后,室外场景也是像沙尘暴席卷过后的昏黄模糊画面,使纱网、铁丝网等在人物身上留下的投影,形成斑驳感、不确定感。整部影片的舞台效果非常明显。
《南山的部长们》涉及人物角色不多,剧情集中在几个重要角色身上。影片的台词足够精彩且表达准确才能撑起剧情,人物台词较短,形容词较少,简洁有力,“话里有话”,想象空间丰富。演员声音塑造很用心,除了部分争吵冲突的剧情,演员们说台词的声音不大且低沉,节奏也不快,对话之间的沉默、停顿很多,有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压迫感。整部片子的配乐很少,只在场景渐入或渐出时有几秒钟的时间,多是低沉缓慢的音色,营造了颇为紧凑的谍战戏氛围。
影片的镜头也很有特点。无对白镜头、大特写镜头的使用综合考量影片节奏、演员表演、故事主题等因素,是恰当时机的“留白”,把演员的情绪尽量地在故事里延伸,推动情节发展,以达到凝聚故事主题的目的。如朴部长被杀前,从看到杀手的汽车驶来、停下,直至被枪杀,只低头看了一眼双脚,发现一只皮鞋已经丢失,然后镜头拉远,中枪倒下。再比如,金部长得知朴部长的死讯后,坐在散场后的剧场中,灯光逐渐关闭,画面变暗,不同角度的特写镜头集中在金部长脸上,直至光源彻底消失,脸上的光影轮廓几乎消失不见,无声的情绪流淌随之结束。
影片中还有一个很特别的镜头处理方式就是人物背影镜头,常在会议场景中在朴总统角色背后架设一个镜头,当会议结束或需要一个论断时,此镜头便发挥作用,进行特写。这种表达方式使影片充满危机和杀机,“朴总统”感觉到了背后袭来的危险,尚且能掌控局势,但是频繁出现这种具有窥视感的镜头后,会让人觉得危机四伏,变数增多,于是,为大结局的来临,即总统被杀,埋下了伏笔。
《南山的部长们》将危机四伏的状态一直保持到影片最后,使刺杀情节顺理成章成为全片的高潮。令人深思的是,影片使用了相同的隐喻暗示人的死亡,派人杀害朴部长的金部长在死前也发现自己丢了一只鞋,却无可奈何地接受了命运的走向。
不同时代的人与历史有不同的距离,同一个时代不同位置的人对历史的理解也不同,所以真正的历史往往是晦涩的。电影的光影技术手段亦是一种态度的表达,刻意拉长了风暴前夕的滞重感,风暴中心吞噬了许多人,殊不知,风暴过后仍然是风暴,风暴中心的人依旧是影片昏暗画面中的一个回眸而已。
电影·读书·走走看看
请关注公众号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