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柏乡招子鼓
柏乡招子鼓主要分布于邢台市柏乡县境内,其中以小南阳村为中心,在大南阳、南化、东施庄、西施庄周边村均有分布,邻近的隆尧县户曹、潘村等也有分布。现有近百名民间艺人组成招子鼓班,活动于柏乡县及隆尧、宁晋、临城、邢台市区等周边地区。2009年,收录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据当地艺人口述,招子鼓是由古代军营击鼓打仗鼓舞士兵士气的战鼓中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
传说,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率大军收复被安禄山乱军侵占的柏乡城。战争中,唐军进则击鼓,退则鸣金,气势恢宏,章法精妙,给当地百姓留下了极深的影响。柏乡收复后,百姓安居乐业,人们在庆丰收、过喜庆节日或遇洪灾、遭匪乱等时,逐渐兴起用击鼓来表达思想情感和激励士气乡艺形式。传至明代末,李自成清军作战时,兵败后有一名士兵鼓手流落民间,成立一民间组织《红枪会》,该组织从击鼓杂耍为掩护,保护村民。后来午河水灾,河北边水淹,河南边人民击鼓传音,挑担送粮,以表支援慰问。在发展中演变逐渐形成了今天流传的柏乡招子鼓。
柏乡县招子鼓队伍庞大,阵容恢弘,人数多则上百人,少则二十余人。总领为大鼓手,副领锣手2人。小鼓手阵10人以上组成,还有铙手阵10多人。在演练时大鼓手、锣手的人数不变,小鼓手阵与铙手阵的人数可根据场地及要求而定。在列阵时人数呈双数,以保持阵容的对称和整齐。着装为上身短绸缎衫,下身宽松缎裤,脚穿彩绸布鞋,裹绸巾,上戴铃饰的仿古装。领鼓手服饰为蓝色,其他鼓手、铙手、锣手服饰为红色以区别主次。
在小鼓手阵队员的后背插有彩绸装饰的鸡毛招子,以象征劳动人民鸡鸣即下地劳动,昭示古代人民朴实的优秀品质。
招子鼓演练时有不同的鼓点乐谱和章法。自古以来,传有五大章二十五小节。
如第一章《引子》部分,有《大叙排》、《小叙排》、《四大串》三小节。它的含意主要寓指秋后丰收,人们为庆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开怀畅饮,喜气洋洋的心情。第二章《老鼠刻牙》主要体现了古代劳动人们辛勤劳动,汗流浃背,夺取丰收果实的劳动场面,运用鼓声的惟妙惟肖,清脆悦耳,表达出成批的老鼠在与劳动者抢夺丰收果实时的急切心情与喜悦情绪。第三章《上下桥》,又名《小呼雷》,此章蕴涵了古代劳动人民互帮互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高贵品质。据传明代柏乡午河发水,午河北岸地势较低,南岸地势较高,北岸百姓受灾使人们生活更加贫苦,缺衣少食。南岸人民虽生活也不甚富裕,但依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北岸百姓。鼓手们用鼓点击出丰收之后,挑粮过桥周济受灾的劳苦大众。《上桥》部分鼓点紧凑,仿佛人们挑担救灾食粮在独木桥上欲坠河中,步履艰难,气氛危机。《下桥》部分鼓点减慢,好像人们过桥后的平安心情。
第四章为《鸡上架》,“鸡叫三遍天下明,早催人醒打地耕,唯有勤劳才为是,风凰留明把你惊”,《鸡上架》一章利用《鸡上架》和《凤凰双担翅》两节,将欢快的鼓点把鸡鸣表现的活灵活现,鸡叫人醒,勤劳善良的人们早早的下地劳动,有劳动就有收获,有付出就有回报。嗵嗵的鼓声好似凤凰把凤毛麟角一样的珍惜礼物送给勤劳的人们,这一章也是招子鼓的高潮部分。
招子鼓的第五章是收尾部分,该章节大鼓一响,群鼓相呼,似劳动口号,一呼百应,气势恢弘,用盛大壮观的场面,使招子鼓整个演出高潮迭起。
柏乡招子鼓在继承中又有发展,在挖掘整理遗留的古老传统鼓谱的基础上,招子鼓推陈出新,又编排出像高考高中、金榜题名的《鲤鱼跳龙门》、《二龙出水》,来恭贺学子们学业有成;用《八面来风》宣传党的好政策,以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的喜悦心情,在《百花争艳》中,象征着柏乡谷雨时节的牡丹花会,以传承千年的汉牡丹文化,通过欢快的鼓点变化昭示着党的一个又一个惠民政策似阵阵春风,使人们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招子鼓历史悠久,明代之前没有相关的传承谱系,第一代为柏乡县大南阳村杨三德,明末清初时期的人物。清代时,招子鼓传入柏乡小南阳村,第二代传承人有高和义、高占钢、高为明等;第三代为民国时期,有高书贵、高新常、高老会等;第四代有杨三星(1927-2005)、张佳妮(1922-1984)、高小房(1917-1977)等人;第五代有高灵贵(1948-)、赵自安(1946-);现已经传承到第六代,传承人有张云科(1948-)、赵黄敏(女,1968-)、赵京粉(女,1966-)等人。
高灵贵,招子鼓第五代传承人,改革开放后,在第四代传承人杨三星的倡导下再次组起来小南阳招子鼓队,自己垫资重新购置了鼓具及相关制品,使一度沉寂的这一文艺奇葩,再放光芒。
张云科,第六代传承人,祖父张佳妮为招子鼓第四代传承人,自小受祖父影响对招子鼓领悟颇深,又师从第五代传承人高灵贵,充分利用年轻人的特点,积极参与招子鼓鼓谱的挖掘与整理,并勇于创新,编排了一个又一个紧贴时代,富有朝气,宣传党的好政策的新鼓谱,并积极组织招子鼓队参与各项文艺演出,使其在周边地区颇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