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邢窑烧造技艺
早在唐代,阿拉伯商人苏来曼在他所著的《东游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中国人能用陶土做成用品,里面装了酒,从外面能看到”。这种陶土做成的用品就是邢瓷。
邢瓷是中国划时代产品,源于北朝,盛于李唐,有“南青北白”之说,邢瓷的出现结束了青瓷独霸天下,邢瓷的发明使瓷的艺术呈现五彩斑斓,有人说“没有邢白瓷,就没有元明清的五彩与青花”邢瓷就像一张白纸,给后世的瓷器艺术创作打开了一片天。
邢瓷的出现,在唐代就已经广受重视,意义重大,价值不凡。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诗人皮日休在他的诗中说,“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园似月魂落,轻如云魄起。”唐李肇在《国史补》中说,邢瓷“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当时,邢瓷与青瓷都是皇家贡品,唐《地理志》说,“邢州巨鹿郡土质瓷器,越州会稽郡土质瓷器。”在唐代的丝绸之路,邢瓷远销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埃及和日本等国家。
宋元之后,邢瓷哑然消失了,成为千古之谜。为此有人说:1980年以前,我们对有关史书记载的邢窑与邢瓷,仍一无所获。自1920年代开始,我国第一代古陶瓷专家的吴仁敬、陈万里、傅振伦等人都对邢窑关注有加,但所知的仍是一些“内丘白瓷瓯”、“邢瓯”一类的词汇,至于它的真正产地、范围、产品以及发展进程等很少被人提及。史学家、陶瓷研究专家杨文山先生在1970年代先后到内丘、邢台、沙河进行考察,均一无所获。
临城县历史上就生产陶瓷,1980年代时,临城县陶瓷厂以生产传统的日用陶瓷为主。
当时主持邢窑研制的临城副县长林玉山说:“1980年5月,临城县为开发研制邢窑白瓷,成立了由县二轻局局长路子英为组长的'邢瓷研制开发小组’。在北京、石家庄等地的古陶瓷史专家指导下,特别是在河北师大杨文山先生的指导下,邢瓷小组首先在临城县境内开展了唐代古陶瓷窑址的普查。”
经过调查在临城境内的祁村、岗头、西双井等发现17处邢窑遗址。在瓷器堆积层,发现了“瓣口瓣腹瓣足盏”、“平沿弧腹圆足托”、“短颈短流鼓腹执壶”、“提梁刻花马蹬壶”、“唇沿浅腹玉壁底碗”等器型的残片,经过研究就是“类银类雪”的邢白瓷。
然后在临城县召开了由中央、省、地、县考古工作者和新闻部门参加的“邢窑与邢瓷艺术鉴赏会”,与会专家首先考察了瓷窑遗址,对出土器物进行了鉴定。981年5月,新华社、人民日报、中新社,向海内外播发了《临城探寻到新的唐代瓷器窑址——出土的白瓷器物就是著名的唐代邢瓷》、《“邢窑之谜”的解开》等报道,将我国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公布于世。
临城的邢白瓷发现调动了内丘白瓷了调查工作,1984年夏至1985年夏,内丘县先后发现邢窑遗址20余处。1987年至1990年,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为主的邢窑考古队开始进入内丘、临城工作,对所有已发现的窑址进行逐一调查核实,确定邢窑窑址21处。
2003年5月至8月,河北省文研所对内丘县步行街建设施工工地的邢窑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刻有“盈”、“官”、“翰林”字款的邢瓷,为各地遗址和墓葬出土的相应款识的白瓷找到了窑口。邢白瓷胎质坚细、釉色洁白、气孔率低、影透性强,具有很高的科学和文化研究价值。
邢窑被发现后,临城县开始了邢白瓷的恢复工作,张志忠不仅参加了邢窑遗址的调查工作,而且坚持完成了邢白瓷的恢复,从邢白瓷标本的选定,到瓷土的寻找,走访专家学者,学习拉坏技术,制作釉浆,到烧结、出窑,每一步都认真的参与和学习。1987年,“邢窑恢复研究”项目通过技术鉴定,使失传的技术得到了初步恢复。
邢瓷以优质高岭土为主要原料,含铁量极低,使胎质坚实细腻,更好的保证了产品完整、完美性。配制出的釉烧成温度高,提高釉面硬度及光亮度,雍容华贵。
邢窑装烧工具主要有桶式、盘式、盒式、漏斗式匣钵;楔形耐火砖;三角支钉、齿形支具、支珠、垫圈;喇叭形窑柱、蘑菇形窑柱;陶范;印花模具;石臼、石杵等。
邢瓷采用“还原焰”烧成法,是邢瓷烧制技艺中的关键。提高了瓷器的白度,形成了邢瓷与其他白瓷的显著区别。
由高岭土、钾长石和石英三元系配方配制的透影瓷胎体极薄,达到了胎、釉不分的程度,透光性极强,这在陶瓷史上绝无仅有。
邢窑产品不仅有碗、盘、瓶、壶、钵、罐、盆等一些生活用具,也有文具、洗具、灯具、药具、储藏具、佛教用具及冥器等。
除烧制精细白瓷外,还生产粗白瓷、黄釉瓷、黑釉瓷、酱釉瓷、胶胎瓷及三彩等品种。
邢瓷烧造技艺的传承,是通过对一些民间窑场的寻访调查和对邢窑研究成果中恢复的,此前没有相应的文字记录,为此不能得到久远的传承谱系;邢窑恢复之后,主要传承谱系为贾村路家窑传承,第一代有李跃如、吴玉山;第二代为张志忠、赵庆国、毕南海、王增志等人,现在已经传至第三代,有张贺聪、郝雅冉、张栋、姜现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