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情场的牛及牛脾气讨喜吗?

用思想和修辞来博弈

用故事和真情来驰骋

人类忠实的伴侣

总是默默无闻

_

精神洒满人间

美,一场阅读和思考的旅行,孤单但绝对不孤独。

关键词:牛,故事,美德

│cattle ,story, virtue

文/郝加献

 01 

关于牛,鲁迅有两句很有名的话:

俯首甘为孺子牛。

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牛在中国文化中是勤劳的象征,也是忍辱负重的形象代言。在中国古代,将牛、羊、猪三种动物的牺牲称为太牢,是最高规格的祭品。

这些都是牛的正面影响。

但古代传说中,牛可是以粗心、马虎的面目来到人间的。

古时,牛是玉帝殿前的差役,时常往返于天宫和大地之间。当时人间寸草不生,大地光秃秃的,玉帝欲派神带点母草籽给人间,把人间打扮得漂亮些,便问殿下众神谁愿去人间撒草种。

“玉帝,我愿去人间撒草种。”牛自告奋勇地说。

“你是个粗心大意的家伙,恐怕不行吧。”玉帝有些不放心。

“请玉帝相信我,这点小事我都办不好,甘愿受罚。”牛坚持要去。

玉帝同意了他的请求,并属咐他到人间后,走三步撒一把草籽。

牛带着草籽,走出天宫,在跨出南天门时,不小心跌了一跤,来到人间后,头脑晕乎乎的,误以为玉帝的旨意是走一步撒三把草籽。于是,大把的草籽撒在了大地。

第二年,野草丛生,农夫们根本无法种庄稼了。

他们托灶神告诉玉帝,野草太多,庄稼无法生长。玉帝知道坏事了,召来牛询问才知道粗心的牛是一步撒三把草籽,把一件好事办砸了。

“你这粗心的老牛,弄得人间遍地是草,当初你怎么保证的?从今以后,你和你的子子孙孙都只准吃草,帮农夫除草,还要去为农夫干活儿。”玉帝说完,怒气未消,飞起一脚把牛踢向人间,他嘴巴朝下,被摔掉一排上牙。从此牛便一辈子给农夫当苦力,吃杂草,直到今天,他的那排上牙也还没有长出来。

牛在人间任劳任怨、勤奋努力、诚实可靠,拉车、犁田从不松套,凭着自己对人类的贡献,终于赢得了人世间的好评,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二。

 02 

当然,在千古流传的古代传说中,最悲催的爱情故事就是牛郎织女,成为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天上的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因触犯私自相恋的天条戒律,织女的奶奶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

一日,织女得到王母的同意,与几个仙女到人间碧莲池游玩。

在人间,牵牛取名牛郎,父母去世,刻薄的哥嫂在分家时,只给了他一条老牛和一辆破车,其他的都被哥嫂霸占了。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耕田种地,勉强糊口度日。

牛郎并不知道,那条老牛原本是天上的金牛星。有一天,老牛突然开口对牛郎说话了,“牛郎,今天你去碧莲池一趟,那儿有些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红色的仙衣藏起来,穿红仙衣的仙女就会成为你的妻子。”

牛郎按照老牛所言,来到碧莲池旁,拿走了红色的仙衣,而这仙衣的主人正是织女,二人相认,百感交集,织女在人间便做了牛郎的妻子,并育有一儿一女。

王母得知后,勃然大怒,马上派遣天神捉织女回天庭问罪。

一日,牛郎告诉织女:“牛大哥死了,他临死前说,要我在他死后,将他的牛皮剥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飞上天去。”他们照着去做了。

忽然,天兵天将从天而降,押解着织女飞上天空。织女听到了牛郎的喊声:“织女,等等我!”织女回头一看,只见牛郎用一对箩筐,挑着两个儿女,披着牛皮赶来了。眼看牛郎就要追上织女了,可就在这时,王母驾着祥云赶来了,她拔下头上的金簪,挥手一划,一条天河横在了织女和牛郎之间。王母也动了隐恻之心,同意让牛郎和孩子们留在天上,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让他们相会一次。

于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葡萄架下倾听恋语,年轻女子乞求心灵手巧等成为中国传统七夕节必不可少的内容。

牛郎的命运可谓多舛而无奈。

所以牛重视传统观念,踏实、执著、稳定、勤勉、不怕吃苦、任劳任怨等品质也就为大多数国人所认可。

但一枚硬币总有两面。对牛的负面评价最狠的就是“对牛弹琴”。简直把牛归为愚蠢之徒。

但牛固执而倔犟,亦是有目共睹的。

 03 

父子俩每天赶着牛车下山卖柴。父亲驾车有经验但眼神不好,儿子眼神好但缺少驾车经验。山路崎岖,弯道特多,每当在山路的转弯处,儿子就提醒喊:“爹,转弯了!”父子两人取长补短,非常协调。有一天,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可是,这次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无济于事。最后他想了一个主意,看看左右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了!”牛应声而动。

这就是典型的“牛脾气”,缺乏通融性,固执己见、不善变通。

但无论如何,牛的正面形象还是让大家有亲近之感,愿意光大、传承其身上的许多优秀的品质,诸如,勤劳、善良、忠诚、意志坚定等等。

 04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村晚》是宋代诗人雷震写的,清新而隽永,自然风光优美、人的生活自由自在,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美好感觉。

有一首著名的歌曲《那就是我》,其中有一节的歌词是这样的:

“我思恋故乡的炊烟,还有小路上赶集的牛车,如果一只竹笛向你吹响,噢妈妈,那就是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

这种田园牧歌般的场景时常在我的梦中萦绕,将我带回遥远的故乡,遥远的童年……

- 作者 -

郝加献,北京密云人,自由撰稿人。长期致力于文化散文的创作。长篇历史散文《旷世名园圆明园》荣获纪念圆明园罹难150周年大型征文优秀奖。

编后语│审美

牛的默默无语和偶尔的哞哞,牛的低头弓腰和甩动着长长的尾巴,牛的盘卧和独自反刍,牛或耕田,或拉磨,或拉车。在人类那晃晃荡荡的历史过程中,牛那铜铃般大的眼眸中盛满了人类既骄傲而又自卑的沧桑。尽管刀耕火种,牛犁锄挖的时代,离我们渐渐远去,但人类与牛相依为命的故事和精神,被文字深深锁记,永远不会被遗忘!

鸣谢本刊特约评论嘉宾:

潘鸣  玉树临风  米粒儿  侯秀坤  郭建荣  周核桃

李强  清秋致远  王丽丽  吴北京  张振之  文如风

季节  三月闰竹  黄小峰  林之眉  星满池  李珍桥

雨萧  叶晓华  绒刺  王世辉  马士红  孙文平

陈星  许文志  伊欣  苗月坤  咸大龙  刘明礼

孙华  月牙儿  靳玲  沈青出  曹国平  靳相柱

程红  张继梅  董续光  宋雪梅  陈济身

闵然  戴建霞  倪以军  文远竹  朱秀娣  雨中丁香

主编:陈露晓

责编:沿小路

总监:石雷  尹龙龙

市场策划:郑玉龙  张龙飞

审稿编辑:韦海燕

编委:

马新国(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王德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李桂福(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裴纯礼(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付德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邓绍根(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黄传武(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法制│道德│民主│公正

科技强国  文化兴邦

征稿启事

写出生活的痛点尴尬

写出独有的思想内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