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决非一蹴而就,步步扎实,“大工程”化成“小单元”去做

确立了高低适度、大小适合的进取目标后,实现它的基本途径,就是将志向分阶段、具体化地付诸行动。也就是将确定的宏观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可以度量、有时间节点的具体目标,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环环相扣地争取实现。

用句通俗的话讲,就是将志向“大工程”变成行动“小单元”去做。这样,你就能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实现一个个具体小目标的过程中,积小为大,变弱为强,越来越接近于实现自己的大目标了。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远大的目标会使人失去动力!没有具体的目标会使人失去信心!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组织人数相同的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10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

第一组的人,未让他们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说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出两三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头,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他们的情绪就越低落,队伍成了一盘沙盘,越拉越远。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有多远,但路边没有里程碑,只能凭经验来估计行程的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继续往前走。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的时候,大家情绪开始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快到了!”大家才振作起来,加快了行进的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公里都有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进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心理学家由此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当人们不但有明确的行动目标,而且又将目标阶段化、量化后,就能把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和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困难,加快到达目标。

阶段性目标一次次实现的过程,也是自我完善的成功过程。我国有一个身残志坚的女性叫赵长稳,出生于1961年,幼年因意外事故失去双臂。她懂事后确定的志向是“做一个有用的人”,然后将这一志向具体化和分阶段步步去实现。她定的第一个目标是生活能自理,经过艰苦的锻炼,她的双脚充分发挥了潜能,实现了生活自理这个目标;第二个目标是用脚翻书和写字成为有文化的姑娘,为此,她流了无数汗水,也实现了;第三个目标是用脚做针线活,后来她也达到了。

这使她的信心越来越足,接着确立了第四个目标,常人用手能做的事,我也要学会用脚去做,于是她学会了用脚剪纸、绣花、编织等好几种技巧,以及扫院子、铲煤、过磅秤等工作,成为一名能正常上班的优秀工人。她于198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9年获铁道部劳模、1991年获“全国自强模范”称号。她又用脚苦练书法,毛笔字越写越好,先后获得了中青年书法大赛金奖、五环杯书法大赛金奖等。可见,志向追求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分阶段、具体化地付诸行动,就能创造人间的奇迹。

大的成功都是由阶段性小成功铺垫而成的。日本著名运动员山田本一曾在1984年和1987年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两次夺得世界冠军。当记者几次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出色的成绩时,山田本一总是面带微笑地说:“凭智慧战胜对手。”

大家都知道,马拉松比赛主要是运动员体力、耐力和意志的较量,技巧、爆发力等都不是取胜关键因素,因而对山田本一“凭智慧取胜”的回答,很多人疑而不信,总觉得他的说法“不靠谱”,是在故弄玄虚。然而十年后,人们终于从山田本一退役后写的自传中,验证了“凭智慧取胜”确实是他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他在自传中这样写道:

“国际马拉松运动员的实力,实际上相差不多,很重要的是赛场上的自我激励。每次比赛之前,我比其他运动员赛前准备多做了一件事,就是要乘车将比赛的路线仔细地勘察一遍,把整个赛程长度,分割成长短差不多的单元,将每个单元终点处比较醒目的标志国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一家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独特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风格迥异的公寓……这样一直标到赛程的终点,并默默地记牢。比赛开始后,我以百米冲刺的劲头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到达第一个目标后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路程就这样被我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而轻松地跑完。以往比赛,我并不是这样做的,而是把目标一下子定在终点线的那面旗帜上,结果跑到十几公里就觉得疲惫不堪了,因为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吓倒了,与冠军就无缘了。改为小单元分段冲刺后我时时被小成功激励,越跑越兴奋。世界冠军就这样夺到手了。”

山田本一所画下的那些标志,实际是为自己寻找到达目标的“里程碑”,他所越过的每一块“里程碑”,都如同一座“心灵加油站”,不断地向他的心灵输送能量,最终使他一马当先抵达终点。

我们在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中也需要找到独属于自己的“里程碑”:或者是一份自己详细拟定的“人生规划”,或者是自己具体记录下来的各阶段“成绩册”……有了人生“里程碑”作参照,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出自己人生的每一阶段进步,就能不断地收获成就感,增添新力量。每当实现了一个近期目标,就应该把原来的成功当作是新的成功的起点,有了这样一种归零的心态,永远有新的目标和动力,你就在获得一个个成功的乐趣中,由近而远地到达胜利的终点。

这方面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名的一个成功者,是美国的约翰·戈达德。远在半个世纪以前,洛杉矶郊区有个孩子叫约翰·戈达德,他15岁时就把自己热爱的想干的大事列了一个表,题名为《一生的志愿》。表上列着:“到尼罗河、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探险;登上珠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特荷恩山;驾驭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道路;主演一部《人猿参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土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曲;写一本书;游览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结婚生孩子;参观月球……”他还给每一项都编了号,一共有127个目标。

他把这些难度普遍很大、但却有兴趣有激情的目标,称为自己的“生命清单”。他说:“一切都从写下目标的那一刻开始。”“如果你真知道你一生想要什么,你会惊奇地发现帮助你实现梦想的机会会自己跑来。”

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戈达德一边工作,一边用有限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标。累计已经完成了11个。在实现自己目标过程中,他历经艰辛,多次冒险,有过18次死里逃生的经历。谈起这些阅历时,他曾对别人说:

“这些经历教我学会了百倍地珍惜生活,凡是我能做的我都想尝试。人们往往活了一辈子却从未表现出巨大的勇气、力量和潜力。但是我发现当你想到自己反正要完了的时候,你会突然产生惊人的力量和控制力,而过去你做梦也没想到过自己体内竞蕴藏着这样巨大的能力。当你这样经历过之后,你会觉得自己的灵魂都升到另一个境界之中了。”

如今的约翰·戈达德不仅经历过无数次探险和远征,获得了一个探险家所能享有的所有荣誉,还是电影制片人、作家和演说家。他结了婚并生了5个孩子。他坚信自己有一天能实现他的第125号目标──参观月球。

我衷心祝愿和热切期盼约翰·戈达德127个人生目标全都能圆满实现!即使有个别目标未能如愿,我认为也不会削弱这份“生命清单”在人类挑战自我、实现理想的征程中创造世界纪录的光辉形象。

年轻的机关干部把握进取目标方面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一个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另一个是欲速则不达,丧失信心。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在同青年作家的谈话中说:“开头就写大部头的长篇小说,是一个非常笨拙的办法。”学习写作应该从短篇小说入手,西欧和我国所有杰出的作家几乎都是这样做的。因为短篇小说用字精练,材料容易安排、情节清楚、主题明确。

高尔基讲的意思,其实就是要立一个“蹦一蹦就能够得着”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的道理。阶段性目标看起来小了点,进度慢了点,但却始终向上攀登,而每个小目标的胜利总给人鼓舞,使人获得锻炼、增长才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