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芳村的几个民国老人

槐芳村是个依山傍水的山村,自古以来人文荟萃,文风甚佳,人才辈出。如今更是拥有数位省作家协会会员,众多文学爱好者笔耕不辍,写出了许多的佳篇美文。今天特推荐本村一位大才子的文章以飨读者。

槐芳村的几个民国老人

文/顾成光
        满清过后,便是民国,从袁大头到蒋光头,期间出了不少光头,他们都是民国遗老,生于民国肇始,殁于廿一世纪初。槐芳村也出了不少的这样的人,有的一辈子匍匐在田间地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死后被吹吹打打地送上山,过着足不出村的生活;有的扛枪吃粮,走南闯北,为推动历史向前进做了他一个人贡献,虽然这只是一个人微薄的力量。
       壮丁兆元公

兆元公从小生性活泼,善于辞令,读过私塾,认识几个字,经常为村里人排忧解难,一有文字上的事,他都会去念念,让不识字的村民们明白过来,大家伙也知道他脾气好,有识字的特长,所以经常求他帮忙,有时村外来个货郎,挑着印有汉字包装的货物,于是村民们便请他念念,看看货物功能作用。当时村外面打仗打得天翻地覆,人仰马翻,而村子里却风平浪静,信江河水滔滔地自东向西流,万罗山的影子从西边转到东边,最后没于一团漆黑,第二天影子又开始出现在西边,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兆元公就这样在村子里平安地满意地呆着,过着替村民行道的生活,不亦乐乎!然而四八年蒋光头输了大半个中国的时候,苦于兵力不足,开始在长江以南各省县乡村抓壮丁了,编练部队,兆元公就这样被抓了壮丁。
       蒋光头的部队虽然打仗不行,但里面识文断字的大头兵却不少,兆元公算一个,但已没人理会他了,他觉得非常失落,常常发脾气,说风凉话,动摇军心,部队长官知道了这些事,本打算处理掉他,只是上峰有令,因兵源不足,不能乱杀人,所以他逃过一劫,但挨了马鞭,打得他精神有点失常,身体非常虚弱。由于战乱,死了不少人,疫病流行,兆元公得了痢疾,当时痢疾无药可医,在人口聚集的部队,很容易传染给别人,部队处理这类人的办法便是活埋。一天深夜,兆元公起床解痢,顺手捞起一名军官的军靴,蹲下后便哗啦啦地拉了进去,起来后又听到另两名军官在隔壁厢讨论如何处理他的问题,当他听到活埋二字,就吓得浑身发抖,终于决定当逃兵了。

当天夜里他趁军官们熟睡时跑了,在其他地方晃了一年后回到村里,依然过着为别人识文断字的日子,但精神较以前差多了,有不浅的神经质,一听到端午节鼓声便兴奋的手舞足蹈,做出使劲推船,嘴里高喊:爬了爬了!这里的爬便是我的土话划的发音,我小时候见过他为槐芳村的龙船鼓劲的情景:端午时,信江河上常常游弋着十几二十条龙船,每个大村落都出了一条龙船,壮男们多得可编三五组,每组十八名上下,槐芳村是个中心大村,自然不落后于人,也自发地编了几个组,庆福搬樵(舵),顽皮(驼子)打鼓,一撨二鼓三划手,这句话几乎成了村里的谚语,因为龙船少了他俩就几乎会垮掉,他俩在这个位置上干了十几年!兆元公自然而然成了啦啦队长,从河上游比赛地点的岸边开始呼叫,一直跟着龙船往下游冲,恨只恨河岸边的杨柳树枝条枝叶挡住了他的视线,恨只恨他只是个旱鸭子,不能上船,他一路追下去,一边追一边用手扬草帽,嘴里高喊着“爬呀!爬呀”,即冲啊冲啊的意思。

忽然一只脚踏进水田,鞋子陷了进去,他扭过头,看了看鞋子,皱了皱眉,回过头看到龙船已远离他了,于是那只鞋不要了,直冲下游,一只脚穿着鞋,一只脚光着!他的家婆事先跟儿子打了招呼,叫他暗中看着,生怕他有什么闪失,他的那只鞋是他儿子帮检回来的!随着兆元公的逝去,村里的龙船也衰老了不少,我记忆里龙船多年没下水了。
       兆元公家旁边有口甜水井,是窝山泉水,从红色砂砾岩中冒出,每天涌出来的泉水量是固定的,泉眼不大,但不能挖大,否则这股泉水就会死掉,很有灵性,我想这也大自然赐予兆元公的一份礼物吧!但兆元公却不独占,而是热情地欢迎村民到他那儿去打水,水质非常地好,村民们用它来沏茶喝,一般用水都到其他地方去挑。因为量少,兆元公还是尽量满足村民的需要,久而久之,村民们便把他那口井传为“状元井”。出来工作后,很少回老家了,也就很少喝那口井的水了,不知那口井还在不在,还冒不冒泉水?我都担心这几年村民大搞基建,会伤到那口井。
         聋人奀茶桶公

奀茶桶公与我家是邻居,他二十岁参加了国民党军队,在部队里一直呆到四十岁离休。有人会问:一个国民党士兵怎么能用"离休”二字。那是因为他先是国民党士兵,后成为解放军战士,立了功。他与兆元公不同,他不是抓壮丁抓走的,而是为了当兵吃粮而去的。不过他所在的部队是支留守部队,很少上战场,主要干后勤,所以他活下来了,抗战时,他所在部队上了几次战场,但都是助攻,日本人的大炮一响,他们便撤了下来,躲山里边去了,整个抗战八年,他一直躲山里,但他却跟人讲其他部队枪管炮管都打红了,说得也是事实。

到了解放战争时,他所在部队被蒋介石调到东北打内战,刚到不久,就被黄克诚的部队给围了,战场起义成了解放军战士,调转枪口打老蒋了!一九五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又去打老美,然而这三年却真真切切地打了好几场硬仗,但耳朵却被老美的榴弹炮震聋了,部队考虑他已到了四十,给了他相关证件,让他复员回家娶妻生子,每月民政部门还会发点钱给他,再加上他学了点蔑艺,走门串户给人编筐织篓,收入倒不错,养了六个子女,两个女儿当大,大女儿嫁给一个猎户,二女儿嫁给村里人,从第三个孩子开始一直到老幺均为儿子!他是幸运的,打红军、打日本都是做做样子,未了立场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成了人民解放军战士,打老蒋打老美了。从军二十年,只是损了二只耳朵。有一次他看到我父亲贴了二张十大元帅、十大将军画像,他就指着林彪、罗荣桓、黄克诚、张云逸的像说认识他们,而且是面对面见过,原来他所在部队起义后这几位元帅将军到他所在部队去讲过话,他正好排在前面一点。还有刘亚楼上将,当时他耳朵还好好的。
        奀茶桶公还跟我讲了一个故事:说是一天凌晨,他迷迷糊糊听到鸡叫,于是披衣起床,看到外面亮堂堂的,于是扛着锄头到自留地干活,自留地在一条垄里,两边山林密集。他锄着锄着,忽然感觉不对劲,怎么这么长时间四周没人呢!于是抬头向四周看了看,这一看不带紧,吓得他赶紧拖着锄头跑回家,因为他看到一个坟包顶上站着一只狗样的东西,回到家跟家人说话都哆哆嗦嗦!原来他是半夜三点钟起床的,当天正逢阴满月!他耳聋了听不到鸡叫,他是梦里听到的鸡叫的。从此他再也不敢马虎造次了!
        秀才五崽公

五崽公没有被抓丁,也没自愿当兵,但他是个秀才,读了不少书,看过不少传记小说,平时喜欢讲故事,如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孟姜女哭长城,孟丽君女扮男装当宰相,但记忆力不太好,只能记忆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但就是这些东西已经满足了村里一些人的爱好了,在月光下,在星光下,大家围着听故事,当时没有电灯、电视、电脑,露天电影也是到了很晚时间才有的享受。听故事也就成了一些人晚饭后的爱好,这些人不可能那么早就躺床上生娃去的!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故事越来越腻越腻了,村民们不听了,于是他也不讲了,改帮人邮递信件、包裹、汇款单,信用特别好,于是他在村民心目中改变了形象,由一个只讲故事的酸秀才变成一个信用特好的老信使,从他第一次从乡邮政员手中接信直到去世,从没丢失一份邮件!他一接邮件便按地址、名字把邮件送到收件人手中,当然收件人也会付点报酬给这位老人,老人生于民国,是个老实的读书人,他一生平平静静,与世无争,不象前两位那样潮生潮落!
        不论兆元公、茶桶公,还是五崽公,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便是都留有一个光头,与袁大头、蒋光头一样,成了民国特有的标识。在我的记忆里,他们是槐芳村最出色的几位民国老人了,但都是很善良的老人,一生做好事,善始善终,卒后都有不少后代。

(0)

相关推荐

  • 广州芳村:白鹤洞,一个美丽的传说!花地湾,一群燕子在诉说!癫狂院,一个美国人之不懈……

    导读 芳村故事有很多: 为啥叫做白鹤洞? 为啥有个花地湾? 为啥出现聚龙村? 为啥又有洞企石? 1966年卫星图下的白鹅潭.下方即为芳村. 白鹤洞:白鹤仙女在传说 白鹤洞,与海珠区隔江相望.西.南面与 ...

  • 花地为何花似锦

    广州有"花城"之称,城南有个花圃,叫做"花地".那里一年到头,百花盛开,春夏秋冬, 繁花似锦,香花佳果,有一千多种.据说清朝的时候有个秀才,叫做沈复南的,自称& ...

  • 【长安村落】——王寺街道中隆寨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王寺西北2.5公里处,东靠绕城高速公路,西邻苏村,东南三四里是纪杨寨,西边半里路是管家庄,北边是黄堆潭.两个村民小组,300多户,1300多人 ...

  • 民国黎元洪光头像壹圆开国纪念银币

    民国黎元洪光头像壹圆开国纪念银币 民国黎元洪光头像壹圆开国纪念银币 民国黎元洪光头像壹圆开国纪念银币 pingpu

  • 槐芳村的变迁

    槐芳村的变迁 沿着广玉(广丰--玉山)公路走大约一半的路程到达大南镇镇政府治所,在一个交叉路口左拐进入所谓的大毛线,即大南一一湖丰的毛家山村路,走约十几里路到达一个小山村,这个村以前有一颗大槐树,于是 ...

  • 槐芳村人

    槐芳村人||顾成光 依万罗山 傍信江河 看东山日出 望西溪月沉 劳作于田畈塘垄 栖宿于砖石瓦房 生儿育女 生老病亡 与世无争 与人无争 声  明 文学顾事为大众文学微刊,致力于打造最具广泛性的群众文学 ...

  • 「经典」太极老人黄元秀谈民国习武的调养与戒忌

    一.调养 迩来练拳术者,皆因身体孱弱而学习.是初学之时,对于调理身体,最宜注意.如四季中,春季应服清补之剂,夏季应服却暑等品,秋宜滋润,冬可峻补.凡属补品,为习武之人,长年所不可少.吾乡有言:穷文富武 ...

  • 「经典」民国太极老人黄元秀注“十三势行功心解”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以心行气者,所谓意到气亦到:意要沉着,则气可收敛入骨,并非格外运气也.气收敛入骨,工夫既久,则骨日沉重,内劲长矣.以气运身者,所谓 ...

  • 【经典】太极老人黄元秀谈民国习武时精、气、神的修养

    古德云: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由虚成道,实千古不易之名言.试观近日国术比试场,及表演会场,往往有皤然长须,鹤发童颜之壮士.而欧美运动名家,未必尽享大年.即最近日本运动著名之人见娟枝,自得盛名之 ...

  • 【经典】太极老人黄元秀谈民国习武的调养与戒忌

    一.调养 迩来练拳术者,皆因身体孱弱而学习.是初学之时,对于调理身体,最宜注意.如四季中,春季应服清补之剂,夏季应服却暑等品,秋宜滋润,冬可峻补.凡属补品,为习武之人,长年所不可少.吾乡有言:穷文富武 ...

  • 【苏村之窗】大荔槐园好夫妻 致富不忘本 坚持四年给村上老人拜新年!

    槐园好夫妻 致富不忘本 坚持四年给村上老人拜新年! 常言说的好:美不美,家乡水! 亲不亲,故乡人! 又是一年春节时,赶回家乡为同客.黄芝芳关上了在西安市临潼区多年开的养生店,急匆匆坐车赶到下寨镇张家村 ...

  • 民国时期的一位老人留给后人的,道林杂法

    民国时期的一位老人留给后人的,道林杂法

  • 老人们常说:“桑不上梁,槐不下堂”,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小伙伴们大家好,桑不上梁槐不下堂在以前的农村,盖房子可是很热闹的事情,村里很多人都会去帮忙的,在封顶的时候还会放鞭炮,并且会从顶上扔下许多糖果,除了糖果之外,还会扔下一些石馍,也就是小馒头里包着一个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