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博物馆镇馆之宝!中国邮政标志!这块两千年的砖头有何特别?
今年因为疫情不能回家过年,只能多多准备年货分批次寄回家,因为上班有些东西还没采购,怕来不及寄回去,快递员上门取其他东西的时候,特意问他们什么时候停止收件,小哥哥说他们过年不休息,什么时候想寄都可以。这句安心话,比北京那个就地过年给20G流量的福利更加暖心。
2020年以来,因为疫情,更加感激那些无论何时、何种天气都帮你采购物品、送达心意的人。现在,我们把这些人称为快递员、外卖员。但古代,也有做着同样事情的人,他们被称为“驿使”。
“驿使”是一群古代的普通人,史书对他们记载甚少,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甘肃省嘉峪关打开一座砖室墓,“驿使”的形象才逐渐清晰。
《驿使图》画像砖
这名驿使被画在一块长26厘米,宽17厘米,厚5厘米的砖上。被命名为《驿使图》,画像砖出土后,就被甘肃省博物馆收藏,因为极高的价值,就成为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说到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很多人对那个中国旅游业的标志——马踏飞燕更加熟悉。这两件文物虽然材质不同,但有两个共同点。
第一点就两件文物时代相近。马踏飞燕出土于甘肃武威雷台汉墓,这是一座东汉晚期的墓葬;《驿使图》出土的嘉峪关新城5号墓,是一座魏晋初期墓葬。
第二点就二者都有“天马”元素。马踏飞燕中的马四蹄腾空,连雁子都能踩在脚下;《驿使图》中记录的一瞬,马的前后蹄纷纷离地,浑身肌肉都做奔跑状。
其实不止这两件,如果你现在去甘肃博物馆,在马踏飞燕的独立展柜后,有一个非常壮观的仪仗马队,它们也出土于武威,时间也是东汉魏晋时期。这些文物无不体现那个时期中原王朝对良马喜爱和渴望。
雷台汉墓出土的车马阵
秦末汉初中原一片混乱,匈奴人冒顿单于死自己的父亲,驱逐东胡、月氏等部族,在北边建立起庞大的匈奴王朝。成为汉朝最强劲的敌人。公元前200年,一支匈奴骑兵南下侵扰太原。刚刚统一全国的汉高祖刘邦亲自带兵出征,却被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却险些全军覆没。汉匈的第一次正式交锋,以“白登之围”失败的结局而告终。从此汉王朝开始了几十年的韬光养晦:加固北边长城;休养生息发展经济。
几十年的时间里,匈奴时不时南下袭扰,时刻对汉王朝构成威胁。匈奴的军事优势在于骑兵,而骑兵的关键在于优质战马,这恰恰是汉王朝所缺乏的,日行千里的天马是大汉天子共同的梦想,不惜一切代价培育优良战马,壮大骑兵是汉王朝的重要国策。
匈奴墓葬出土的狼噬牛黄金饰片
汉武帝登基时,汉王朝国力强盛,开始了对匈奴的反击。卫青、霍去病等将领的一次次出兵;张骞出使西域、王朝边疆屯田,武功文治并用,汉王朝终于彻底战胜匈奴,得到了焉耆山。
焉支山是祁连山的一条支脉,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山丹县,这里水草丰美,是匈奴人饲养牛羊、战马的地方。
汉王朝占领焉耆山后,匈奴发出:“亡我焉耆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的悲痛感慨。
汉王朝接管焉耆山后,这里成为给王朝培育“天马”的基地,王朝因此拥有了向更远处开拓的力量和速度。因此,马成为那个时期代表河西走廊的重要符号。
现在的山丹军马场
马匹数量的增多,不仅大大提升了王朝的军事力量,还让“快递”行业大大提速。
最晚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快递”行业,有送文件、货物的专用车——传车;也有储存、分发“快递”的中转站。但这时候各国情况不同,“快递”也没个统一标准,触达范围比较小。秦统一六国,车同文、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等,“快递业”也逐渐趋于标准。
汉承秦制,进一步细化“快递业”,主要分为亭、置、邮、传、驿五种。
亭和置可以按照名词来理解,它们是快递网中的中转站。亭的单位小一点,每个乡都有一个;置的单位大一点,一个县一个。
甘肃敦煌悬泉置出土的与邮驿有关的文物
邮、传、驿三个词可以按照动词来理解,它们都是送快递的不同方式。
邮最慢,因为全靠人的一双腿步行送达,所以很多史书记载中都会提到“邮亭”这个词,乡与乡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全靠人力。
传和驿在距离上没有太大区别,跑的距离都比邮远,会从一个置到另一个置。它们不同就在于传一般指传车,需要牛或者马来拉,一次一车,装得多、速度慢。而我们看“驿”这个字,“马”字旁,可见“驿”这种送货形式与马密不可分。而且《说文解字·马部》也指出:"驿,置骑也"。驿就是一人一马的配置,驮得少,但速度快。
看这幅《驿使图》,一名头戴黑色巾帻(ze),身穿右襟宽袖衣服的驿使策马飞奔。但这幅景象直到东汉、魏晋时期,才成为常态。
驿骑的普及与两点密不可分:良马和马镫。
古人选择驿骑,其实就是对送达速度的追求,良马在速度方面比一般品质的马更有保障。随着驿骑的普及,古人对马在“快递”中的分配更加精细。品质一般的马和传车搭配,从事对时效不那么敏感的大宗运输。而品质好的马就成为驿马,运送紧急件。
因为驿马承担的任务更重要,因此每个置都要有一个“驿马登记簿”。上面详细记载驿马的性别、年龄、体型、身体状况等信息。在距离《驿使图》出土不远的敦煌,考古工作者发现了悬泉置遗址,就有关于驿马品级、使用的文书出土。
参考资料来源于头条百科
悬泉置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个汉代驿站遗址,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邮驿机构。1990年左右,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这里进行了全面发掘, 弄清了遗址的建筑结构及功能, 获得了大批简牍、文书、丝织物等文物, 为我们了解汉代邮驿系统、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证据。因此悬泉置遗址分别入选1991 年十大考古发现和“ 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甘肃敦煌悬泉置出土的与邮驿有关的文物
现在古装剧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桥段,某人为了送重要情报跑死了几匹马。要达到把一匹好马活活跑死的程度,那得是长时间不休息地连续奔跑。这种持续的骑马行为能够保持,有一样东西必不可少,那就是马镫。
冯素弗墓出土的马镫
马镫是中国对世界的一大贡献。有了马镫,骑马的人可以更好的借力稳住身体、提高对马匹的控制力,完成较长时间的奔袭。
中国最早的马镫实物出土于辽宁北票的冯素弗墓。冯素弗墓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座北燕墓葬(公元430年左右)。除了冯素弗墓中的马镫实物,在同时期长沙等地的墓葬中也发现有配有马镫的陶俑、壁画等文物,说明最晚在这个时期马镫已经开始普及。
良马配马镫,日行千里不是梦。我们看这幅《驿使图》,马身呈黄色,上面有红色的斑点,驿使坐在马背上,表情轻松,虽这幅作品上没有马镫,但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汉晋时期河西良马的姿态、驿骑风驰电掣的速度。
驿使手中的符节
画面上,驿使左手高举一个长条状的东西,也许下一秒,他就会高喊:紧急!河西军报!暂缓关城!
这个长条状的东西叫做符节,是古代朝廷传达命令的一种凭证。符节分为很多种,我们最熟悉的应该就是调兵用的虎符。但驿使手里拿的这种邮传符节个头比较大,多为长条状,可以开合,上面会标明这件“快递”的寄件人、收件人、紧急程度、所使用的驿马等级,非常像我们现在的快递单号。
甘肃居延出土的邮驿符节
驿马的普及和符节的规范,让驿马成为制度,沿用千余年。这幅《驿使图》作为古代邮驿系统的缩影,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邮驿制度,用实物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完善邮驿系统、制度的国家。现在我们虽然拥有了依靠飞机、高铁等更先进的快递网,但它们和飞奔的驿使拥有一样的目标,就是追求快递时效和服务,因此中国邮政将这幅一千多年前的《驿使图》作为行业标志。
中国邮政的标注——驿使图
现在,为了方便人们多方面的需求,“驿使”的形态更加多元。有从事大宗运输的货运;运送网购物品的各种快递;同城直送、超市订购的水果鲜花;下单半个小时就能上桌的外卖。一群普通人,不论严寒酷暑,穿梭在街道楼宇,为生计奔波的他们,成全了无数家庭的美好生活。
新年之际,想对这些娴熟奔袭的驿使,说一句感谢!
参考文献
1.赵晶. 古丝绸之路上驿站信息传播体系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8.
2.何端中.从悬泉置遗址和《驿使图》谈古代河西邮传[J].档案,2013(02):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