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兆宏:我的童年
我 的 童 年
段兆宏
我的老家在枣(阳)南山区吴店镇白水村,地处古刹白水寺分水南面。童年时,村叫大队,我们四队二十多户,一百来人,一般沾亲带故。我们姊妹五个,我是长子。解放后,父亲一直担任生产队会计,我家门前院子是生产队开会的地方,社员们常来我家对工分、对账。这样以来,与同龄伙伴相比,我知道生产队的事情就多一些。1977年,我十四岁从大队小学毕业。童年时值“文革”,或许是少不更事,或许是穷乡僻壤,或许是没有罪大恶极的“五类分子”,或许是社员们思想朴实……我没有看到有些作家笔下的腥风血雨;对“一大二公”、移风易俗、斗私批修、斗地主、勤工俭学、学雷锋、农业学大寨等倒是印象深刻。当年的学校,缺少章法,教学无序,小学生参加了大量社会活动,承担了太多与年龄不相符的体力劳动和政治教育。文化知识学的少,读书前途渺茫,很多人认为读书无用,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很不在意。
一、上学 · 识字 · 写字
我们生产队年纪大的基本上没有上过学。在他们看来,读书就是识字,起码要会算账,不能当“睁眼瞎”。最高层次是高中毕业,上大学靠“推荐”,而且指标极少,一般老百姓是沾不上边的,也不敢往那儿想。农村人终身务农像是铁定的,与吃商品粮的铁定招工拿工资一样,真是泾渭分明。高中毕业后谋个大队干部、民办教师、赤脚医生、信贷会计、电影放映员等差事,是很多农家子女的理想。还有一些门路,可以逐步走出农村,如当兵转业、亦工亦农、民工建勤、粮食助征等,但这些门路都很窄,能挤进去靠的不是力气。
我家距大队小学三里多路,学校五个年级五个班五个老师,两个公办老师,校长也代课,老师伙房由老师轮着做饭。每个班二十人多人,全部走读。课程主要是语文和算术,课外作业很少,一二三年级还有课本,四年级就没有了,五年级学得还算扎实。大部分老师比较负责,想着法子教书,我们读书识字、遣词造句和加减乘除运算效果还不错。没有课本的时候,老师们就用往届同年级课本在黑板上板书,还要求我们背诵毛主席语录和诗词,《毛泽东选集》中“老三篇”等篇章是我们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三年级以后,勤工俭学成为上学的一部分,师生开荒五十多亩种龙须草等经济作物,还要参加大队安排的义务劳动和群众大会。
政治挂帅,思想领先。课本知识学的少,政治思想和品德教育就成了主要内容。强调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集体、爱劳动;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节约粮食、拾金不昧等。大家对住草屋、吃菜饭、打赤脚、穿补丁衣裳习以为常;对“三只手(小偷)”、“说白话(撒谎)”、懒汉却十分痛恶和鄙视;学雷锋,做好事,学英雄,见行动是广受推崇和褒奖的荣誉行为。那时的“三好”学生,主要是指思想品德好。
在家里,父母很重视我们读书写字,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听我们背课文。父亲还把给贵阳的伯父和荆门的姐姐写信的任务交给了我。我家备有两块一米见方的木板,晚饭后,父亲往往忙公家的事,煤油灯下,妈妈做着针线活,我们姊妹几个在木板上写字。她认不得字,衡量标准是:字体方正,粗细均匀,上下对齐,左右一条线。如果她说不行,就得擦掉重写。那时候,我家的墙上、门上、柜上、地上到处都有小娃们写的字。我们姊妹几个虽说文化程度不一,可字写的都是比较工整的。
父亲上过两年私塾,算是生产队里的文化人。诸如写宣传标语,为公家写对联,为谷(麦)堆打灰印等,一直由他来办。我小学三年级时,父亲就有意把这些事交给我了,他只是偶尔指导。我们生产队有仓库、牛屋十多个门,对联内容都是从农历本和毛主席诗词中摘抄的。有一年,社员们看到牛屋的对联后大笑起来,原来是我把有计划生育内容的对联贴在了牛屋门上。
所谓“打灰印”,就是在稻场晾晒的谷(麦)等,晚上收拢起来呈圆锥形,为防止偷盗,除安排两人值守外,还要用柴草灰在谷(麦)堆周边写字,第二天早晨再由写字人去查验,看是否动过。堆小的,我就写“抓革命,促生产”等字数较少的内容;堆大的,就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字与字之间的空隙要小。打倒“四人帮”后,上级要求广写标语,除墙上外,社员们在较陡的迎面山坡上铲除草皮,由我和几个小伙伴用石灰水写标语,字很大,一里外也能看清,几年后还有痕迹。
二、砍柴 · 卖柴 · 打猪草
我们生产队山场面积不小,但牛羊等牲畜多,做饭烤火等全靠柴禾。为公平起见,生产队将离住户较远的几座山划为禁伐禁牧区,入秋以后,按人均分给各户砍柴。平时砍柴在禁区以外,只限草柴和落叶,活树枝是不能动的。由于平时砍柴人多,加上牲畜啃食,砍柴也是很不容易的。
卖柴是当时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大人放工后往往上山砍柴;小娃们放学后、星期天、寒暑假也主要是砍柴。我的同龄伙伴个个都是砍柴能手。我个小,但早出晚归,中途少休息,选陡坡和深沟等牲畜去不了的地方,砍的柴往往是最多的,几个大柴垛不断长高,邻居们很眼气。那时,每斤柴禾一分多,隔几天,父母各挑一担柴晚饭后送到八里外邻村的窑上,半年结一次账。农闲时遇到热集,父母各挑一担柴到十里外的吴店街上,我随后,大约凌晨四五点赶到,他们回家做饭吃后上工。我负责卖柴,结账后,扛着两条扦担回大队上学。买我家的柴,好处是便宜,但不负责送,就地卸柴。有时,为了赶上学,尽量大声把价喊低些。那时条件虽差,可我家零花钱还是有的。
我十一岁那年,卖了第一次柴。那是一小挑精选的松果,三十六斤,得七角二分钱,准备到街东头新华书店买一本字帖。那天下着毛毛雨,在拥挤的人群中不小心将街边一老人瓜子摊碰着了,一些南瓜子掉在泥地上。老人家没有发脾气,叫我将瓜子一颗颗从泥巴中抠出来,放在秤盘里。他称后问我有多少钱,我说只有七角二分。他笑着说,够了。就这样,卖了一挑松果,换了一捧带泥巴的南瓜子!
我家每年养两头猪,一头完成国家统购任务,一头用来杀年猪。那时粮食紧张,潲水不多,也没有现在流行的猪饲料。主要办法就是把米糠、碎米、麸皮与蔬菜一起煮成糊状,每天一大锅。打猪草就成了我重要而又不能耽误的事。上学时带两样东西:书包和箩筐。放学后,绕到田间地头、水边渠埂、林下塝上,到处剜野菜、打猪草。只要是猪肯吃的,我都要。除非下大雪等恶劣天气,大部分时间一天两次,每次二十斤左右。回到家时,猪听到我的脚步声,知道野味口粮来了,翘首在猪栏边,发出欢快的嗷嗷声。
三、过年 · 走人家 · 吃肉
过年是农村最重要的节日。有肉吃,有新衣穿,还会随大人走几天亲戚,有平时难得的好吃的、好玩的。小时候盼过年,到了冬天就数天数。入秋以后,妈就会在煤油灯下为我们姊妹几个每人缝一套新外衣,做一双新布鞋,等到正月初一早晨才开始穿。那是一个很多东西都要凭票购买的年代,年货备的十分简单。父亲平时吃旱烟,过年买几盒纸烟,灌几斤散白酒待客。自豪的是,我家一般会杀年猪,猪肉可以做很多样菜。这些腊肉平时舍不得吃,用以待客和农忙食用,一直接上下一年杀年猪。除夕,妈照例会做全年最丰盛的晚餐。牛(耕田)肉、菠(同拨,吵嘴)菜是绝对不能上桌的。父母坐上席,我们随便坐。父亲放鞭后,关上门,说几句总结全年的话,对小娃们提点要求,就迎来了我们盼望已久的时刻,无拘无束地抢着好吃的。
从初一开始走亲戚,父亲往往喊上我,带上一斤糖或一斤果子(糕点)放在亲戚家神柜上,说上几句祝福的话。到时,亲戚会说稀客;走时,亲戚会送很远,还反复说慢点走。送出去的糖果在亲戚间转来转去,往往又回到自己家里。大人喝酒只是象征性的,往往故意说喝醉了,生怕把主人家的酒喝没了;吃菜,坐上席的吃哪盘其他人就跟着吃那盘,不能只挑好吃的。
我们生产队人不多,民风朴实。哪家杀年猪,一般会喊周围邻居来喝“猪血汤”,大口吃肉,小杯喝酒,那一餐,仅猪肉就要用去十多斤,大家高兴,主人家更是有面子。遇到婚嫁等喜事,乡亲们都凑份子,图个喜庆热闹,更想吃好的。那时,一般送两元,近亲送五元或等值物品。坐席是男主人的事,一家只带一个小孩。记得邻居丁二吉结婚,小娃们都盼着随大人去,我问陈荣,她说,我妈说我不吃肉,让哥哥随爹去。
我家生活条件还算是比较好的,得益于父母勤劳节俭。每隔个把月,妈就会杀一只鸡,早晨上工前,在灶里撒些细柴末,将鸡煨在锅里。其实,从那一刻起,我们姊妹几个就惦记着,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揭锅盖,吃哪块呢?鸡腿、鸡头、鸡翅是不能动的,那有数!只能各选一小块,硬是把骨头嚼了又嚼。每逢小娃过生日,妈就会在早晨煮几个鸡蛋,过生的两个,其他小娃各一个。
四、小个子 · 小喇叭 · 小戏台
我小时候一直不肯长,到小学毕业时,还是班里三个小矮个之一。父母没有多少文化,总希望我们姊妹几个多学点文化,特别重视对我们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我上小学二年级时,父母商量后让我到队长那里领个喇叭搞宣传,这喇叭开始是纸糊的,后来是白铁皮的。天亮后,上工前,对着住户集中的方向,念报纸、诵语录、播自己写的好人好事。我试了几次,竟受到社员们一致好评,就坚持下来了,有几个小伙伴后来也加入其中。虽说不上正规,却也搞得有声有色,浑身的成就感。
三年级春节前,大队组织革命文艺宣传队,我成为最矮最小的队员,主要节目是唱革命歌曲,演“样板戏”,还有相声快板三句半之类。春节期间到各生产队巡回演出,观众真还不少。第一年排练演出期间,我脚后跟冻烂化脓,奇痒难耐,疼痛难忍,几次想打退堂鼓。妈说:那可不行!会打乱整个安排的,忍着!坚持。我不敢犟嘴。没想到,一瘸一拐的舞台造型,迎来了更多的掌声。现在回想起来,那真称不上什么节目;可唤起了社员们的笑声,勉强也能算作节目吧。如果说现在我还能写点东西,有些文艺细胞的话,这启蒙老师的头等功,当然应该记在父母的头上。
小时候,老家的文化娱乐活动很贫乏。我小学毕业时,还未通电,用不成大喇叭,更没有电视。各家各户安了有线小广播,由县广播站早中晚定时转播,外面的世界,大部分是由这小小广播传来的。“革命现代京剧”广泛传播,一般老百姓也会哼几曲。《西游记》《三国演义》《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等片段,则是农闲时晚上由民间艺人拉大弦传唱的,现场里三层外三层,结束时,队长将从农户中筹集的几斤大米交给艺人。大人小娃盼望的是,每月一次在大队办公室前放电影,下午栽杆拉荧幕,就有很多人搬着凳子来抢位置,等到放映时,人太多,很多人只好站在荧幕背面看。放电影一般分两个部分,开始放《新闻简报》,主要是毛主席接见外国领导人,要么是《大寨红旗》或农作物种植管理幻灯片、科教片,对这些,小娃们兴趣不大。普遍期待的是“主片”,特别是战斗故事片,影片中的英雄形象和语言,往往被小娃们模仿很久,有些情节我至今记忆犹新,仿佛又看到了那部电影。
五、移风俗 · 忆苦饭 · 斗地主
那时候,强力推行移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打倒“牛鬼蛇神”,“斗私批修”成为冠冕堂皇而又响亮的口号。群众广泛参与,舆论声势浩大,惟恐掉队落伍。家里香碗砸烂,幡条扯除,祭台捣毁。算命先生收手,巫婆不再占卜,婚丧嫁娶简办。白水寺遮天蔽日的树林,毁掉栽上了桔子树,寺门紧锁,和尚还俗种田,“三月三”庙会不再。人们衣着颜色单调,款式单一。男子穿戴时髦被看成“二流子”,女子穿戴花哨被嘲讽为“妖精”,梳妆打扮讲究说成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卖农副产品认为是资本主义尾巴……社员们被牢牢地拴在集体土地上,“以粮为纲”,多种经营较少;劳作统一安排,自由时间很少。有几年,还要求过“革命化”春节,大年初三就下地劳动了。
“文革”初期,生产队按上级要求吃“忆苦思甜”饭,春上和秋下各举办一次。届时,生产队男女老少上百人自带碗筷,齐聚仓库门前。支起两口大锅,用碎米煮稀饭,快熟时,加几筲箕蔬菜,象征性地撒一些细糠和麸皮。队长首先讲吃“忆苦思甜”饭的意义和要求,接着两个年长的贫农代表讲解放前的苦和今天的甜,由泪流满面到喜笑颜开,在场人员表情随之转换。然后,这两个诉苦贫农给大家舀饭,不吃不行,多吃不限。我们小娃感到新鲜,照着大人的样子大口吃着,不会也不敢说什么怪话。
我们大队有五六户小地主,他们经过多次批斗,已经表现得服服贴贴、规规矩矩,平时低头走路、寡言少语。大队群众大会,有时会安排批斗地主的议程,地主们蜷缩在会场后面角落里,点到名字时,立马蹑手蹑脚小步跑到主席台侧边,弯腰俯首、垂手侍立。批斗次数多了,内容往往不再具体,只是让地主站在台边“亮相”,警告他们不要乱说乱动,也用以警示落后分子,让广大群众绷紧阶级斗争这根弦。二年级时,一地主儿子语文课本中毛主席肖像被画上了眼镜,班主任听说后感到事情非同小可,逐级上报,公社认为是“阶级斗争新动向”,立马派出了以武装部长为首的“专案组”进驻,经过两天缜密侦查,确认是同班一贫农同学恶作剧。对这个贫农学生进行了严肃训诫,交家长严加管教。
六、童趣 · 体会· 感悟
那时,农村生活极其艰难,广大社员在毛主席“农业学大寨”号召下,舍小家,为大家,不讲条件,不计代价,自带铺盖工具,生产队出粮食蔬菜,一切行动听指挥,参与了很多国家重点工程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据我所知,老家父老乡亲参加了焦枝铁路、丹江口水库等国家重点工程;县级层面的大岗坡提灌工程、“沙石黄”系列水利工程;公社、大队、生产队组织的众多水库、堰塘整修和土地平整工程。这些工程都是广大农民在忍饥挨饿的情况下,用肩挑背扛的方式按期完成的,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时父亲是生产队带班的,大部分工程建设项目他都参加过,每当讲起工程建设的感人故事时,老人家的眼里总是噙着泪水。
儿童的天性一旦落入广袤的山水大地,就会擦出别样的火花。我们队年龄相仿的伙伴有十几个,常结伴而行,东驰西撞,打闹嬉戏。踢毽子,滚铁环,捉迷藏,打陀螺,荡秋千,撵野兔,掏鸟蛋,逮鱼虾,摘野果……春夏秋冬,各臻其妙;高低冥迷,不知东西。时常玩得废寝忘食。别看蓬头垢面、挥汗如雨;其实趣味横生、其乐无穷。印象最深的是将游戏与生产生活相结合,家长高兴,我们也学到不少技能。做草鞋,编箩筐,打草栅,做木制红缨枪、手推车……尤其是学做饭。记得六七岁时,为了给父母一个惊喜,我偷偷垫着凳子在家里学做干饭,控出米汤后,用草柴一根一根地在锅底绕着燎,两个多钟头才做好。锅巴就有一寸多厚,金黄金黄的,脆香脆香的。妈妈高兴地抱起满面烟灰的我,含泪叹道:真是穷人的娃子早当家啊!
我父母勤劳节俭、会过日子、教子有方在队上是出了名的,尤其是父亲廉洁奉公、公道正派、热心为群众办事在老家一直传为佳话。在那个艰难的年代,父母以惊人的毅力和胆识,克服重重困难,把我们家庭生活调理得井井有条、有滋有味。真是涩中求顺、苦里寻乐。我们感到十分温暖。父母以身作则,循循善诱,给我们示范和灌输了很多待人处事的朴实道理,言辞并不华丽,哲理却很丰富,使我们终身受益。如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认真,说话要和气,待人要礼貌……“不吃苦中苦,难做人上人”,“莫和别人比过年,要与他人赛种田”,“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知义务,讲责任,懂感恩……
就基础文化知识学习而言,我小学确实欠账太多。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没有必要怨天尤人。即使在这种形势下,老师的教育指导,父母的言传身教,乡亲的关心帮助,使我受益良多。有很多方面的启蒙教育和示范引领使我终身受用:艰苦奋斗的作风,诚实待人的品格,吃苦耐劳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尊老爱幼的品德,乐观向上的情绪,扎实工作的态度……这些,始终激励和鞭策着我。我身上一直沾粘着童年的影子。
2021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