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肺与大肠
肺的位置在心的上面,左右各一,是五脏中位置最高的,前面说心是“君主之官”,所以肺又称“华盖”(古代帝王车上的伞盖)。肺上连气管,喉为门户,通于鼻,与外界大气相通。五行属金,是阳中之阴,与四时之气的秋气相通应。
肺的生理功能可以概括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下面就为大家一一解释其中的意思。
肺主气司呼吸
司呼吸就是管人体内外气的交换,保证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肺的呼吸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调和,主要体现在细、慢、匀、长四个特点。如果呼吸功能异常,主要分三个类型:吸入困难(偏虚),呼出困难(偏实)和呼吸都困难(声音粗偏实,声音无力偏虚)。
此外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与运行,这里的气和呼吸的气同字不同意,前面“精气血津液”中讲过,人体之气包括元气、卫气、营气、宗气、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引用其中宗气的概念:
宗气是清气和水谷之气结合,汇聚在胸口形成的,上出呼吸道推动呼吸,贯注心脉推动血液运行,下纳丹田资助先天元气,且间接影响人体的视听言动活动。一个人呼吸短促,说话语声低微,就是宗气不足;宗气不足因为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脉象一般软弱无力,不规律。
不难看出肺是宗气生成的主要来源。
而肺对气的运行影响则体现在气机上,气在人体的运动形式分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脾气升胃气降,肝气升肺气降,心肾相交,是脏腑之气的升降规律。吸入清气是入,呼出浊气是出,肺有节律的一呼一吸,对全身之气的气机运动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由此可见肺主气的功能失常,不仅会影响宗气的生成还会影响气机的升降出入,很容易出现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等气虚症状。
肺主宣发肃降
肺气宣发指肺气具有向上宣升和向外布散的作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呼气,呼出体内浊气;二是将脾运化的水谷精微和津液向外布散全身至皮毛;三是将卫气宣发到体表(卫气的作用也在“精气血津液”中)。
肃降指肺气具有向下向内清肃和通降作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吸气,吸入清气;二是将清气、肺生成的宗气和脾运化的水谷精微和津液向下布散至五脏六腑;三是清肃呼吸系统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洁净。
宣发肃降功能和阴阳一样,是相反相成的矛盾存在,相互依存与制约。二者失去协调就会引起肺功能问题,一般宣发功能失常表现为咳嗽,肃降功能失常表现为气喘气逆。
肺朝百脉
即全身血液都要通过经脉朝会于肺,肺主一身之气,肺有助心行血的生理功能,血液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全身血液的正常运行离不开肺的输布和调节。
肺主行水
肺主行水体现在通调水道上,人体的水液代谢,是由多个脏和腑共同完成,肺在其中起到调节的作用。通过肺气的宣发将代谢后的部分废水,变成呼气和汗液排出体外,通过肺气的肃降将代谢后的部分水液下行到肾,通过膀胱变成尿液排出体外。如果宣发肃降失常,就会出现痰饮、水肿等水道不调的症状。
外合皮毛
肺与皮毛有着相互影响的密切联系,共同参与了肺的呼吸,调节体液代谢和体温功能。生理上肺与皮毛相互配合,病理上两者也相互影响和反馈。皮毛功能正常,外邪难犯而肺脏得安;皮毛不固,则外邪易入而肺腑难宁。
开窍于鼻
肺连接气管,经过喉,通过鼻直接与外界相通,很容易受外邪侵袭,尤其是风寒邪气,最先入肺引起肺功能失常,会有怕冷,发热,鼻塞,咳嗽,流清涕的症状。
以上就是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大肠与肺相表里,经络相通且功能上相互配合。五行属金,属阳。上接小肠,下接肛门,主传化糟粕和吸收津液。
大肠主要作用是接受小肠消化后的食物残渣,再吸收掉剩余的营养和水分后形成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小肠主液,大肠主津,所以大肠的病变多与津液有关。大肠传导通畅,可以帮助肺的肃降,反正降肺气也能通大肠治便秘。
以上就是肺与大肠的主要内容,后面要说的是五脏系统中的脾与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