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剧终了才看懂,原来这不是大决战,而是《三大战役中的傅作义》
电视剧大决战剧终了,现在有点明白了,这个剧真正的男一号其实不是林彪,不是粟裕,不是毛主席,而是傅作义。
整个剧从头到尾,从辽沈战役开始,傅作义的戏份就特别重,到淮海战役期间,他也不断的出现,尤其是从四野入关,平津战役开始,他的戏就越来越多了,其他人基本上都是配角。
辽沈战役期间,为了增援锦州,蒋介石不断到北平剿总催促傅作义出兵,傅作义又是请蒋介石吃饭,又是各种拖延和划水,但最后实际上也没出集合兵,增援的五十四军和六十二军本来就是隶属于锦州范汉杰指挥的。原本要候镜如带92军去,最后也只带了一个师,杯水车薪。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也就是围歼黄百韬兵团时,和傅作义其实关系不大,但也给他加了一些莫名其妙的戏。进入第二阶段,也就是围堵黄维之后,华北也已经开始准备平津战役,傅作义的戏就越来越多了。杜聿明集团被包围以后,重心基本上就是转移到了平津这边,华野这边只是捎带着介绍一下。
到最后,三大战役期间兵力最多的杜聿明集团的覆灭,也是一带而过,反而是新保安之战交代得更加详细,郭景云甚至都有了粉丝。解放天津看起来是这段时间最重要的武戏,但是交代的也不是很清楚,因为重心都是在傅作义这边的游移不定和犹豫不决上。
最大的问题其实是感觉高希希把握不住节奏,剧情之间的相互推进作用不明显。比如说35军和104军在新保安战役中被消灭,对傅作义下决心开始和谈是非常关键的,因为这是他最重要的两个部队,没有了这两个军,他就失去了最大的本钱。打天津之后,他就完全崩溃了,只有和谈一条出路。但是这些情节的层次感不清晰,看不出来相互之间的推动关系,反而是让他们之间的江湖道义占了太多的篇幅。
其实傅作义这段时间最大的想法就是以拖待变,因为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的失败,让他已经不愿意把自己的命运和蒋介石捆绑在一起了。他所寄希望的,其实无非是两条,第一条是美国人的干预,他要看看美国人到底会不会亲自下场来支持蒋介石,帮蒋介石续命。第二条则是,希望蒋介石下野之后,李宗仁好的和谈能给他带来新的机会和空间。
蒋介石下野,多少也有一些侥幸的意思,希望李宗仁能够和解放军和谈,把已经被包围的杜聿明集团保留下来,杜聿明在包围圈里最绝望的时候,其实也有这个想法。但是没有能等到任何转机,最后杜聿明在突围时机上一拖再拖,最后解放军都已经开始发起总攻了,杜聿明这边还没有开始全力突围,一直到一月十日,才最后下决心突围。
杜聿明集团覆灭四天后,天津战役开始,仅仅二十九个小时就拿下了天津,傅作义就连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只能被迫接受和平解放北平。
但之后他仍然首鼠两端,心存侥幸,暗地里托人给蒋介石带信,表示自己是被迫的,将来机会成熟,他还要反正云云。一直到朝鲜战争爆发,志愿军在朝鲜连战皆捷,美军节节败退,傅作义这才知道,蒋介石是回不来了,主动向毛主席交代了私藏二十万支枪的事,算是彻底踏实了。
所以,这个电视剧的名字其实只是蹭了大决战的IP,实际上应该是《解放战争中的傅作义》,或者是《转折年代的傅作义》、《三大战役中的傅作义》,这样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