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日课191:对美好的向往,每个人的生活追求
今天是孟子日课第191节。欢迎你留言交流。
故龙子曰:'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蕢也。’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
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
惟目亦然。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
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孟子·告子上07》)
人性之同,不但有征于物类,验之于人身,也是如此。孟子引古贤人龙子的话说:
虽不知道脚的大小去编草鞋,也不会编成筐子。草鞋之所以相似,是因为天下人的脚都是相同的。
人之形体,不但脚相似,其口也是如此。
口对于味道,有相同的嗜好。古今都认为易牙所调的美味最佳,只是因为他能知晓我们队口味的嗜好。如果口对于味道,人人不同,就像犬马和我们不同类一般,那么天下之人怎么都以易牙所调的美食为美呢?天下人都嗜好易牙的口味,也就说明了天下人口味相似。
说完人之形体的口,孟子又举其耳、目:
至于音乐,大家都期待师旷所审之音,不是只有师旷能审音,这说明天下人的听觉都是相似的。
眼睛也是如此。古今言美者,莫过于美男子子都,天下人没有谁不知道他的美的。不说他美的,那是没长眼睛。
所以说:人对美食,有相同的嗜好;对音乐,有相同的喜爱;对美色,有相同的美感。
对美好的向往,是所有人的共性。最后,孟子抛出了自己的终极问题:
难道唯独人心没有共性吗?人心相同之处何在?是对理与义的追求。圣人先觉悟到我们人心的共性。人对人对理义的喜悦之心,犹如牛羊猪肉能满足我们的口腹之欲一样。
此孟子所以屡次言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也就是如今所谓受教育受熏陶提高人之素质也。此处指教育不仅指家教家风,更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其体现的是整个人性对美好的向往之情。诚如张居正所言:
人能求诸身,而自得其理义之良心,油然乐善之衷,无为声色臭味之欲所夺,则操存久而念虑纯,涵养熟而性真湛,圣人可学而至矣。
欢迎你在留言区交流。别忘了把今天的内容转发给你的朋友。在尔雅书苑,读懂中国经典。
温故知新
家风传承
家训《聪训斋语》全文丨父子双宰相、六代翰林,曾国藩倍加推崇的家训
回复关键词“论语”,进入论语日课的学习
论语温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