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主题,一位不著名的诗人竟然击败李白,还被收录小学课本中!

同一主题,一位不著名的诗人竟然击败李白,王昌龄,成就了史上做好的“改写诗”改写,我们都不会陌生,把文言文改写成散文,把说明文改写成记叙文等。今天,我们赏析的就是一篇改写诗作,故事来源于《史记·李将军列传》,是说飞将军李广射虎的故事。原文如下:“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史记》,言简而意赅,字字见功力。无论思想价值和艺术成就,都享有极高的声誉。鲁迅先生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那么,怎样把这“无韵之离骚”改成“有韵之离骚”呢?这首诗做了最好的诠释。《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十个字,却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气氛都一一交代清楚。时间——暗和夜,天色已晚,一片漆黑;地点——林,茂密的树林;人物——打猎回营的将军;事件——引弓,开弓射箭,将军引弓是因为“草惊风”。

月黑之夜,将军在浓密的树林中穿行。突然,一阵风来,草木摇动,沙沙声响,露出一个模糊的影子,仿佛一个东西在动。将军第一反应就是——老虎。俗话说“云从龙,虎从风”,百兽之王的老虎盘踞山林,喜夜间出没。将军就是将军,他在片刻的“惊”后,并没有惊慌失措,乱了方寸。而是迅速地做出一个动作——引弓射箭,嗖的一声,一箭射向草丛。

开场一个长镜头,精彩纷呈。有气氛,有故事,紧张激烈,虎虎生威。《史记》原文这样写这两句:“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没有时间,没有地点。而诗中写月黑林静,草丛忽动,为的是制造紧张氛围,突出将军的那一箭,突出将军的勇猛和镇定。箭是射出去了,射箭的结果怎样呢?看这个结果不是在当时,而是第二天早晨。“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早晨起来,将军还惦心昨晚的事,就到树林来看。哪里有什么老虎啊?就是一块卧在草丛中的大石头,而那支射出去的箭呢?竟插在石棱之中。原来昨天晚上那个“草惊风”的,让将军警觉、射箭的,不是林中猛虎,居然是一块大石头,一场虚惊而已。而那支箭的箭身竟直插入石头的棱角中,只露出箭尾白色的羽毛。石棱,石头凸起的部分,箭入石棱,那是多么大的力量啊!

昨天夜里,阴暗幽深的环境制造出的紧张气氛,让将军放出那一箭。天亮后,一切明朗清晰,谜底揭开,射中的竟然是一块石头。前面多紧张就变成现在的多惊喜,前面的多惊心就变成现在的多轻松。巨大反差,巨大对比,就是“林暗”和“平明”造成的效果。那支箭不是射在石缝,不是射在石面,而是射在石棱,那根本就不是入箭的地方。但是将军却射入了,而且射得很深。将军纵然是射错了,但假如是老虎呢?是敌人呢?诗人没有说,但我们都能想到——有这样的神武将军定能“报主静边尘”的,有这样的将军守卫国门,那边疆定会平安无事的。一种信任与敬佩感油然而生。写到此,全诗戛然而止,但却是余音袅袅,回味悠长。既刚劲又雄健,含蓄蕴藉,妙不可言。

《史记》原文这样写这两句:“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它说,一、李广不是清晨发现射中的是石头,而是当时就看到了;二、射的是石面,而不是石棱;三、说李广再想射石头,别说石棱,就是石面也射不进去了,觉特别不可思议。何止是李广觉得不可思议,恐怕司马迁也觉得不可思议吧。但是,卢纶却做了大胆的改动。早晨看见,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射在石棱中,更显将军射箭的功力,而且卢纶觉得这就是“可思议”的,将军就是有如此的本领,一位盘马弯弓的将军跃然眼前。《史记》是记述史事,它要实事求是,力求准确反映事实,不渲染、不夸张。而诗歌却要高于生活,以求形象鲜明生动,它可以渲染,可以想象,可以夸张。《史记》一个33字的小故事,被卢纶改成20字的五言绝句,该增则增,该减则减,做到了郑板桥所说的“删繁就简三秋月,领异标新二月花”,此诗也被赞誉为“改写最成功的唐诗”。

《塞下曲》是唐乐府,主要书写军旅生活和塞下风光。唐朝很多诗人都写过。李白有《塞下曲六首》,其中著名的两首是:“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王昌龄也有《塞下曲四首》,其中著名的也是两首:“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卢纶亦有《塞下曲六首》,著名的是这首“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和“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相比于两位唐诗大咖,卢纶的《塞下曲》毫不逊色。尤其这首,音韵铿锵,气势高昂,很有盛唐气象,在很多方面都超过了“李王”的《塞下曲》。该诗多年被收录小学课本中,传唱度极高。可见,作为“大历十才子”之首的卢纶,不是浪得虚名,而是实至名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