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小讲堂 | PS智能对象功能知多少?

HELLO小伙伴们,又到了每周一次的软件小讲堂。

熟悉PS的用户对于智能对象这个名词应当或多或少的都有所耳闻,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于智能对象的作用及其与普通栅格化对象的区别掌握的并不清楚,所以在本次教程中我就将简单聊聊智能对象在建筑绘图过程中到底具有哪些作用。

PART 1

像素保护

智能对象相较于栅格化对象的第一个优势就是像素保护。大家在画图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 一种情况:直接导入的素材大小并不合适,要使用PS中的缩放工具进行大小的调整才能使用。但是如果缩放调整的次数过多,往往就会出现素材模糊的现象。

比如对于下图中的树木,我们先将其缩小。确定之后再将其放大,明显的就能看出树木变得极度模糊,这就是栅格化对象进行缩放过程中出现的像素丢失

但如果我们在缩放前将其转换为智能对象,选中图层,点击右键选择智能对象即可。

无论如何的进行放大缩小,都不会出现任何的像素丢失。

所以同学们在后续的绘图过程中,对于树木这样一些需要频繁调整大小的素材通常都建议将其转化为智能对象进行缩放操作。

PART2

联动处理

智能对象的第二个作用就是可以实现Adobe软件之间的联动处理,其中对于我们建筑专业而言,主要就是AI与PS的联动。

比如我在AI中随便绘制几个形状,后续想进入PS进行后续处理。

但考虑到如果按传统导出PDF再导入PS中流程来的话,后续一旦要对线稿本身进行调整就非常的麻烦了。针对这种情况大家就可以使用智能对象来处理。

选中AI线稿,直接多拖拽到PS中,大家会在图层列表中看到矢量智能对象。

但要注意的是,此时如果直接修改AI源文件,PS中的智能对象是不会发生联动修改的,大家还需要双击矢量智能对象的图标。

此时AI中会自动弹出一个名为矢量智能对象的新文件。这个时候大家只要修改这个新的AI文件,保存一下,PS中的线稿就会实时的联动变换。

所以借助智能对象我们可以极大的提高AI和PS直接文件交互的效率。

PART3

智能滤镜
智能对象的对于我们来说第三个比较重要的作用就是智能滤镜。通常PS中的操作都是无法记录的。比如我在这打开一颗树木,使用色相饱和度修改其颜色。
这样的操作并不会进行任何的记录,你没有办法取消和重现操作(使用ctrl+z理论上可以撤回,但如果在调色完成之后你又进行了很多其他的操作,就很难取消调色的效果了)。并且你也无法记录之前调整的数值,如果后续还想得到相同的调色效果还需要慢慢的进行参数的调整。
但如果我们把调整对象变成智能对象,
所有的操作都会以智能滤镜的方式 进行记录,同样使用图像-调整进行调色。
调整完成之后大家就可以在智能图层的下方看到对应的滤镜显示。
这种操作一方面可以继承调整图层这样操作可逆,数值可以记录,自带蒙版的优点,另一方面,当我们做多种不同类型的调整时,卷展栏还能收起。更加方便复杂文件的图层管理。
除此之外,对于不同的智能对象,我们还可以按住alt键直接的进行滤镜效果的复制。
所以智能滤镜的时候可以给我们后续的图像调整带来极大的好处。
那以上三点就是个人感觉智能对象对于建筑绘图比较重要的三个作用。当然智能对象如果使用过多的话相较于栅格化对象会更消耗电脑资源一些,所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大家还要依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智能对象。
那本次教程说到这就结束了,各位小伙伴们下周见啦。
作者课程:

《参数化绿色建筑分析综合课程》

《参数化力学分析与力学模拟综合课程》

《玩转犀牛中的BIM第三期:VisualARQ2.8&Rhino6》

《建筑表现综合训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