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重点预防疾病:3招让孩子躲开手足口病
与疱疹性咽峡炎类似,每年4到6月份同样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很多家长在后台提问,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有何区别?手足口病又该如何预防?那么今天,我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就为大家列出了五月一些需要重点预防的疾病,其中手足口病榜上有名。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传染病,通常班里一个小朋友起病,很快会传染给同学。随着全国各地就诊患儿人数剧增,如何预防手足口病成了家长群热议的话题。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之所以叫手足口病,因为感染了该病的孩子在手、脚、口腔甚至是屁股和小腿上会出现皮疹或疱疹。这些皮疹不会有瘙痒感,病好之后就会逐渐消退。
简单自测:
家长可以对照以下症状,判断孩子是否得了手足口病
1、发高烧,体温多在38℃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
2、出现丘疹或疱疹,多发于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3、口腔溃疡疼痛,拒绝进食。
手足口病比疱疹性咽峡炎更“严重”
在近期的推文中,我为大家重点介绍了疱疹性咽峡炎的防治方法,许多家长也在后台询问手足口病,由于二者都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撞脸”率极高。简单来说,这对“兄弟”间有两个重要区别:
1、疱疹出现的部位
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而患手足口病的大多数孩子先是嗓子里有疱疹,后发展到手脚心,少见于长在手脚背,并伴有发烧。
2、是否出现并发症
手足口病的少数患儿由于发病迅速,可能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脑干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但疱疹性咽峡炎出现重症更少,一般不会危及生命。
不过由于二者病毒间有许多重叠,并且也有手足口病的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所以建议家长还是要咨询专业医生,做进一步的确诊。
预防手足口病,可参照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方法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机都是“湿热”,都是因为湿热内蕴,外感风热引动内火上炎。但是病位不同,疱疹性咽峡炎在上焦就发病透疹,疱疹集中在咽喉部;而手足口的病位是更往下一些,累及肠道脾胃,脾主四肢,主皮毛,因此疱疹会通过手脚、屁股透发。
但是说到底,这两者都是因为“湿热”,所以预防的方法可以说一模一样:
1、日常用10秒法,发现积食用新三星汤连续喝2-3天;
2、如果有外感的表现,喝保济口服液抑制感冒;
3、每周1次新三星汤 保济口服液。
儿童预防的要点是要“消积祛湿”,而不是大家经常使用的“清热祛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