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科学报国的杰出女性将永远被历史铭记!

蒲导读

她叫郝诒纯,曾担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在民族救亡与科教兴国方面做出过杰出贡献。在她诞辰一百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回顾她光辉的一生,看这位科学报国的杰出女性如何惊艳了时光……

本文长度约3060字,阅读全文大概需要8分钟。

郝诒纯(1920~2001年),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微体古生物学家。曾担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主委、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20年是郝诒纯诞辰一百周年。

郝诒纯是中共党内知识分子的特例。党内知识分子的人生轨迹,一般是参加革命后弃学从政,成为职业革命家,新中国成立后从事党政领导工作。而郝诒纯1936年入党,作为资深党员长期从事学运,解放后立志从事专业研究,成为古生物学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家。这在党内知识分子中极为少见。

1935年,正在北平师大女附中读书的郝诒纯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组织读书会、报告会,组织游行、慰问、捐款活动,1936年年仅16岁的郝诒纯加入中共。党史学家公认,“一二·九”运动在中共党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一二·九”运动中成立的地下党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和全国学联,吸引了大批青年知识分子投身革命,以此为契机,党内知识分子逐浙增多,为党和国家培养储备了众多杰出领导人才,在新中国成立后发挥了重要作用。郝诒纯当时任“民族解放先锋队”西城区区队长,是区队长中唯一一位初中生。

▲初中时期的郝诒纯先生

▲“一二·九”运动中的“民族先锋队”

1938年,郝诒纯赴昆明考入西南联大,先考入文学院历史系,一年后受地质学家袁复礼影响,为了祖国的矿产资源开发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转入地质地理气象系。1943年毕业后,郝诒纯任云南省建设厅地质调查所技士,同年考取清华大学地学研究所研究生。1945年,因学习成绩优异,郝诒纯获得了中国地质学会马以思女士纪念奖金。

▲西南联大时期的郝诒纯

▲西南联大地质系学生田野调查合影,

左三为郝诒纯

在西南联大,郝诒纯连续两届当选为西南联大学生自治会主席,代表中共进步力量夺得学生自治会的领导权,在学生中传播进步思想。她在西南联大发起了党的外围组织“群社”,深入开展抗日救亡。她参与组织的反对国民党政府腐败现象的“反孔祥熙游行”,由西南联大发起并走向全国,让陷入困顿的学生运动重燃希望。

郝诒纯的婚姻也有传奇色彩。在西南联大期间,学校里有一批职业学生自称是来自延安,通过搞一些民主活动钓鱼发现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这伙人确实来自于延安——当时形势错综复杂,各方势力借青年知识分子大批奔赴延安之际,都向中共派出渗透者,中共是通过各地地下党组织及外围组织接收青年知识分子,对来源不明的要通过组织系统进行审查和证实(没有“根脚”的人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被整得很惨)。这伙人没有根脚,被礼送出境。但到了昆明后,自称来自延安,迷惑了一些青年学生。当时昆明地下党组织已经掌握了这伙人的背景,告诫党员及相关进步人士远离他们。但郝诒纯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不得不与之打交道。这伙人中有两个男青年追求郝诒纯,两人之间还动手打架,给郝诒纯带来了负面影响。郝诒纯找到了她的上级、“一二·九”运动中的战友、西南联大土木工程系的学生黄元镇,商议对策,经上级党组织批准,郝诒纯与黄元镇搞了一次“订婚”仪式(条件是抗战胜利才能结婚),这才摆脱了这伙人的纠缠。

▲郝诒纯与黄元镇1944年合影

1946年3月,根据党组织的安排,郝诒纯在北平军调部任国民党方面的英文秘书。期间,她曾冒着极大危险,两次设法将国民党当局要逮捕的共产党员名单交给中共地下党组织,保护了地下党组织和革命同志。

1946年8月,郝诒纯到北京大学任讲师。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郝诒纯从北京大学转入北京地质学院,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普通地质学教研室副主任,古生物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57年,郝诒纯被派往苏联莫斯科大学进修微体古生物学。1959年,郝诒纯参与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地层古生物学专业,先后培养了数百名学生,其中一些人后来也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六十、七十年代,郝诒纯多次被派往亚洲、拉丁美洲相关国家,援助开展地质调查和石油勘探工作。

郝诒纯在地质科学的诸多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五十年代,郝诒纯认识到微体古生物学对我国油气资源勘探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她带领科研课题组成员和研究生深入生产第一线。从渤海之滨到塔里木腹地,从北国大庆到南海诸岛的多个油气勘探区,都留下了她的足迹。郝诒纯一直站在国际地学研究的前沿,赢得了国内外地质学界同行的尊敬和赞誉,1980年,她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郝诒纯在研究方向的选择上,具有极强的敏锐性和前瞻性;研究方向确定后,又具有超强的定力。八十年代初郝诒纯选定计算机自动化地质鉴定研究方向,许多人劝阻她,作为功成名就的院士涉入新的研究领域风险太大,郝诒纯不为所动,坚持不懈,经过六年的努力,她领导的研究团队设计了微体古生物微型计算机辅助研究系统,完成了新生代浮游有孔虫自动化鉴定软件,极大地提高了鉴定与分析效率。郝诒纯还注意到钙质超微化石的应用前景,率先在国内开辟了这一学科领域,并使之保持国际领先地位。郝诒纯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同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荣誉奖。

郝诒纯在初中时期就是学校运动场上的活跃分子,在初中、高中和大学期间曾多次获得学校体育比赛的田径奖项。良好的身体素质为从事地质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野外调查中从来不输于男子。

郝诒纯治学严谨,对学生的学术研究要求极为严格。在生活上关心爱护同事和学生,每年春节前都安排研究团队成员聚餐,每家出两道菜,共享快乐时光。

郝诒纯在西南联大时为油印宣传资料经常刻蜡板,练就了刚劲有力的硬笔书法。在中国地质大学是公认的板书最好的教授。

▲郝诒纯笔迹,2001年已是癌症晚期

新中国成立之初,负责统战工作的董必武找郝诒纯谈话,建议她加入民主党派,做党外知识分子工作。董必武与郝诒纯的父亲郝绳祖是同盟会时期的战友,1926年郝绳祖为躲避国民党反共派追捕只身逃离武汉时,曾将妻子儿女托付给董必武照顾。1951年郝诒纯加入九三学社,八十年代以来,历任九三学社第七、八、九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九三学社第八届北京市委员会主委。

从1983年起,郝诒纯先后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委,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1993年1月至1998年1月,郝诒纯在担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期间,为推动北京市文化卫生体育和民主法制建设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郝诒纯工作照

郝诒纯还担任过全国妇联第六、七届执委会副主席。她重视、关心妇女工作,领导和带动广大知识妇女为国家建设和扶贫助困做了大量工作,为妇女事业的发展尽心尽力,是中国知识女性的优秀代表。

1998年,郝诒纯辞去了全部社会职务,她对学生说:承担各类社会工作18年,占用了大量精力,现在可以全身心投入科研了。她聚焦于古海洋学前沿领域,向学校和有关部门申请,领导创建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中心(现发展成海洋学院),组织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国际大洋钻探活动,开拓古海洋学研究领域。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郝诒纯依然在从事科研工作。她的学生说,郝先生虽然是因病去世,但更像是因工殉职。

郝诒纯的一生有两个主要乐章,第一乐章的主题是民族救亡,当“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时,奋起抗争,担任了“民族先锋队”区队长和西南联大学生自治会主席,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第二乐章的主题是科教兴国,在古生物学与地层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为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郝诒纯生前声名不显,她身上体现出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典型特征——低调,郝诒纯的低调,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文中部分论述来自于以下专家文献,在此标明出处,对以下专家表示感谢。

[1]《郝诒纯传》(初稿),孔瑶竹著

[2]《大地的女儿——郝诒纯纪念文集》,中国地质大学万晓樵等编

[4] 郝诒纯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座谈会参会人员的发言和讲话

撰稿 配图 / 方炎 孔瑶竹

美编 / 张慈君

审读 / 郭睿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