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隔壁婶子
隔壁婶子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同日。早晨8点半,正在犹豫是否要回老家时,侄儿打给女儿的电话响了,询问我们是否回老家,还顺便提了一下说,隔壁招莲婶子于昨晚突然去世。这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怎么也想不到,身体一向健康的她,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9点多,连忙收拾东西,我和女儿一起返乡。在路上,我们都在感慨,每次在老家时,她都会询问女儿的情况,问有没有找男朋友呀?办喜事一定要请她呀,无论在哪她一定会到场呀,还说要住下来连吃一个星期。我说好呀,到时一定会请婶子的,我知道婶子对女儿的关心。30年前,就是婶子亲自为女儿接生的,是婶子第一个迎接女儿来到我们身边的,我们心怀感激,绝对会满足婶子的愿望。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昨天傍晚还在饲养鸡鸭的人,晚上8点就与世长辞,天人永隔了。小女还未成婚,如今这愿望变成了永远的遗憾了……
半小时路程,很快到家了。一下车,包好烛礼,直奔婶子家。喝了杯酒,吃了一个红蛋,坐在席上,看到此情此景,万语凝噎。期间,来了一个老婶子,拿了一把香和蜡烛,扑通跪下,烧香点烛祭拜,嚎啕大哭,哽咽诉说着招莲婶子一直以来对她的照顾和关心。她那悲怆哭泣声深深感染在场的人,大家都泪雨婆娑,无言以对。尤其是海龙弟,他紧紧握住老婶子的手,任凭不听使唤的眼泪流下。他语无伦次地表达自己的愧疚和遗憾,昨天一家人高高兴兴从外地赶回家想陪父母过个中秋团圆节,没想到离家还有3小时路程时,听到这一消息,顿时五雷轰顶,手足无措,虽心急如焚,也无济于事,整个脑袋一片空白,3个小时不知怎样过去的。终于到家了,但还是没有见上母亲的最后一面,如今团圆变成了奔丧,这将成为埋在他心里永远的痛。
送烛礼和帮忙做事的人很多,挤满了整个院子,有的站着,有的坐着,人们在那交谈着招莲婶子的为人处事,追忆她的过往今来。我一边听着,招莲婶子的音容笑貌好像就浮现在眼前,她没有走。在我的印象里,招莲婶子是一个古道热肠的人,她乐于助人,村里许多老人都得到过她的帮助,村里的红白喜事都热情参与,从今天到场的人就可以看出她曾帮助过多少人,她的为人感动了多少人,她若天上有知,我相信她会为自己一生的作为感到欣慰的。我知道,这种场面很多是做给活人看的,但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很多人要通过这种表现达到心理平衡,否则会有一种负罪之感。
招莲婶子是一个心直口快,负有正义感的人。她对村里一些不良现象敢于仗义执言,对于一些不本份之人敢于得罪,她从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特有的个性。她还是一个勤劳朴实、勤俭持家、吃苦耐劳的人。年青时,家里一穷二白,她和当赤脚医生的丈夫白手起家,一年养几头猪,头头二百斤以上,村里人都称赞她好手气,是养猪的行家里手。孩子小无人照看,她就背上孩子去拔猪菜,挑柴火。生活是艰苦的,但心中是幸福的,因为她对未来充满希望。经过一年又一年的辛勤劳作,家境慢慢有起色。但谁知后来有一次,丈夫和人合伙做木材生意被骗,家里又回到一贫如洗的境地。那时正值大儿子上初中,学费是东挪西凑向邻居乡亲借的,那苦楚深深的络印在她心里。她发誓无论受多少苦累,都要把孩子培养成才,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愿望终于变成现实,如今孩子事业有成,成为村里人的骄傲。
俗话说“上行下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遗传了她的美德基因,行善积德,乐善好施,每年返乡对村里困难的老人都会送上慰问金。同时,在他的慷慨解囊下,村里的敬老奖学基金会也顺利成立,为文明村风的形成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遗憾的是,老天无眼,苦了一辈子的她,还没享受孩子的孝心几年,竟撒手人寰。
苏轼说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逝者已逝,愿生者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工作,活出精彩人生,以告慰九泉下的招莲婶子。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魏国隆,笔名千重浪,1965年出生,福建省清流县教育局就职,喜欢文学,业余时间写一些散文、诗歌,有些被新闻网站发表、有些被关注。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