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理论研究 | 张晓伟:“起承转合”之说的源流(上)
本文作者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本文刊于《文艺理论研究》2015年第4期,此系未排版稿,成稿请查阅本刊。】
“起承转合”之说的源流(上)
摘要:律诗四联“起承转合”之说,就现存文献来看始于元代的杨载、范梈两家。杨载主要是总结唐宋时期对律诗四联的论说,略参己见。范梈的论说可能具有宋末江西乡邦诗学的背景。范梈主张起承转合不仅可用于近体诗还可用于一切文学,他对诗歌中的起承转合也提出了自己的标准。明清人说到起承转合,一般引用的是范梈而不是杨载。明清人对起承转合有赞成和反对两派。明代复古派对起承转合之说有相当的接受,清初的徐增、王士禛则站在自己的诗学立场上,对起承转合有新的发挥。明清人更多的还是批评起承转合,李东阳《怀麓堂诗话》先肇其端,清代冯班、吴乔,对之极尽贬斥。但即使批评此说的人,一般也认可其作为“训蒙之法”的存在,可见此说在明清时期已经广泛应用于诗歌教学,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关键词:“起承转合”; 源流; 训蒙之法
【本文刊于《文艺理论研究》2015年第4期,此系未排版稿,成稿请查阅本刊。】
律诗“起承转合”的说法,指的是律诗的四联,在诗歌结构上分别起到起、承、转、合的作用。这个说法近代以来十分流行,几乎凡是学诗者莫不知晓。但也许正是因为太流行,此说往往被看作是民间的、学诗入门性质的说法,而非严肃的诗歌理论。以至于在文学批评史研究大盛的今天,对此说法的研究尚嫌不足。
既然这样一个说法在口耳相传间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甚至可以说是古人关于诗法的理论中最为流行的一条,那么考其源流,辨其脉络,自然是十分重要的学术工作。今翻检旧籍,略能勾稽此说之源流,论次如下。
一、 “起承转合”之说的最早记载、
渊源、可能的出现时间
现存最早记载“起承转合”之说的文献,是元代的三部书:杨载的《诗法家数》,傅若金的《诗法正论》,陈绎曾的《文式》。第一种书比较被人熟知,今天谈及“起承转合”者也往往征引。第二种书里的相关说法,都是记载的范梈的言论。《文式》时代最晚,里面相关说法只出现了一次而且已经包含在《诗法正论》中,可以略而不论。也就是值得考索的是杨载、范梈两人之说。杨载主要是继承了宋代以前的人对律诗四联的论说,继承多于新创。对明清人影响更大的,是范梈的论说。明清人说起承转合,经常会引用范梈的语句。但可能是因为《诗法正论》的作者傅若金不太有名,此书在近现代的流传,远不能与杨载的书相比。不但《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都不收录,而且也没有出版社排印出版。所幸此书的明刻本还很易见。以下就起承转合之说的最早记载、渊源、可能的出现时间等问题来进行考察。
(一) 杨载
杨载《诗法家数》中关于“起承转合”的文字:
律诗要法:起 承 转 合
破题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
颔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此联要接破题,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
颈联或写意、写景、书事、用事引证,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
结句或就题结,或开一步,或缴前联之意,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场,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何文焕 729)
这段话现在经常被看作关于起承转合的“经典性”论述。这段话主要是继承唐宋人对律诗四联的论说,然后稍加修补。唐宋人对律诗四联的论说要远远早于起承转合之说,应该说是起承转合之说的前身。
早在唐末,徐夤的《雅道机要》就对把律诗四联分别称作“破题”“颔联”“腹中”“断句”(张伯伟442-43),并对每一联的写法有分别的阐述。五代僧人神彧在《诗格》中则称四联为“破题”“颔联”“诗腹”“诗尾”,且阐述更详。其中有些文字被杨载袭用。神彧说:“诗有五种破题:一曰就题,二曰直致,三曰离题,四曰粘题,五曰入玄。”(张伯伟488)杨载上面一段话里,论破题的几种起法,即从神彧之说推衍。神彧又说:“诗之中腹亦云颈联,与颔联相应。”(张伯伟491)杨载说颈联“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相应”二字,与神彧相同。不同之处是杨载又加了“相避”二字。相应和相避本来是两件相反的事情,杨载为什么会放在一起说呢?神彧说第三联是“腹联”,并没有“转折”的意思。而杨载则列出了“起承转合”的名目,第三联是“转”。杨载既因袭神彧,但又觉得“相应”二字与“转”的名目不符,于是加上“相避”二字。
旧题为白居易所作的《金针诗格》中对律诗四联有一段详细的论说,就现存文献来看,这段话的出现不晚于宋代:①
第一联谓之“破题”,欲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又如海鸥风急,鸾凤倾巢,浪拍禹门,蛟龙失穴。第二联谓之“颔联”,欲似骊龙之珠,善抱而不脱也。亦谓之“撼联”者,言其雄赡遒劲,能捭阖天地,动摇星辰也。第三联谓之“警联”,欲似疾雷破山,观者骇愕,搜索幽隐,哭泣鬼神。第四联谓之“落句”,欲如高山放石,一去不回。(张伯伟359-60)
经过对比,《诗法家数》里的那段话,文字上因袭这段话的极多。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对这段文字的注释中也说:“《诗法家数》'律诗要法’节袭用此文。”(张伯伟360)可以说,杨载那段话,主要就是把神彧《诗格》和这篇《金针诗格》拈合起来而成。杨载的新鲜之处有三点:一是在整段话的前面写了“起承转合”的名目,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二是第三联不再叫“腹联”或者“警联”,而是叫后世通用的“颈联”。“颈”字本身,就有转折的含义在内。杨载解说“颈联”时,也加入了“相避”两个字。三是杨载对每一联都有“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之类的说法。仔细看来中二联是相同的。第一联与中二联相比,“或对景兴起,或比起”大体相当于“写景”, “引事”便是“书事”,“就题”便是“写意”,实际上差别也不大。尾联的“或开一步,或缴前联之意”,是说尾联既可以转,也可以承。这倒是句诗家甘苦之言。但后面的“或用事”,在逻辑上并不能与此二者并列。
(二)范梈
傅若金的《诗法正论》详细记载了范梈的一段关于起承转合的论述。开头有“吾尝亲承范先生之教曰”的字样,可见傅若金曾受业于范梈门下,《诗法正论》记载范梈这段话时也是郑重其事。傅若金的记载,有相当的可靠性。而且很明显,范梈当时在传授诗学的时候是经常讲这段话的。范梈的话包含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明清人说起承转合,最常引用的,就是范梈的这些说法。范梈的相关论述很长,现从《诗法正论》中引用两段如下:
吾常亲承范先生之教曰:“诗贵乎实[……]”余复问作诗成法,有“起、承、转、合”四字。以绝句言之,第一句是起,第二句是承,第三句是转,第四句是合。律诗第一联是起,第二联是承,第三联是转,第四联是合。古诗长律亦以此法求之。《三百篇》如《周南·关睢》则以第一章为起承,第二章为转,第三章为合。《葛覃》则以第一章为起,第二章为承,第三章为转,第四章为合。《卷耳》则以第一章为起,第二第三为承,第四为转合。《樛木》《螽斯》《桃夭》《兔罝》《芣苢》《汉广》,则每章四句自为起承转合。《汝坟》则以第一章为起,第二章为承,第三章为转合。《麟趾》每章则以第一句为起承,第二句为转合。其它诗或长短不齐者,亦以此法求之。古之作者,其用意虽未尽尔,然文者理势之自然,正不能不尔也。但后世风俗浇讹,故心声之发,自不能与古人合尔。大抵起处要平直,承处要从容,转处要变化,结处要渊永。起处戒陡顿,承处戒迫促,转处戒落魄,合处戒断送。起处必欲突兀,则承处必不优柔,转处不致窘束,合处必不致匮竭矣。(傅若金9-11)
先生曰:然。不特诗也。《离骚》、古赋莫不皆然。屈、宋、班、马用此法,唐宋诸贤亦未有能外是法者。如欧阳公《秋声》,东坡《赤壁》等赋,已极变化,而起承转合,截然不乱。又不专骚与赋也,凡为文章何莫不由斯道。(傅若金15)
这些文字里面包含了极多的信息:
1.关于起承转合之说出现的时间和诗派归属。范梈如此郑重其事地向人介绍起承转合之法,可以知道此时起承转合之说还不流行。但体味“余复问作诗成法,有'起、承、转、合’四字”这句话,可以感觉到起承转合在当时已是“成法”,并不是范梈的发明。范梈也是从别人那里接受来的。
范梈为江西清江(今樟树)人,他出生时宋朝还有四年才灭亡,而且他三十五岁才离开家乡去京城。也就是他所接受的诗学教育,还是宋末江西地方诗学的延续。据研究,范梈在江西的交游对象有杨学睡、罗通斋、郭堤溪、杨文川、熊敬舆、吴澄、杜本、皮缙、皮野等人(张花群5),他已经参与到江西地方诗学的潮流中去。上面这个名单有些名与号混杂,有些人的生平也已不可考。当时的江西,江西诗派无疑还是很有影响的。像吴澄后来成为一代大儒,其诗学也深受江西诗派的影响。吴澄自称在范梈不到三十岁的时候就已经认识他:“年未三十,予识之于其乡里富者之门”(吴澄15)。而江西诗派的诗学,本就有重视诗法、重视“布置”的特点。黄庭坚的“文章必谨布置”(阮阅192)、“作诗正如作杂剧,初时布置,临了须打诨,方是出场”(陈善57)等说,广为人知。后来《瀛奎律髓》作为受江西派影响的一个诗歌选本,也很重视诗法的分析。综合这些,可以大体猜测,起承转合之说是宋末元初的时候,从江西的地方诗学中产生出来的,且有可能是江西派诗学的某种流衍。另外,上文引到的杨载《诗法家数》中那句“必放一句作散场”,在文字上很可能是因袭黄庭坚这句“方是出场”的。这也体现出起承转合之说与宋代江西派之间的某种渊源。
2.在诗体上,范梈认为起承转合对绝句和律诗都适用。范梈还把起承转合作了进一步的推衍,把它说成是文学上的一个基本规律,而不是只适用于近体诗。连《诗经》里的那些诗,都可以用起承转合来分析。“古之作者,其用意虽未尽尔,然文者理势之自然,正不能不尔也”,意思是说诗经的那些作者心里未必有起承转合的想法,但是文学是“理势之自然”,有其自然规律,所以古人写出来不自觉地就符合了起承转合。不只诗歌,其他文体的文学作品也同样符合这一规律。至于后来出现了一些不符合起承转合的文学,那是“风俗浇讹”,世风日下的缘故。这样起承转合成了文学的一个很高的标准。这是历史上对起承转合之说的“最高评价”。当然今天来看,这样的议论是略显牵强和绝对化的。
3.对起承转合的具体要求:“大抵起处要平直,承处要从容,转处要变化,结处要渊永。”后面的四句“起处戒陡顿,承处戒迫促,转处戒落魄,合处戒断送”,则是从反面来提出对起承转合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标准并非完全不能变化。后面又说“起处必欲突兀,则承处必不优柔”云云,就是一种变通之法。“突兀”意近前面说的“陡顿”。首联本来是要“平直”,不能“陡顿”的。但如果首联非要写得“突兀”的话,那么颔联就不能优柔,要有斩截之势,以作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