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农场第一年(七)
黄海农场第一年(七)
(知青生活回忆)
作 者:王良健
图 片:选自网络
1971年注定是个多事之秋,人们还没有从夏收的疲惫中恢复过来,团部又下达抢修海堤的命令。
命令说今年有特大海潮,从头罾到陈家港五十多里的海堤,由于年久失修和人为的原因,损坏相当严重,为了能抗击今年的特大海潮,需要全面维修和加高加宽现有的海堤,并要求全部工程必须在七月底完成。我们八连根据团部的要求,也成立了抢修海堤突击队,主要由一二排人员组成,并将组成人员名单报营部。七月上旬的一个早上,我拿着用草席裹着的行李,里面裹着一条棉毯一顶蚊帐几件裤头背心,手里提着一个网袋,里面装着洗漱工具和吃饭的家什,爬上了一辆由履带拖拉机牵引的大拖车,出了连队向东,沿东直河向北,过工程连,一路向海堤而去。
道路由于上个月连续阴雨的原因,到处坑坑洼洼,泥水横流,履带拖拉机冒着黑烟,顽强的在泥泞的机耕路上爬行着。中饭是麦芽面烙饼加凉开水,到了海堤施工的地方,前几天到的先头部队,已为我们搭好了临时食堂和工棚,食堂和工棚由四个人字形毛竹加五根纵向毛竹搭成一个三角形,高约三米,底宽约四米多,长约七八米,顶上盖着芦苇席的一个大三角形小披子,地上铺满麦草加芦苇席,脚抵脚可睡十多人,七座工棚除食堂用一座外,我们六十多人居住在其它六座工棚内,各人铺上各自带的草席,挂上蚊帐,相互望去,感到人与人的距离比在连队大宿舍更近了。开晚饭了,洋山芋烧肉,正经的小麦面馒头。带队的王排长讲,修海堤期间,粮食由指挥部直接从团部加工厂派送,麦芽面将不供应工地,这真是一个令人高兴的消息。
吃过晚饭,太阳还高悬在空中,乘开工前的闲暇,走上海堤,放眼远望,大地一片苍茫。向东约十多里是头罾,向西三十多里是陈家港,向北是盐场,方方正正的盐池白茫茫一片,低矮的盐工宿舍稀稀落落的分散在盐田之间 ,很少能见到绿色植物,连小乌也看不到,看到的只有一种叫盐蒿子的盐碱滩上特有植物,在夏日的余辉下,顽强的趴在充满盐碱的沙土地上。一眼望去,光秃秃一片,灰蒙蒙一片,沉静寂寞一片。向南二里路开外,才能望见我们七团的防护林,高大的大叶杨在随风摇曳。再看脚下的海堤,早已年久失修,五六米宽的堤顶坑坑洼洼,不少地方已被人为的挖成进出盐场的通道,堤坡由于雨水的冲刷,也已满目疮痍。
要想恢复海堤本来面目,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加高加宽各一米。有人据此测算,总土方量在三十多万立方米。在长达五六十里路的修堤工地上,我们七团八团只承担了约三分之一的任务,其他任务由周围康庄公社、六套公社、七套公社、南河公社、港南公社等公社的社员承担。我们八连分得约二百米的修堤任务,经测算约二千多立方米的土方 ,不少人信心满满,认为在十五天内完成任务问题应该不大。
七月的苏北平原,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夏日的东部沿海,早上四点多钟天就泛白了,五点钟太阳的光辉已从海平面映出,随着王排长的哨声,大家立即起来,按照昨天晚上的分工,三人一组干了起来。小组里一人挖土,两人一副泥筐抬了就跑,两只泥筐交替使用,川流不息,大家都想乘早凉多干的 。早工虽然只有两个多小时,但我已汗流浃背,隐隐约约感到肩膀有点痛。
早饭是正经的小麦面馒头和正经的大米粥,小菜有辣椒炒萝卜干,凉拌海带丝。早饭后,大家休息片刻,又立即干了起来。上午八点多钟的太阳,应该是温柔而婉约的,但在一揽无余没有任何遮阳物的海堤工地上,火红的太阳如一个灼目白球 ,无情的烘烤着人们,每个人身上的汗水,如水洗一般,干了湿,湿了又干。
为防晒而穿的汗衫和防羞而穿的裤头,这时竟成了累赘,在汗水和盐碱的作用下,衣服成了古代武士的盔甲,变成了僵硬的铁皮,扯在身上难受无比,特别是裆部,在呼哧呼哧喘息的跑动中两腿间被磨得红肉鲜鲜。好在海堤是男人的世界,大家干脆全部脱光衣服,我只穿一条棉毛布三角裤头。不少老工人和老知青,干脆一丝不挂,只在腰间扎条毛巾,有的连毛巾也省了,倒也干净利落。有人问我为什么还穿裤头干活,不难受吗。我就实话实说道,我的小鸟羽毛还未长全,飞不起来,害羞只能趴在窝里。大家轰然大笑。
第一天下来 ,全连总的情况还不错。但我发现双肩又红又肿,火辣辣的痛,双腿发硬,腰也酸痛无比。细细想来,今天的劳动强度还是很大的,尽管从取土到堤顶只有五十米不到,往返一趟也只有一百米的样子,全天下来,跑了有一百二十多趟,合计有十二公里多,每趟抬土按一百四十多斤算,两人一天竟抬了近一万六千多斤土。听王排长讲,我们三人小组全天完成土方约七个多立方米,其他小组的情况比我们小组还要好,如果每天都这样,肯定能提前完成任务,我想如果这样就好了。
晚饭是在连队难得有的咸肉大米饭,黄瓜蛋汤。由于白天缺水太多,现在感到奇渴无比,吃饭前先来一大钵子黄瓜汤,将个肚子喝得滚圆,吃饭时却没有了胃口,咸肉饭勉强吃了小半钵子, 再回头看看食堂,满满一大盆汤已喝得精光,,饭却剩下一半。赶紧抓紧时间,趁天未黑,到堤内排水沟里舀得一脸盆冷水,从头到脚冲个透,就手将裤头洗了晾在工棚边。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王良健,男,江苏盐城人,1954年10月生,1970年12月盐城市一中初中毕业。1971年4月12日到江苏(現黄海农场)插场,成为拖拉机手。1979年元月返城,分配到盐城市船厂工作,历任工人、车间主任、副厂长等职。曾在盐城工学院管理工程系进修学习。2002年企业破产失业后,被民营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聘为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曾赴非洲和东南亚国家担任工程项目经理多年。2014年底正式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