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哭穷式”教育吧!真的会影响孩子一生!

周末我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声称是我大学同学璐璐借了小额贷款,她紧急联系人填了我的信息,贷款公司联系不到她于是打到了我这里。
挂了电话我立即用微信尝试联系璐璐,我一边害怕是欺诈电话一边思考璐璐为什么会欠小额贷款,我记得大学时每次看见她都是光鲜亮丽的一个人。
璐璐回了微信我才知道她工作后每个月最大的支出就是给自己买衣服,工资的一半都用于买衣服,没钱买衣服了她就借钱买,导致欠了一屁股债,只能搞消失。
这是真事,当时我都震惊了,她借小额贷不买奢侈品只是为了买衣服。
在我的追问下,她告诉我上大学前,她只穿姐姐穿过的衣服,妈妈一年只给她买一身过年的衣服。
初中的时候她想买一条裙子,她妈先是和她说学生有校服不需要买裙子,后来璐璐闹得厉害,她妈打了她还骂她不懂事,家里都没钱了,怎么还要这要那的,她和妈妈闹得不欢而散。
后来璐璐和她妈妈聊天时,妈妈说并不是家里没钱,只是觉得她当时还小,女孩子不应该太早把心思放在穿衣打扮上,所以才不给她买新衣服。
璐璐听完后哭笑不得,她和我说“小时候家里带给她“没钱”的阴影太大了,她现在如果不买衣服心里会非常焦虑、忐忑不安。”
和璐璐的聊天让我思考了很久,当天晚上我和馒头爸一直在聊我国固有的“哭穷式”教育。

那么“哭穷式”教育是成功的让孩子学会了节俭变乖,还是给孩子带来了伴随终生的阴影呢?
现在逛超市的时候,也经常能看见孩子哭着想买零食玩具,爸爸妈妈劝不住会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没钱了,咱家买不起”。
有的孩子会继续问“为什么xx家就能买,咱家就买不起?”,暴躁点的父母直接回怼“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我们缺你吃缺你喝了?咱家就是没钱买,你走不走?”
当孩子不想上补习班时,“哭穷式”父母会抱怨孩子“我和你妈省吃俭用,就为了让你有个好的学习环境,给你报了这么贵的补习班,你说不去就不去了?”
最常见的“哭穷式”教育往往出现在孩子上小学后开始想买牌子的衣服、鞋。孩子想要父母不买,孩子耍脾气,父母就说“咱家的钱都给你上学了,你怎么不和同学比成绩?就知道比穿的,不买!”
我们能理解父母是希望孩子能体会家长挣钱的辛苦,不希望孩子小小年纪就学会攀比、炫耀,毕竟勤劳勇敢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那这样的“哭穷式”教育对孩子是否产生了积极地正面影响呢?
从任何一个网站随便搜,我们都能看到答案是否定的。
(为保护个人隐私,头像及昵称做打码处理)
回归正题,我们聊聊“哭穷式”教育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
>>>>

自卑:“穷怕了”

“哭穷式”教育最大的负面影响,是及早的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植入了“自卑”的情绪。
很多人对贫穷的认识往往来自于童年时期,同龄小伙伴无意的嘲讽和贬低让孩子第一次体会到“贫穷”和“自卑”的滋味。
有些孩子长大后不敢对喜欢的人表白,也不敢轻易接受他人,因为他们心中想的是“我不配”
一旦孩子内心认定“我家里很穷,我也很穷”,等他有钱了也不敢花,《人民的名义》中第一个被抓的贪官赵德汉,说了句很令人心酸的话“穷怕了,一分钱都不敢动”。
>>>>

“伪独立”:将自己视为父母的负担

很多父母特爱说六个字:“要不是为了你”,再加上父母的“哭穷式”教育,导致孩子从小就把自己当成父母的负担。
更可怕的是到现在有很多父母依然认为不主动要东西,甚至主动拒绝礼物的孩子懂事。真看见了喜欢的东西,小孩子怎么可能不想要呢?
这些孩子长大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自己扛着,她宁愿向朋友、甚至网友求助,也绝对不会求父母帮他,甚至他们都不想让父母知道自己过得不好,这种独立真的是父母想要的吗?
>>>>

人生奋斗目标:钱钱钱

从小在哭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她的生活中就是“赚钱、攒钱、省钱”,除此之外其他的都是浪费时间。
我上初中的时候,身边有很多同学都选择念中专,他们想早点进入社会赚钱,考高中上大学在他们眼里没有意义,都是为了赚钱不如早点进入社会。
前几天大热的《安家》太经典了,房似锦的生活只有赚钱和攒钱,生活中没有其他的兴趣爱好,为了赚钱不择手段,为了省钱嘛也不干。
在他们心中,攒的钱越多内心越满足,钱就等于安全感。这是非常危险的心里状态,有一天钱没了,安全感也荡然无存了。
>>>>

报复性消费:买买买

璐璐就是报复性消费,小时候越缺什么,长大后越想给自己买什么,恨不得昭告天下,自己现在过得特别的好。
>>>>

“抠抠搜搜”:失去朋友

这个词我加了双引号,“哭穷式”教育有两个极端的影响,一个是报复性消费,另一个就是“抠抠搜搜”。
报复性消费是买买买,“抠抠搜搜”是不买对的只买便宜的。
我发小的妈妈在市场开店卖头饰、爸爸在事业单位工作,在我那个年代这已经算是家庭条件不错的了,可她无论要什么,她妈都不给买。
小学时春游大家都带了点零花钱,她只带了一个水壶。她妈妈的理由是家里没钱,她后来买东西只买最便宜的。每次和我们出去她很在乎AA的是否均匀,每人多算5毛钱她都会肉眼可见的不开心。
出去吃饭她没有吃某道菜,她绝对不和我们均摊,只均摊她吃过的菜。零几年我们院里有结婚的,大家随500她随200,久而久之大家聚会都不会叫上她。
>>>>

缺乏长远目光

“哭穷式”教育很容易给孩子养成只看实际到手的既得利益,缺乏看问题的长远目光。
在孩子的成长中,金钱观、消费观和理财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这与家庭条件无关。
100元钱有100元钱的过法、1000元钱有1000元钱的过法,但是不能在孩子未成年的时候过早的把'穷’灌输到孩子的潜意识中。
物质的匮乏是一时的,但精神的匮乏是一辈子的。
之前提过我外甥女是学芭蕾舞的,平时很喜欢买各式各样的裙子,她家的家庭条件很普通,每个月超出预算我姐都会和外甥女商量。
实打实的告诉孩子,“咱们家每个月生活费固定是2500,这个月已经给你买了一件裙子,还要给爸爸买衣服,剩下的钱需要买菜做饭,如果再给你买这个月就超预算了,你看下个月妈妈再给你买可以吗?”
刚开始外甥女还会问“为什么只有2500元的预算?”,我姐也会认真的和孩子讨论,告诉她家庭收入和理财方式,存起来的钱是用来做什么的。
现在外甥女上小学了,她对零花钱的使用很有一套,有时候还会用小金库给朋友买礼物。
当孩子和我们提出想要某个东西的时候,正好是给孩子建立正确消费观的好时机,而不是在这个时候一昧的给孩子倒“家里没钱”的苦水。
孩子应该活在爱里,而不是活在贫穷带来的焦虑中。
我在教育馒头上经常借鉴我姐的教育方式。馒头问我为什么别的孩子有他没有时,我也会认真和馒头讨论,告诉孩子家里的钱是如何规划的。
我妈有时候会好奇,我给馒头讲这些,孩子能不能听懂。当然能!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沟通,往往比父母站在绝对高度时沟通更有效。
让孩子从爱与尊重中长大,心灵的满足和精神的富有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还有90%的妈妈在看这些好文↓



1. 如何培养孩子爱上看纪录片?

2.钱会宠坏孩子吗?关于零用钱的科学实用好操作的13条建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