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经》“荑”字字义及“彤管”语义的探索与结论
关于《诗经》“荑”字字义及“彤管”语义的探索与结论
袁召起
内容提要:本文提出一条根据日常语言现象推究语义的思路;同时应用此思路对《诗经》中的“荑”字字义及“彤管”语义提出确定解释。此外对诗歌发生学基本原理、金文知识略有引用。
关键词:荑、彤管、现象、字典、方言、字义。
Conclusion and Thought on theSemantic Meaning
of “Ti” &“Red pipe” in “The Book of Songs”
YUAN ZhAO qi (Qingdao ,Shandong Qingdao 266555 )
Abstract: This articleraises/offers a new research way of inferring the meaning of words,according to our daily language. Meanwhile, it gives an explanationof “ti” (the sprout of a kind of wild grass) in “Book of Songs”in detail. Moreover, some basic principles of creatingpoemsan and knowledge about inscriptions onancient bronze objects are quoted..
Key words:“ti”,redpipe,phenomena, dictionary,dialect,meaning ofwords
袁召起 (1970.12)男,山东济南人。从事研究汉语言文字学。
一
我在给学生讲授《诗经·邶风·静女》诗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查阅了许多资料也没有一家能说清楚。
诗中有这么两节: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悦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关于“彤管”的解释,大致有几种:
“彤管,红色管状的初生的草。一说为一种乐器。”[1]
“彤:红色。管:指管状茅草。”[2]
“彤管,《毛传》释为女史记事的赤管笔,朱熹说'未详何物’,欧阳修说'……不知何物’近人魏建功(《语丝》第83期,《邶风·静女篇》的讨论,《魏建功给顾颉刚的信》)说'这个“管”是笙箫管笛的“管”……’”[3]
“彤管,有人说是赤管的笔,有人说是一种像笛的乐器,有人说是红管草,都可通。”[4]
“到底是什么,向来说法不一,一说是红色管状的初生的草,就是下文的'荑’。此说较妥。”[5]
虽然意见不一,但基本倾向是一种草。
那么“荑”又是一种什么植物呢?查专题书籍,大致有以下解释:
“荑:刚长出的茅草。”[1]
“荑:指初生的草。”[2]
“荑,初生之白嫩茅草。”[3]
“荑,初生的柔嫩白茅。有人说,荑,即上文所说的彤管,未知确否。”[4]
“荑:刚长出的茅(草名)。”[5]
我和同学们都感到不太清楚,而遍查古今专题研究书目又是力不能及的,这时候我想到字、辞典。那些权威、科学的字、辞典都是极广泛地采集历代研究成果的,完全可以视为一定历史时期内对某个字义的最完备的解释,我们也可以因此省却那些广泛翻查书籍的麻烦。
于是我陆续得到以下解释:
《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第十版/P475):“(1)草木初生的草芽(2)稗子一类的草。”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版/P1237):“荑,(书)(1)植物初生的叶芽(2)稗子一类的草。”
《四角号码辞典》(商务印书馆/1983版/P398):“……(二)(1)〈文〉草芽的通称。(2)稗子一类的草。”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研出版社、语文出版社/P1278):“(文)(1)[名]刚长出的植物的嫩芽、嫩叶(2)[名]指稗子一类的草。”
《新华大字典》(商务印书馆/2004版/缩印版/P877):“ ……[文字源流]荑是形声字,“廾”为形,夷为声。荑的本义指嫩草,即“茅之始生”。后假借为一种象稗子的草,即稊。”
《辞源》(商务印书馆/2001版/P2645):“(一)始生的白茅嫩芽……(二)草木始生的芽通称……(三)草名……(四)殳刈……(五)菜名,白苋菜。尔雅释草:'莁荑蔱蘠’。注:'一名白蒉。’”
此外,《康熙字典》[6]的解释与《辞源》基本相同,不再摘录了。
探究到这里,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明白,当然起码可以说问题已经查找清楚了。
二
查找问题的过程使我渐渐明白:中国传统的研究方法已经不能解决问题。联系欧美学者的“田野”工作思路,我想到采用另一个途径,就是:既然《静女》是一首民歌,我们可否从民间来找线索呢?
于是,我想到方言,这个汉语言的活化石库,看它能给我们提供什么线索。
这也幸亏我的学生来源甚广,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等省,也即广大的中国中原[7]地区。
关于“ti”的草名(因为民间的自身规律,方言是以记音的形式为主要存在、流传方式。虽然不是标准的二声,甚至有的发[diei]音,这大概正是它古代比较标准的音韵[8],而有的地方发di音,也有远古的来源[9]。但是基本信息都指向一个方向。)同学们提供方言有以下几种:
maoti(茅荑) maomaoti(茅茅荑) titigu (荑荑姑)
tigu(荑姑) guti (姑荑) maodi (茅荑--茅蒂)
guguti (姑姑荑) titijin (荑荑筋) titimao (荑荑茅)
集中指向一个事物,就是香茅草(学名白茅 Cylindrica (L.)Beauv.rar.majer (Nees.)C.E.Hubbarrd.)[10]的呈穗状的圆锥花序的嫩苞蕾。(“茅草”这个基本范围与已有注释相符合)--茅草花开放时,在大平原的沟沟坎坎,一片雪白,那气势古代就有记载:如火如荼,“荼”就是了。--又,青岛民间称此花序苞为“茶根”,古代“荼”“茶”通假,可能就是“茶根”的来历,此不多叙。
而苞蕾则是另一种状态,记得当年初春时节我们放了学就跑到家乡前面的小河边,在岸边的颜色新鲜、指梢柔软的香茅草的芽心里寻找那管柱状的嫩苞蕾(茅荑)。少小时候,那是女孩子更多参与的游戏。
最嫩的刚刚从茅草的茅心里抽出来的茅荑(抽拔它们的时候我们还哼唱一首儿歌来表达喜悦,同时安抚自己太兴奋的心情。)是白嫩的,长短5厘米左右,基径0.2厘米左右,管椎状,稍后几天,再去采那些茅荑就长出草心外面来了,达到10厘米左右,颜色变得红彤彤。而刚采的嫩茅荑我们都当宝一样地带回家与人分享。剥开白嫩的苞皮,里面水润的花序幼胎闪着银亮的光泽,递到牙齿下轻嚼,一股春天的清香甘甜能充盈人的全身!
回忆就此结束,我们再看《诗经·卫风·硕人》上另一则写到“荑”的诗句(卫与邶地理相连甚至相属,均在中原地区):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通常这个“荑”的解释还是嫩草叶或初生的嫩白茅[2]91页[3]97页[4]105页。这也十分让人困惑,嫩草叶片子,怎么用来比喻秀颀圆满的女人手指呢?(《硕人》之“硕”已经揭示出秀颀丰满的意思)这样一来与其它喻象就不和谐了(蝤蛴,瓠,螓)。有过创作经验,尤其是写诗的人都知道,一个不和谐的意象会给人造成多大的焦虑不安,一首完美的诗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如果说有好的解释,那只能说原来“嫩叶”的解释是错误的解释。
其实结论已经呼之欲出了,但是,我们不妨再慎重一些,从古代文字字形演变的角度求证一下,手边的金文书中没有见到“荑”但是有“夷”(按金文出于庙堂之器,可能“荑”在金文中没有--最早的先民作字还是为人类自身生息服务的,动物、庄稼还可能写几个,闲花野草此时大概不会记录吧?)从汉字造字法“会意,形声”的规律而言(顺便说一句我们以为此字是会意兼形声字,而不是字典上说的纯形声字),“夷”当然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荑”:
“夷,金文 ,象带绳的箭……”。[11]
按物理的规律,即使古人,做箭也应该是饱满的、通直的圆柱形而不会是片叶状的吧?
再从植物生理学的角度强调一下:传统权威的说法无不承认“荑”是“茅之始生”,而生态正常的茅草植株生理发育的特征是:春天整株冒出地表来,叶片和中心的花穗柱一周生长,花柱长得更加突出一些。--这种着生方式与许多草本植物一样,如春末开花的鸢尾、夏季开花的萱草(黄花菜)、甚至同是《诗经》上提到的苦[4]215页(苦菜),都是从植株叶丛中心部位抽生花柄、开花。当然时间早晚有明显不同,就象梨与苹果,梨树是先开花后发叶、苹果先发叶后开花,所以诗人说大雪如“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传神的,若说“苹果花开”则没有那种感觉。--这样,“始生的茅嫩芽”从发生时间与着生部位来看绝对应该就是这个管状的花穗苞,可惜,古人没有再进一步明确地指点出来,反而越传说越错乱了。(关于这一系列错解错用,可以整理成文,很有启发性。)
那么我们现在可以说明这个“荑”,就是香茅草在初春生发的管柱状花穗嫩苞--据此顺理成章也可以解释“彤管”就是荑,是依它长出茅草芽心之后的彤红的颜色而言的。也就顺便确证了引书[4]、[5]关于“荑”和“彤管”的那个猜测。
请试想一下,这首诗由孤独等待,两手空空--心也很空;到乍一见面女孩赠他一物,初视是红彤彤的管柱状小礼品,朦胧中先感到美--暗指对女孩的心情;再细接触之后的心情呢,则通过对彤管的深一步描写反复说明评判,进行侧面描写。--烘托对女孩的感情。如果是用两件东西来进行一次转暂而完整的感情刻画,从诗的发生学的角度说是不美的;再者,笔或乐器(贵族器)与野草(民间器)同时出现,对“静女”的身份形象也是一种恶劣的分裂。
还可以解释“手如柔荑”之“柔荑”就是香茅草白嫩的苞蕾,圆润通直,甚而甘美。
又:本文写成之后交一些朋友审读,王孝磊老师提供了他家乡一个野菜名“荑荑芽”,有一种肉质的柱状叶。5-7叶丛生在离地不高的根状茎上,叶5厘米左右长短;钝三棱形柱体,0.3厘米左右粗细。肉质多浆,嫩可食,微酸。色由鹅黄至翠绿。
只是王老师家乡在山东东南沿海的山区(莒南),地理位置属《诗经》时代的古莒国,与邶和卫相距甚远,据悉现在此地野生植被状态与中原大不同。--经过几次与人讨论,我们基本上倾向于《辞源》相关的第五条解释:这个“荑”就是白苋菜、白蒉。--当然与传统注释之一的“茅草”更是风马牛不相及了。
三
最后我总结自己的观点:1、《诗经》上的“荑”是香茅草初春生发于芽心的管柱状花穗苞的专称;“彤管”是因它长出茅草芽心之后颜色转红而言的一种代称。2、语言学要解决字义问题一方面可以采取搜求专题书籍的考据学的方法,另一方面不妨从我们日常应用的语言现象(字典与方言--学界与民间--文字与语音)着手进行推究,可以称为现象学的方法;考虑到《诗经》的民歌起源,民间的方言语音承载着丰富的信息很值得我们发掘利用。如有必要,也可以引用其他学科的一些常识,如诗歌创作心理体验(或曰诗歌发生学),金文知识,植物学知识等。
参考资料:
[1] 赵大鹏主编语文(中等职业学校国家规划教材)[M];语文出版社1999
[2]吴兆基编译诗经(上册)[M];长城出版社1992,68
[3]吕恢文译注诗经国风今译[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72
[4]程俊英译注诗经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76
[5]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5,474
[6]《新编〈康熙字典〉》[M];九州出版社1998,1074
[7]丁喜霞 “中原”一词在历史上的含义[J];《新华文摘》1998.8,198
[8]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5,533:“又如《静女》第三章,如果根据现代语音,就会吧“荑”看成同“异”“贻”押运,而不知道它是同“美”押运的。”
[9]段玉裁注说文解字[M];上海古籍出版社p27:"荑,从草弟声,杜兮切,十五部”
[10]李法曾、梁书宾、陈锡典泰山植物检索表[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67
[11]张宗方、郭人杰书法、查阅两用金文词典[M];山东友谊出版社19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