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内蒙古|段红梅:走不出的头道湖 道不尽的七中情
原创作者:段红梅|内蒙古阿拉善盟
走不出的头道湖 道不尽的七中情
在举国上下热烈庆祝党的百年华诞的如火如荼的日子里,原阿左旗七中老教师“百年重温园丁情,初心不忘桃李香”大型聚会如期圆满举行。从开始有相聚的想法,到建群寻找分散在各个地方的老教师们,到现在聚会的成功落幕,历时大约有一个年头了。从1972年建校到现在,七中有五十年的历史了,要把在期间工作过的教职工都算上的话,人数应该过二百了吧,如果都能来相聚,那也是几代同室,热热闹闹济济一堂呢。这次聚会,年龄大的老人有八十多岁了,年纪小的也差不多年过半百。可以想象,组委会成员的前期准备工作得有多么辛苦和细致才行。打心眼里感激和敬佩所有为这次聚会回付出的人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你们就没有这次欢乐相聚!激动 紧张聚会定在七月17、18日两天。16号晚上我就基本上没睡着觉。一方面是因为激动:明天就要回到我心心念念的头道湖,马上就要再见我亲爱的老师和同事们,还有那回回都出现在梦里挥之不去的篮球场……想想就亲切,想想就激动,想想就睡不着!睡不着的另一个原因却是由于紧张:组委会把这次聚会晚宴节目主持人的重任交给了我,而且是要和“著名主持达人”、前任教育局长、我的启蒙老师闫新福老师做搭档!想到人家天马行空的思维和机智幽默的主持风格,再想想我们要面对的是许多教育界的老领导、老前辈,不紧张都不行!尽管前期我也是小心翼翼地做足了功课,早早写好串词,让闫局长一遍遍地改过,也一有空就拿出红夹子像模像样地练习过,可是真到了要上场的时候,还是不由得思前想后,生怕哪里有了闪失,让聚会多了遗憾。好在今年正赶上党的百年华诞普天同庆的日子,各单位的活动都比较多。朗诵、合唱、领唱,作为一个文艺爱好者,只要需要,我都会尽心尽力认真地参加活动。大半年下来,大大小小的登台演出也有个七八回(尽管被老公称为“不务正业”),这样说来,我也算得上是上过“大场面”的老麻雀了。而且我们九中团队的朗诵回回都是一等奖,大家都戏称我们拿奖拿到手软。那就不怕不怕啦,再不济,一旦有情况还有闫局长给兜底呢!这样想着,总算是稍稍放松了些,也渐渐有了睡意。可是,夏夜太短,好像刚刚闭上眼,窗外早起的鸟儿已经准时聊起了天,不用看时间,保准是到了五点钟。又赖在床上过了一遍主持词,匆忙起来打着哈欠梳洗完毕,带着大眼袋和肿眼泡出门,向着头道湖奔赴而去!
寻梦 怀旧参加这次聚会的有五十多人,几位年长的老人由王军老师专车接送,其他人都乘坐一辆大巴车。刚见面时有点小拘谨,一张张笑脸,有的认识,有的还不熟悉。认识的,亲热地打个招呼,不熟悉的就拼命地在记忆里搜寻一番,但那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瞬间让大家融合在了一起。世间就有这么一种情感,虽然不能时时相见,但就是能一见如故,这就是几十年的同事之情!一路的欢歌笑语,我们到了目的地。第一站是去学校原址寻找昔日的记忆。往事如烟,温馨又清晰地历历在目。我们当中大多数人都是在这里度过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在这里,我们第一次登上讲台开启了教师生涯;在这里,我们找到了今生今世相伴的另一半(说来奇怪,当年大部分老师都是找了老师做对象的);在这里,我们也经历了初为人母初为人父的喜悦与甜蜜;也是在这里,我们曾经辛勤耕耘、把美好青春献给了农牧区教育事业,我们曾经呕心沥血、把满腔赤诚献给了大漠莘莘学子!我们的滴滴汗水、沥沥心血,已深深植根于腾格里大地,扬起了一代代学子前进的风帆。想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没白活!站在物是人非的校园里,差点就“泪落如雨”。打开记忆的大门,我们细数着过往的点点滴滴,感觉所有的往事都像是在昨天。校园里幸存的只有篮球场,经过岁月的风蚀,篮球架已经锈迹斑斑、摇摇欲坠。幸好篮球场在,大家以它为坐标,才能寻找到当年的办公室、水房、厕所和各家宿舍的大概位置,于是又是一阵唏嘘和感慨。当年的七中,不光教学成绩好,体育事业更是超一流的好。记得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和本世纪初,不管是全旗的还是全盟的排球比赛,只要有超格图呼热学校(就是原来的七中)参加,其它单位都会望尘莫及。以致于后来巴音人提起排球比赛就会莫名地有了“恐超症”!而我们作为那时的七中人,男男女女,都或多或少会投一下篮垫几下球的。还记得当年如火如荼打篮球打排球的情景。每个排球队必须有两名女队员上场,篮球队里也要有女队员上场,女生只要能投进去篮都算三分球。这大大调动了我们女生的打球积极性,宁可不吃饭也要刻苦训练投篮和垫球本领。记得在一次篮球比赛里,得益于队里的男神们时不时传球给我,一场球下来,最小个子的我竟然得了15分!那是最辉煌的时刻,永远都在记忆里!今年九中举行排球比赛,十几年不打球的我也给派上了场,还好,有我当年在七中垫球的功夫在,几场球也能将就打下来,没有什么大的失误。
礼遇 晚宴下一站是到通湖草原旅游区,我们受到了最热烈最隆重的欢迎。八匹马的仪仗队列队迎接,一下车便有迎宾为大家献上蓝色哈达和香甜的奶酒,歌手的《草原迎宾曲》响起,身着艳丽蒙古族服装的姑娘们跳起了欢快的顶碗舞,人们脸上洋溢着满满的笑意。这种礼遇,这样的场面,一辈子里也难遇见几回,享受的嘞!为了能赶上看晚上的专场演出,我们的晚宴五点钟就提前开场了。任河德老师的历史回顾足足写了有四五页,让我们全面了解七中的昨天和今天,也让新一代七中人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魏国权老师的发言淳朴亲切,他对母校的爱意与关怀,对七中人的深深情谊与祝福,让我油然而生一种力量,有了身为七中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文艺节目开始。首先是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大家全体起立,唱得认真而投入,铿锵有力的声音久久回荡在广袤的腾格里大地。接下来的演出精彩有序,白生龙老师一家的古琴演奏和太极拳表演给我们带来了炎炎夏日里的一份凉爽;蔡敖登老师的阿拉善民歌《小红马》使相聚在神奇腾格里的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追爱的梦境;闫局长的一首《又回草原》,诉说着对老七中和阿拉善草原的深深眷恋,他深情的演唱将晚会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大家尽情地唱、开心地聊、敞开了喝,杯盏交错间,有说不完的话,唠不完嗑。记忆似乎停留在了过去的时光里,青春岁月里的朝气和勇敢也仿佛又回到了身上。五六十的年龄了,唱着“酒喝干,再斟满”和“今夜无眠”,居然也能像当年的小伙子一般飙酒飙到凌晨一两点!在这样热烈又祥和的气氛里,又有闫局长恰到好处的指点和鼓励,我的主持也是发挥到了最高水平,竟然没有一点点紧张感。真神了!
治愈 告别从19年父亲去世,我就添了新毛病——欠爸爸!只要见到年纪相仿的老人就要下意识地看看是不是我父亲,尤其看见戴了帽子坐在墙根下晒太阳掀花花的老爷子,我更是要凑过去看个究竟。为此我也曾跑到三道桥父亲坐过的地方张望过,几次三番。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悲伤里不能走出来。这次相聚见到了八十岁的刘师傅、七十多岁的任河德校长、胡东德老师和六十七岁的任培玉校长,感觉就像见到自家父亲一样自然亲切!任校长、胡老师和刘师傅都还记得父亲,也都提起了父亲,安慰我鼓励我。告别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像是彻底治愈了一样轻松。不论怎样,还是要快快乐乐坚强地走下去,像这些前辈们一样精神!他们就是我的父亲!尽管天气酷热,尽管学校搬迁,尽管物是人非,但这都不是阻挡我们相聚的理由!魂牵梦萦的篮球场还在,治沙站门口歇过脚的歪脖树还在,心心念念的大庙还在,老供销社在,老粮站在……那份淳朴的亲切永远都在!虽然聚会只有短短的两天,可是不论过去多久,这两天一定会成为我们生命中熠熠生辉的珍宝,永远在我们的记忆里闪烁着美丽的光芒!
走不出的头道湖,诉不完的七中情!期待下次聚会已经不只是一句空洞的主持词,它是我此刻最真实最迫切的心里话!
作者简介段红梅,阿左旗九中语文老师。热爱朗诵,热爱唱歌,热爱生活。没有来得及认真地年轻过,就让我认真地老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