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人最适合多走走,掌握正确的走路方法,很关键

阅客资讯

2021/01/12 13:14

散步是一项适合所有年龄段的有氧运动。每天步行30分钟,可以缓解长时间坐着造成的血管功能障碍。同时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增强抵抗力和抗病能力,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脑功能,尤其是以下三种类型的人更应该多走路。

哪些种类的人应该多走路?

1.坐久了的人

长时间坐着容易引起颈动脉疾病和静脉曲张,导致下背部和足部疼痛。坐一个小时需要站起来活动10分钟。可以走,可以伸,可以伸。

2.便秘的人

行走过程中不停的抬腿运动会影响骨盆耻骨联合和肛门括约肌的功能。每天至少步行30分钟,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方便粪便的顺利排出。

3.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可以选择慢跑或快走,70岁以上的人尽量选择步行。散步或爬山时出汗少为宜,可提高免疫力。

走路需要注意什么?

1.掌握正确的姿势

走赤手空拳,倒着走,踮脚走,可以混;向后走可以锻炼腰背部肌肉,增强平衡能力;踮脚后可以锻炼腿部肌肉,使小腿肌肉更结实。但这两种走路方式都容易损伤你的臀部和膝盖,可以作为辅助锻炼,但持续时间不宜过长,每次5~10分钟左右。

2.安排锻炼时间

运动时间尽量安排在16:00-17:00,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还有早上空气湿度大,污染物不能更好的扩散,空气质量相对较差。同时要安排运动场地,不要沿路快走,因为路上交通量比较大,空气质量差,容易损伤呼吸系统;还有路面比较硬,会对膝盖和脚踝带来比较大的冲击。首选软泥路和塑料操场,空气质量好,可以保护脚踝和膝盖,避免对呼吸系统造成太大伤害。

3.集中精神。

大多数人喜欢边走边和别人锻炼、聊天,但这样会损害精神,增加脱水。走路不能玩手机,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大大降低锻炼效果。走路要注意,不要运动太多,以免伤到筋骨。运动时间可以安排在饭后30分钟,可以增强脾胃功能,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但剧烈运动不能在饭后30分钟内进行,以免引起胃下垂。

内容来自阅客资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