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这位医师贴敷过生长帖的孩子,少的增高3
“没打针没吃药,去年生长贴配合中药调理了一年,鼻炎至今都没发了,孩子吃饭也香了,盗汗也好了,注意力集中了,个头也窜了9厘米,追上同龄孩子了。”
昨天一早,尝到甜头的王女士赶到桐君堂国医馆,给8岁的女儿小米(化名,下同)预约了今年的“生长贴”。
小米从小个子就比同龄孩子矮,去年在儿保做了骨龄测试,结果显示比标准身高偏小1年左右,只有125厘米。在朋友推荐下,王女士找到了桐君堂国医馆中医专家牛永宁医生。
经过初步诊断,牛医生发现小米还有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胃口差挑食,注意力不集中,易烦躁,夜间盗汗等问题,于是,建议小米试试生长贴配合中药调理,通过穴位给药促进骨骼生长。今年再见时,小米身高已经长到了134厘米。
牛医师介绍,“在我这里贴敷的孩子,绝大部分身高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少的3-5厘米,多的15厘米,孩子长高是一个表象,更重要的是体质的改善。”
有些孩子瘦小,挑食厌食,通过贴敷配合中药个性化治疗,食欲变好了,自然就长高了不少;有些孩子体质差,容易感冒,鼻炎过敏,多汗,经过贴敷配合中药,也能收获不错的效果。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证实:在3-5月,孩子的生长发育水平最为突出,尤其是5月,因为单月长高显著被称为“神奇的5月”,身高增长值等于9-11月身高增长值的2-2.5倍。想长高,抓住5月,就抓住了一年最佳的契机。
桐君堂国医馆推出“少儿生长穴位贴敷”,又名“生长贴”,将特制的中药膏贴敷于相应穴位,通过中医按摩手法疏通经络,促进运行气血,从而起到调整脾胃功能,改善代谢,促进骨骼与肌肉的生长发育,达到保健助长目的。
牛永宁
主治中医师 医学硕士
曾先后跟随省内外多位名老中医学习。长期从事中医治法方药对难治病的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多篇,著有《本草纲目家庭养生速查》,参与编写整理《中国食材考》、《食材性味与功效》、《中华蔬果养生治病一本全》、《吴述伤寒杂病论研究》、《重订伤寒杂病论大字诵读版》、《吴述温病研究·伏邪》、《吴述重订伤寒杂病论(上部)》等学术著作,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教学改革项目多项。
擅长运用中医经典理论结合五法六经与现代诊疗手段,治疗内科常见疾病,尤擅脾胃病(如慢性胃炎伴肠化、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脂肪肝、胃肠功能紊乱、腹泻、便秘等),妇科常见病(如月经不调、痛经、色斑、更年期综合征、子宫肌瘤、睡眠障碍等),小儿常见病(如反复感冒、过敏、消化不良等),内分泌代谢病(糖尿病及早期并发症、甲状腺结节、代谢性肥胖、痤疮等),肿瘤手术后、放化疗后的恢复调理(如肺癌、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甲状腺癌、膀胱癌、肾癌等),且在运用中药膏方、穴位敷贴调治慢性疾病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武林馆:周四晚上
测一测:你的孩子身高达标了吗?
家长朋友们可以参考下表《中国儿童标准身高百分位数标准值(男/女)》,P3代表矮小,p50代表平均身高, P97代表超高。
男孩 ↓
女孩 ↓
桐君堂 · 生长贴
从中医理论而言,对儿童身高起到决定作用的是先天之本肾和后天之本脾,脾胃虚弱,易导致气血不足、面黄肌瘦、胃口不佳;肾气不足可出现发育迟缓、骨骼萎软、遗尿等症状,均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而当脾肾两脏,阴阳两气充盈时,就能促进儿童的长高。
将中医经典疗法创新发展,桐君堂国医馆推出“少儿生长穴位贴敷”,又名“生长贴”,将特制的中药膏贴敷于相应穴位,通过中医按摩手法疏通经络,促进运行气血,从而起到调整脾胃功能,改善代谢,促进骨骼与肌肉的生长发育,达到保健助长目的。
虽然,生长贴敷是助力孩子长高的绿色疗法,但家长也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还有注意相应的饮食营养均衡摄入、规律生活作息和适当体育锻炼。
此外,生长贴除了可以帮助处于青春发育前期的少儿长得更高。还有助于那些平时抵抗力差、挑食厌食、大便不规律、入睡困难的少儿改善体质。
神奇的五月已经到了,希望长得更高、身体更棒的孩子家长就可以带孩子来贴敷啦!
适应人群
年龄:2-14周岁
- 生长发育缓慢,身高体重明显低于其他同龄人的孩子。
- 脾胃功能差,不爱吃饭,大便偏干或偏稀,身体瘦弱,营养不良的孩子。
- 免疫力低下,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有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的孩子。
- 晚上睡眠不安,容易惊醒,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的孩子。注:如有舌苔厚腻、口臭酸腐,脾胃虚弱,免疫力差者为保证疗效请提前来做推拿3-5次调理脾胃。
宝贝生长发育 · 温馨提示
- 1岁内的孩子,最好每3个月测一次身高、体重、头围;
- 1到3岁半年测一次身高;
- 3到7岁半年到一年测一次身高。
家长应定期持续记录宝宝的身高体重数据,把每次的数值连成一条曲线,描绘生长发育曲线。
- 如果曲线呈上扬趋势,就不需要过于担心。
- 如果曲线走势偏平缓,家长就要重视了。
2岁以后每年身高长高<5cm,这种情况就属于生长缓慢,最好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