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曹县走出来的隋唐猛将,骁勇绝伦号称万人敌,差一点杀死李世民

文/格瓦拉同志

近日,山东省菏泽市曹县意外火遍全网,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微博上关于曹县的话题阅读量竟然超过5亿,“北上广曹”、“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上海一套房”等玩梗金句更是受到热捧。其实,曹县在“大火”之前,也并非人们想象中那般默默无闻,在长达三千年的历史上,这座城市曾贡献出一大批著名的历史人物,隋末唐初猛将单雄信,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01 瓦岗飞将

单雄信,生于隋朝年间的曹州济阴县,也即今天的山东省曹县,生年、家世及早年经历均不明。隋炀帝在位后期,三征高句丽战役的失败,给帝国的声誉带来毁灭性打击,加之灾害频仍、百姓难以忍受横征暴敛,于是大规模的民变在各地纷纷出现。大业九年(613年),韦城县豪杰翟让在瓦岗寨聚众起义,跟他素有交情的单雄信获悉后,便招集了一帮年轻人前去投奔。

单雄信骁勇矫捷 ,号称“飞将”

作为瓦岗军中的头号猛将,单雄信武艺超群,尤其是善用马槊,在军中无人能敌,跟东汉末年的猛将吕布、关羽、张飞等人可一较高低,因此被后世称为“万人敌”。与此同时,单雄信以骁勇矫捷著称,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击杀对手,由此在军中获得“飞将”的绰号(“雄信骁捷,善用马槊,名冠诸军,军中号曰'飞将’。见《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六》)”。

翟让起兵后,很快便攻取荥阳、梁郡两郡,而随着智将李密的加盟,瓦岗军的势力更是得以飞速发展。然而,随着瓦岗军势力的极速扩充,翟让愈发暴露出领导力不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他接受部将徐世勣、王伯当的建议,在大业十三年(617年)将首领位置让给李密。说句题外话,徐世勣归唐后被赐姓李,后因避唐太宗的名讳,改名为李勣,跟单雄信是同乡兼密友的关系。

李密虽然杀死翟让,但依旧重用单雄信

然而,翟让“禅位”给李密后,兄长翟弘却大为不满,屡屡怂恿弟弟重夺领袖地位,而翟让的心腹王儒信也劝说主公复辟。虽然翟让拒绝了翟弘、王儒信的建议,但还是引起李密的猜忌。就在同年十一月,李密设宴款待翟让,并在席间将他杀死。翟让遇害后,心腹单雄信面临死亡威胁,但李密却因为爱惜他的才能,非但没有将他处死,反而让其与徐世勣分统翟让的部众。

02 险杀李世民

就在翟让遇害后的次年(618年),隋朝大将宇文化及在江都弑杀隋炀帝,随后率领十余万精锐北上,试图通过瓦岗军占领的区域后,再西进夺取关中。李密当然不能让宇文化及通过自己的地盘,所以在与割据洛阳一带的郑帝王世充缔结盟约后,便跟宇文化及在黎阳展开决战。这场战事持续半年多时间,宇文化及虽然战败逃走,但瓦岗军的损失也相当惨重。

王世充招降单雄信后,对他很是器重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九月,利用瓦岗军刚刚结束战斗、疲惫不堪的良机,王世充撕毁盟约,亲率精兵两万、战骑两千威逼偃师,对瓦岗军发起猛攻。在这场战斗中,瓦岗军大败亏输,李密负伤逃走,包括单雄信、秦琼、程咬金等在内的大批将领被迫投降,而徐世勣则投奔唐朝。单雄信投降后,深得王世充的器重,被拜为大将军,地位比在瓦岗军时期还高。

偃师大战后,瓦岗军被消灭殆尽,其占领下的州县大多向王世充投降,其余则归顺刚建立不久的唐朝。王世充在击溃瓦岗军后,开始将注意力西移,试图消灭以长安为都城的唐朝,而唐高祖在得知李密败亡的消息后,自然对王世充充满忌惮。在这种情况下,唐、郑两国之间的战争很快爆发,而负责东征军事行动的正是日后的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险些被单雄信杀死

武德三年(620年),李世民率军攻打洛阳,单雄信奉命率军出战。战斗打响后,单雄信持槊纵马,直奔李世民而去,唐朝将士纷纷阻拦,但都被单雄信挑翻在地。单雄信越战越勇,眼看马槊将要刺穿李世民的后背之际,徐世勣适时赶到,劝说好友住手。单雄信很给好朋友面子,果然调转马头,返回本方阵营,李世民由此躲过一劫。

太宗围逼东都,雄信出军拒战,援枪而至,几及太宗,徐世勣呵止之,曰:“此秦王也。”雄信惶惧,遂退,太宗由是获免。见《旧唐书·李密传》。

03 慷慨赴死

虽然单雄信勇武绝伦,但由于王世充生性猜忌、为政苛酷,在两军鏖战之际依然杀害被他视为不忠的臣子,并株连他们的亲友、部属,由此导致洛阳城内人心涣散、士无斗志。武德四年(621年)三月,李世民在虎牢关活捉前来救援洛阳的夏王窦建德,并将他绑到城下给王世充看,后者自然万分惊恐。两个月后,自知大势已去的王世充,被迫献城投降,伪郑由此灭亡。

李勣对单雄信被处死甚是悲伤

李世民进入洛阳城后,下令拘捕王世充的同党段达、杨汪、单雄信、朱粲等十多人,都绑赴洛水的小洲上斩首示众。徐世勣见状,便向李世民求情,希望可以免单雄信一死,但遭到拒绝。单雄信就刑前,徐世勣痛哭不止,不仅承诺将照顾老友的家人,并且割下身上的一块肉给单雄信吃,称自己没有忘记当初的誓言。

单雄信的确是条汉子,并没有向李世民叩头求生,而是安慰徐世勣说:“人终究都有一死,你不必如此悲伤。”紧接着,单雄信吃下徐世勣递给他的那块肉,随后慷慨赴死,享年不详。作为从曹县走出来的隋唐盖世猛将,单雄信最后落得如此结局,实在令人唏嘘。

单雄信慷慨赴死

初,李世勣与单雄信友善,誓同生死。及洛阳平,世勣言雄信骁健绝伦,请尽输己之官爵以赎之,世民不许。世勣固请不能得,涕泣而退……世勣曰:“吾不惜余生,与兄俱死;但既以此身许国,事无两遂。且吾死之后,谁复视兄之妻子乎?”乃割股肉以啖雄信,曰:“使此肉随兄为土,庶几犹不负昔誓也!”见《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九》。

参考书目

刘餗(唐):《隋唐嘉话》, 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

刘昫、赵莹 (后晋):《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欧阳修(北宋):《新唐书》, 中华书局1975年版。

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15年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