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功能检查流程详解(附手绘),视功能检查分析:调节、聚散、AC/A分析
视功能检查流程详解(附手绘)
双眼视功能检查流程
这个的流程原则是:
1、先做诱发调节放松的检查,后做诱发调节紧张的检查,先做诱发集合放松的检查,后做诱发集合紧张的检查,这样可以尽量获得正确的结果而增加检查准确性。
2、视功能检查的正常值标准仅用于做参考:视功能检查是一种主观的心理物理学的检查过程,检查结果受检查环境;受检者的生理、心理状态;检查者的操作细节等多种因素影响,非常复杂,所以“正常值”并不是绝对的。
附:手绘
“很多验光师对视功能检查的具体操作都很熟悉,但如何综合分析这些检查结果却是很头疼的事:为什么单眼查调节、调节灵活度都正常,但双眼一起查NRA、PRA不正常?融像性聚散什么时候要查?查了又有什么意义?……调节、聚散(集合)、AC/A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来梳理一下,且跟我学一课吧
”
一、先回顾一下视功能检查中的几个概念
AC/A 表达的是每一个单位的调节(1D)能引起多少棱镜度(Δ)的调节性会聚。
NRA(Nega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负相对性调节,双眼屈光全矫正后在40cm处看视标加正镜到模糊,它反映的是双眼调节能够放松的能力。
双眼调节灵活度BAF(Binocular Accommodative Facility),是反映人双眼调节变化快慢的能力,眼睛来回注视两个距离上的物体的能力,随年龄增加而变差。用双面镜测量,观察1分钟内患者双眼保持视标清晰的前提下能翻转多少周期。
单眼调节灵活度MAF(Monocular Accommodative Facility),是反映人单眼调节变化快慢的能力,眼睛来回注视两个距离上的物体的能力,随年龄增加而变差。用双面镜来测量,观察1分钟内患者单眼保持视标清晰的前提下能翻转多少周期。
PRA(Posi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正相对性调节,双眼屈光全矫正后在40cm处看视标加负镜到模糊,它反映的是双眼视时能调动的调节能力。
NRA(nega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负相对性调节,双眼屈光全矫正后在40cm处看视标加正镜到模糊,它反映的是双眼视时调节能放松的能力。
NFA(Negative Fusional Vergence),负融像性聚散,测量的是在保持双眼融像的基础上,双眼能相互向外运动的最大范围,是双眼负向(散开)融像的能力。测量时在双眼前放置BI棱镜并逐渐增加,当负融像性聚散用尽后就需要放松调节,通过增加调节性散开(调节减少、会聚减少、散开增加)来代偿,此时因为放松了调节,会出现模糊点;而当调节放松到最大、调节性散开用尽后就无法维持融像而出现破裂点。(只有在近距离检查时才可能调用调节性散开;在远距离调节已经处于放松状态,所以不再会产生调节性散开,只有破裂点)。
PFA(Positive Fusional Vergence),正融像性聚散,测量的是在保持双眼融像的基础上,双眼能相互向内运动的最大范围,是双眼正向(会聚)融像的能力。测量时在双眼前放置BO棱镜并逐渐增加,当融像性聚散用尽后就需要调用调节性会聚来代偿,此时因为使用了调节,会出现模糊点;而当调节性会聚也用尽后就无法维持融像而出现破裂点。
集合近点(near point of convergence,NPC),反映的是双眼能维持融像的集合极限,是双眼能保持集合的最近的点。
调节反应(BCC)是个体应对某调节刺激所产生的实际调节量,以调节反应大于调节刺激或低于调节刺激来说明个体对同一调节刺激所做出的反应的准确性,并以“调节超前”和“调节滞后”来表达。临床上可用融合性交叉圆柱镜或开窗式电脑验光仪或动态检影(MEM)法来测量。
聚散灵活度FVF(Fusional Vergence Facility)一般在近距检查,测量患者双眼保持融像的前提下,对会聚和散开刺激产生聚散的变化速度的能力。用12BO/3BI的棱镜块组(图1)测量,观察患者在双眼保持融像1分钟内能完成多少周期的棱镜变换刺激。
图1 12BO/3BI的棱镜块组
从定义和检查方法上看这几个指标似乎没有明显的关联,但双眼视功能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调节和集合的联动关系,所以其实这些检查结果都是互相关联,互相印证、互相影响的。因而我们分析数据时也是要综合这些检查结果来看的,不能孤立地看某个检查结果。举几个例子做如下说明。
二、NRA、AC/A、PFV的关系
NRA:+1.50D ——在双眼注视的情况下调节能放松1.50D。
AC/A:6/1——每放松1D调节时,聚散会减少(散开)6Δ。
该患者在双眼注视的情况下,只能放松1.50D,此时会引起的散开量是1.5*6=9Δ;
要维持双眼视,此时需要动用正融像性聚散来代偿因为调节放松造成的散开;
所以,该患者的正融像性聚散PFV,BO侧模糊点至少要大于9Δ,否则就会因为失代偿不能维持双眼视而导致复像;
比如该患者测得的正融像性聚散PFV,BO侧的结果是8/10/6(模糊点是8Δ,小于上述计算)则可能会出现双眼视异常的症状(融像困难、视疲劳);
如果测得的正融像性聚散PFV,BO侧的结果模糊点远远小于上述计算结果而又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话,需要考虑是否测量错误。
三、BAF、AC/A、PFV的关系
AC/A:5/1——每放松1D调节时,聚散会减少(散开)5Δ。
用±2.00D的双面镜给患者做双眼调节灵活度BAF(Binocular Accommodative Facility)的检查,当患者眼前是+2.00D的镜片时,调节放松。按AC/A:5/1计算,调节放松带来的散开量是2*5=10Δ。
在做双眼调节灵活度BAF过程中的隐斜变化:如果该患者原来的近距隐斜是4Δexo,在测量过程中用+2.00D的镜片时隐斜变化为4+10=14exo;用-2.00D的镜片时隐斜变化为4-10=6eso。
所以,患者的正融像性聚散PFV的BO侧测量的模糊点至少要大于10Δ,才可能通过±2.00D双面镜中的正镜测试。
比如该患者测得的正融像性聚散PFV,BO侧的结果是8/10/6(模糊点是8Δ,小于上述计算)则可能会出现双眼视异常的症状(融像困难、视疲劳)。
如果测得的正融像性聚散PFV,BO侧的结果模糊点远远小于上述计算结果而又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话,需要考虑是否测量错误。
四、NPC与PFV的关系
正融像性聚散PFV如果太低,会影响NPC,集合近点会变远。
五、调节反应(BCC)与PFV的关系
调节反应是在双眼同时打开的情况下测量的,所以也受调节和集合的共同影响。比如:
BCC发现调节超前,这可能是患者有较大外隐斜,而正融像性聚散PFV比较少,难以维持融像,就需要增加调节调用调节性聚散来代偿,所以常常会造成过度调节的表现。
六、PRA、AC/A、NFV的关系
PRA:-2.00D ——在双眼注视的情况下调节能增加2.00D
AC/A:8/1——每增加1D调节时,聚散会增加(会聚)8Δ
该患者在双眼注视的情况下,调节能增加2.00D,此时会引起的会聚量是2*8=16Δ;
要维持双眼视,此时需要动用负融像性聚散来代偿因为调节增加造成的会聚;
所以,该患者的负融像性聚散NFV,BI侧模糊点至少要大于16Δ,否则就会因为失代偿不能维持双眼视而导致复像;
比如该患者测得的负融像性聚散NFV,BI侧的结果是12/18/12(模糊点是12Δ,小于上述计算)则可能会出现双眼视异常的症状(融像困难、视疲劳);
如果测得的负融像性聚散NFV,BI侧的结果模糊点远远小于上述计算结果而又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话,需要考虑是否测量错误。
七、BAF、AC/A、PFV的关系
AC/A:6/1——每增加1D调节时,聚散会增加(会聚)6Δ。
用±2.00D的双面镜给患者做双眼调节灵活度BAF(Binocular Accommodative Facility)的检查,当患者眼前是-2.00D的镜片时,调节增加。按AC/A:6/1计算,调节增加带来的会聚量是2*6=12Δ。
在做双眼调节灵活度BAF过程中的隐斜变化:如果该患者原来的近距隐斜是4Δexo,在测量过程中用+2.00D的镜片时隐斜变化为4+12=16exo;用-2.00D的镜片时隐斜变化为4-12=8eso。
所以,患者的负融像性聚散NFV的BI侧测量的模糊点至少要大于12Δ,才可能通过±2.00D双面镜的负镜测试。
比如该患者测得的负融像性聚散NFV,BI侧的结果是10/14/11(模糊点是10Δ,小于上述计算)则可能会出现双眼视异常的症状(融像困难、视疲劳)。
如果测得的负融像性聚散NFV,BI侧的结果模糊点远远小于上述计算结果而又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话,需要考虑是否测量错误。
如果患者有双眼视异常的症状(融像困难、视疲劳),而且确认检查无误的话,需要做视觉训练的话,目标就是扩大负融像性聚散NFV,使得BI侧的模糊点大于12Δ。
八、调节反应(BCC)与NFV的关系
调节反应是在双眼同时打开的情况下测量的,所以也受调节和集合的共同影响。比如
BCC发现调节滞后,这可能是患者有较大内隐斜,而负融像性聚散NFV比较少,难以维持融像,就需要放松调节调用调节性散开来代偿,所以常常会造成调节不足的表现;
BCC发现调节超前,这可能是患者有较大外隐斜,而正融像性聚散PFV比较少,难以维持融像,就需要增加调节调用调节性会聚来代偿,所以常常会造成调节过度的表现。
九、小结
按AC/A计算在双眼视相关检查中调节变化(如NRA、PRA、BAF)时带来的聚散变化:会聚增加时需要负融像性聚散NFV代偿;散开增加时需要正融像性聚散PFV代偿。
当相应的融像性聚散不足时可能会出现融像困难。
当发现调节异常(调节超前/过度;调节滞后/不足)时,结合隐斜检查和融像性聚散的结果一起判断,可以进一步分析病因;
注意,上述例子中的融像性聚散检查是在双眼视的条件下测量的,已经包含了隐斜的结果,所以我们说“PFV至少要超过9Δ时”不用再考虑隐斜;
调节与集合联动,检查时需要仔细推敲。相关的调节、聚散的检查结果都是互相关联,互相印证、互相影响的。我们分析结果时也要综合来看,不能孤立地看某个检查结果。
希望这份书单,
能帮你开启闪闪发光的2020年!
《眼科·视光-屈光矫正学》是作者根据徐广先生建议,编写的一部关于验光后怎样进行屈光学处置,以使被测者获得佳矫正效果的专著。
本书是我国本以眼的屈光不正和眼-视光学异常为对象,介绍使用框架眼镜对屈光不正以及眼病所涉及的屈光问题进行矫正与矫治具体方法的实用性书籍。
本书既对眼科-视光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矫正和矫治基本原则进行了介绍,也对矫正与矫治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置办法。本书还对白内障、青光眼、弱视眼、屈光手术后残留屈光的验光配镜问题提出了很多建议。
本书文字通俗简洁,图文并茂,特别适合眼科医生、验光师、配镜师在业余时间进行专业自学和日常工作中的查阅。本书为从事眼视光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的人员查阅相关知识提供免于翻阅过多书籍的便利,还可供各类视光学院校师生使用。
一章眼的屈光1
一节屈光概述1
一、眼的屈光1
二、眼屈光的要素3
三、眼屈光与眼-视光学5
四、眼-视光学6
二节正视眼与非正视眼8
一、正视眼9
二、非正视眼9
三、与光学矫正有关的屈光异常10
三节屈光不正的分类方法11
一、屈光元件的性质11
二、根据发生的特点13
三、屈光不正的性质15
二章屈光矫正16
一节屈光矫正16
一、屈光矫正16
二、矫正视力18
三、屈光矫正方法19
二节屈光不正的光学矫正23
一、眼屈光的光学特征23
二、屈光矫正的目的25
三、光学矫正的局限性27
三节屈光矫正适应证与局限性33
一、屈光矫正的适应证33
二、屈光矫正的局限性34
四节屈光检测与矫正效果36
一、屈光检测是基础36
二、屈光矫正的效果38
五节屈光矫正的总原则39
一、矫正的总原则39
二、应当关注的问题40
三章眼的调节42
一节调节概述42
一、基本概念42
二、有关调节的名词44
三、屈光状态与调节47
二节调节静息态与张力性调节49
一、调节静息态49
二、张力性调节50
三、调节反应时间和调节联动51
三节眼的调节作用与原理53
一、晶状体在调节中的作用53
二、眼调节的原理55
四节神经性调节与常规调节测定57
一、神经性眼的调节57
二、调节幅度的测定58
三、调节状态的测定60
四、调节灵敏度的检测61
五节睫状肌麻痹剂与眼的调节63
一、睫状肌麻痹剂对眼屈光的影响63
二、睫状肌麻痹剂的应用与屈光矫正64
三、必须使用睫状肌麻痹剂的情况66
六节调节功能异常66
一、调节痉挛66
二、调节麻痹68
三、调节衰弱70
四、调节反应时延长70
五、调节异常处置中应当注意的问题71
需要此书请加微信购买
四章眼的集合72
一节集合概述72
一、集合概念72
二、常用的集合名词76
三、现实屈光状态中的集合76
二节集合的种类79
一、非自主性集合79
二、自主性集合80
三、非对称性集合80
三节眼的集合原理81
一、眼的运动概述81
二、眼集合83
三、眼的斜视角85
四节集合的临床测定86
一、集合近点的测定86
二、动态集合的测定89
三、睫状肌麻痹剂对眼集合的影响90
五节集合功能异常91
一、集合功能不全91
二、集合功能过强92
三、集合疲劳94
四、散开功能过度94
五、散开功能不全94
五章调节与集合的关系96
一节调节与集合的联动96
一、调节与集合的神经支配96
二、调节与集合的相互作用98
二节正、负相对性调节99
一、正相对调节99
二、负相对调节99
三、正、负相对调节在屈光矫正中的意义100
四、正、负相对调节测定100
三节集合调节比率的测定101
一、集合/调节比101
二、常用AC/A测定法101
三、AC/A检测的意义104
四节屈光不正中调节与集合的关系105
一、远视眼的调节与集合105
二、近视眼的调节与集合106
三、散光眼的调节与集合107
四、屈光不正的适应性均衡问题107
六章近视眼110
一节近视眼的原因110
一、环境学说110
二、遗传学说113
三、形觉剥夺学说114
四、得到普遍认同的近视眼发生机理115
二节近视眼的眼球改变116
一、眼球解剖形态改变116
二、近视眼的视光生理变化119
三、其他生理方面的变化121
三节近视眼的症状123
一、视力下降123
二、视力疲劳124
三、其他症状124
四节近视眼的并发症125
一、外隐斜与外斜视126
二、玻璃体液化127
三、视网膜脱离127
四、晶状体混浊128
五、弱视128
六、青光眼128
五节近视眼的屈光检测129
一、屈光检测的要点129
二、屈光检测应注意的事项132
三、矫正原则134
六节近视眼的矫正与矫治136
一、近视眼矫治的概述136
二、公认的近视眼验、配镜常识138
三、青少年近视眼的矫正139
四、成人近视眼的矫正141
五、近视眼合并老视眼的矫正143
六、近视眼矫正中应当注意的三个问题145
七、隐形眼镜的矫正146
七节近视眼的预防与控制150
一、近视眼预防、控制的基本方法150
二、近视眼防、治、矫原则152
三、渐进眼镜对近视眼的防、控作用的探讨156
八节近视眼研究158
一、近视眼发生原理的研究158
二、近视眼治疗方法的探索160
三、近视眼预防、控制难的病根在哪里168
七章远视眼172
一节远视眼的概况、定义与屈光172
一、远视眼的概况172
二、远视眼的定义173
三、远视眼的屈光174
四、调节性屈光分类名词176
二节远视眼的原因与分类177
一、眼视光学意义上的分类177
二、远视与年龄180
三、远视眼的其他分类180
三节远视眼的眼的改变181
一、远视眼的解剖生理改变182
二、远视眼的调节与调节范围183
三、远视眼调节与集合的失调187
四节远视眼的症状与并发症188
一、视力障碍188
二、视觉疲劳191
三、远视眼的并发症192
四、远视眼的症状鉴别诊断193
五节远视眼的屈光检测196
一、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196
二、视力的矫正197
三、睫状肌麻痹剂的应用199
四、屈光矫正中经常被忽视的一个问题199
六节远视眼的光学矫正200
一、远视眼光学矫正的原则200
二、学龄前儿童远视眼的光学矫正201
三、青少年远视眼的光学矫正203
四、成年期远视眼的光学矫正204
五、中老年远视眼的光学矫正205
六、屈光矫正后的深径觉207
八章散光眼209
一节散光眼的概述209
一、散光眼的定义209
二、散光眼的成像原理210
三、散光眼的光学成因211
四、散光眼的生理与病理性成因212
二节散光眼的分类214
一、规则散光214
二、不规则散光220
三、散光眼的分类与眼镜配制220
三节散光眼的症状222
一、视觉疲劳222
二、视力障碍223
四节散光眼的并发症226
一、弱视226
二、斜颈227
三、其他227
五节散光眼的屈光检测228
一、轴正度足229
二、规范验光中的重点230
三、过程与结果的统一233
六节散光眼的光学矫正原则234
一、一般配镜原则234
二、近距离用散光眼镜237
三、散光眼镜造成不适应的原因238
四、透镜的选择与应用241
五、隐形眼镜的矫正244
七节斜交散光的矫正248
一、斜交散光的概念248
二、屈光检测中的斜交散光249
三、汤普森公式计算法250
八节残余散光的矫正253
一、残余散光253
二、矢量作图法254
三、正切公式计算法258
四、残余散光的预防与处理259
九节散光矫正经验谈262
一、散光矫正的底数263
二、遇到问题的处理263
九章屈光参差265
一节屈光参差概述265
一、屈光参差的定义265
二、屈光参差对视觉功能的影响266
三、屈光参差的发生267
二节屈光参差的分类268
一、分类依据268
二、屈光参差的种类268
三、有待解决的问题271
三节屈光参差的症状与并发症271
一、视觉的主观症状271
二、单眼视与交替视272
三、弱视与斜视273
四节屈光参差矫正要解决的问题274
一、视远与视近274
二、双眼视像的均衡275
五节屈光参差的处方原则276
一、处方原则277
二、儿童、青少年屈光参差的处方原则281
三、老年人屈光参差的处方原则282
六节屈光参差的光学矫正285
一、常规处置285
二、等像处置285
三、缩小镜距287
四、调整镜度288
五、隐性眼位参差的处置288
十章老视眼291
一节老年期眼的改变291
一、老年与老年眼科291
二、眼的解剖与生理改变292
三、老年眼的屈光变化295
四、老视眼发展的阶段300
二节老视眼的症状与并发症302
一、老视眼的症状302
二、老视眼的并发症303
三节老视眼的屈光检测304
一、屈光检测的要点305
二、老视眼近用屈光检测应注意的问题310
三、老视眼的近用矫正原则312
四节老视眼的屈光矫正314
一、单纯性老视眼的近用屈光矫正314
二、非正视性老视眼的屈光矫正315
三、老视眼矫正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19
十一章视觉疲劳321
一节视觉疲劳的原因323
一、环境因素323
二、眼部因素326
三、全身因素327
二节视觉疲劳的常见类型328
一、调节性视觉疲劳328
二、眼位性视觉疲劳329
三、像差性视觉疲劳329
四、症状性视觉疲劳329
五、神经性视觉疲劳329
三节视觉疲劳的症状330
一、视觉症状330
二、非特异性症状331
三、神经精神方面的症状332
四节视觉疲劳的诊断332
一、症状轻重的分析333
二、视觉疲劳的诊断的注意事项333
五节视觉疲劳的处置原则334
一、光学矫正334
二、眼位训练336
三、手术矫治337
六节视觉疲劳的预防337
一、在人机工效学应用中,一定要注意视环境的科学性337
二、人员选拔的视觉标准,要考虑视觉效率发挥的问题338
三、预防视觉疲劳,应从常规检查做起339
七节视屏综合征340
一、视屏工作时对眼的影响340
二、VDT综合征341
三、VDT综合征防治343
四、VDT综合征防治中的新课题345
十二章眼科疾病的屈光矫正问题347
一节白内障347
一、病因347
二、白内障的分类348
三、白内障的症状348
四、白内障的治疗350
五、关于白内障的验光配镜352
二节青光眼354
一、青光眼病的种类和症状表现354
二、诊断356
三、青光眼的治疗356
四、青光眼的验光配镜357
三节屈光手术后再发性屈光不正358
一、屈光手术适应症和术前检查358
二、屈光手术与术后护理358
三、手术后遗症362
四、手术后遗留屈光问题的矫正364
四节弱视眼367
一、弱视眼的分类367
二、弱视的病因368
三、弱视眼的危害与症状369
四、弱视眼的诊断372
五、弱视眼矫治376
六、现代仪器视觉训练方法383
七、弱视双眼视功能的重建385
八、药物、食品疗法386
十三章低视力392
一节低视力及常见原因392
一、低视力的定义392
二、引起低视力的原因396
三、低视力的发病率397
二节临床常见的低视力398
一、儿童低视力398
二、老年低视力401
三、低视力可能伴有的其他障碍405
三节低视力的视功能检查407
一、常规检查407
二、屈光检查409
三、视野、色觉检查411
四、其他检查415
四节低视力的常规处置418
一、低视力的常规处理原则419
二、低视力的光学矫治420
三、低视力的助视用具421
四、视觉功能训练426
五节低视力的心理康复431
一、低视力对个体发展的影响431
二、低视力者的心理康复431
十四章隐斜视432
一节隐斜视概述432
一、眼位432
二、隐斜视434
三、正常值434
二节隐斜视的矫正基础435
一、隐斜视的原因436
二、隐斜视的基本症状437
三、隐斜视的检查简述439
三节内、外隐斜视444
一、内隐斜视444
二、外隐斜视447
四节上隐斜视450
一、症状表现451
二、基本检查452
三、配镜原则与临床处置453
五节旋转隐斜视454
一、旋转隐斜的原因454
二、症状表现456
三、基本检查456
四、配镜原则与临床处置457
五、一例特殊性隐斜视的报告459
六节隐斜视的训练矫正463
一、Holmes实体镜视觉训练的基本要领463
二、手描实体镜视觉训练的基本要领465
三、复视镜训练的基本要领467
十五章显性斜视470
一节显性斜视概述470
一、显性斜视的分类470
二、显性斜视的症状与体征474
三、显性斜视的视光学检查475
二节共同性斜视483
一、共同性斜视检查的基本步骤484
二、共同性内斜视484
三、共同性外斜视493
三节非共同性斜视(麻痹性斜视)498
一、非共同性斜视的概述498
二、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筛选502
三、麻痹性斜视的一般检查506
四、麻痹性斜视矫治的注意事项514
四节其他类型的显性斜视515
一、旋转性斜视515
二、A-V综合征517
三、眼球震颤519
四、特殊类型的斜视525
五、眼科手术后的斜视531
五节斜视的眼镜矫治原则与方法533
一、非手术矫治的基本概念533
二、眼镜矫治的基本原则535
三、各类型斜视的屈光矫正544
六节斜视的药物治疗与视觉训练551
一、药物治疗551
二、弱视的矫治554
三、正位视觉训练554
四、斜视屈光矫正中视近问题的处理562
七节同视机567
一、同视机的结构568
二、同视机的用途及画片568
三、同视机检查程序573
四、同视机在双眼视功能矫治训练的17种应用578
参考文献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