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论文写作时光

却,铭记在心

离别驾起牢靠的相思桥,

谁都没看好我们的长相厮守,

如果不随你去

我这漂泊呀,该止于何方?

——题外话

01

回过头去看读研时光,最感谢的还是研一努力阅读,研二努力导读,研三努力写作的时光。当然田野调查就不堪回首了,总之输入到输出,表达倒逼阅读,这是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虽然,三年时光称不上开心,可认知的迭代让一切煎熬都变得有意义,付出那么一些代价,换来浴火重生的自己,你会感激自己最初和最后的坚持。

结束了那段艰苦的岁月,我告诉自己,曾经以后,不可能再让自己陷入那样的无助里,更不许自己将日子过成那般模样。一切都会过去,是当时的口头禅,也是一种信念,无可无奈何的坚持和忍耐,好不幸福的研三生活。

02

走到最后,仅靠意念支撑:

01、相信自己可以毕业

说来惭愧,研究到最后,并不是实力给我毕业的自信,而是略带侥幸地心理隔绝心底满溢的自卑,我想着自己努力做了,就不可能无法毕业。别人能做好的事情,我一定也可以完成。当然,写到最后,就真的是随缘的心态了。

02、相信自己可以说清楚

论文写作也有技巧,台湾半年的论文写作课程学习,确实给了我不少理论指导。可到了具体写作实施,理论落地到具体,当然还有很大的差距。人类学的论文写作与其他文科专业不同之处在于,它有田野调查,这些现场去收集来的文献材料、录音、文字材料是你自己的“秘密”,它们杂乱无章地杂糅在你心间,常常是零碎而冗杂的,而这些资讯的统合整理是谁也帮不到你的,除了埋头苦看,似乎谁也帮不上你。

同理,反过来想,你亲自去做了田野调查,是你掌握了第一手的材料,只要调查得深入透彻,你就是这个小领域的“专家”,只要能自圆其说,论文写作就成功一半了吧。

03

写论文和任何写作一样,不能要求完美,目标是按阶段完成,而不是长时间纠结在追求完美的开端里,第一步踏出去了,就坚持每日输出,写得再少、再烂都没关心,保持持续输出的习惯。一点一点的积累,论文总会茁壮成长。

彼时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怕论文难产,可见,论文与十月怀胎不一样,不去动笔,绝对不会自己长大。

04

都熬到最后了,答辩场合还是自信点吧,要“死”也得“死”得壮烈些。

讲清楚自己的论文框架逻辑,主旨,多讲讲细节,少讲理论。要讲理论我们哪里是现场专家的对手,可是田野调查的发现必定是要比别人清晰。

说自己知道的事情,不装逼,余下的一切随缘吧。

回顾:写论文那些年

跑不赢时间,追不上白马。

图/来源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