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没几个人理解贾岛

给人设置标签是一种很自以为是又随波逐流的行为。

比如“郊寒岛瘦”,这本就是出自清代无名氏语句里的标签,大意是说孟郊的诗歌风格偏于清苦、寒凉,而贾岛的诗歌则是苦心孤诣的遣词造句,显示出一派清奇峭直的格调。

实际上,这都是评说者的一孔之见,谁当真谁会被误导。

继续读《李白的选择》,随手记录分享在这里。

能遇到伯乐需要两个必不可少的前提,一个是运气,一个是身具千里马的资质。

贾岛生逢韩愈为文坛领袖的时代,他是幸运的,而他自己也确实具备千里马的资质,所以他遇到了韩愈。

在那个时代,韩愈温暖和照亮了很多贾岛一样的人。尽管那个时代也肮脏混乱不堪,因为这样的故事多少还是给后人留下了可圈可点的亮色。

返身看看如今的现实,哪里还有韩愈一样的伯乐!

这也是阅读唐诗的时候,总让人感慨那个时代的根本原因。

一个真正的诗人,他的内心必然是气象万千的,而不是死水一潭。

有人难免一直保持着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里关于“推敲”的刻板印象。

看这一首《剑客》,短短二十个字中尽现江湖,一点也不亚于李白“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豪气干云。

想来,贾岛心中也有着足够多的热血,也有着“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的抱负与理想。

侠气之外,再品味贾岛《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信手拈来的家常话,却道尽人人心中有而又人人笔下无的精致与深刻。流传千古也自然顺理成章了。

我们回顾一下苏轼的一首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是不是感觉到一点什么?

想必苏轼也是非常喜欢贾岛这首诗的,并且受此启发,从而创造出《题西林壁》这首千古绝唱。

一个内心丰富的人,写诗可能是他最有效的表达。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贾岛确实也是胸有丘壑之人,所以也并不缺乏开阔和大气。

这些感触,都是我们当年在学校里学习背诵《寻隐者不遇》时候无法感触到的。

归结起来原因至少有二

一是我们当年年纪小读书少境界和认知都有限;

一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做不到让我们从他对贾岛的讲解中更多的了解和认识贾岛。

不知道你有怎样的感触?

PS:《李白的选择》另外读书笔记 
有些古诗会背,却不知道作者是谁
读读唐诗,就会更理解现实
有趣的灵魂万万万里挑一
我们既不懂古人,又不懂自己
自己不行,永远不行
李白 杜甫 张九龄 高适 晁衡
很多时候,找不到一句得体的话
Ps:推介一下 

2021年4月27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