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为何一扳倒魏忠贤,大明就垮了?因为魏忠贤不把手伸向一种人
中国历朝历代出现过很多并不贤明的君主,甚至最早从夏朝开始就有了骄奢淫逸的“桀”,然而紧接着的商朝并没有吸取教训,一个“酒池肉林”的纣王,让这个王朝于公元前1064年也走向了覆灭。不过也正是这两个朝代之后,百姓百官对君王的束缚就越多,因此贤明的君主也不在少数。
之前有谈过在位期间没有杀过任何一个功臣,百官在他逝世之时因而痛哭流涕的汉武帝刘秀,今天要说的是,被余煜称为是“千古未有之圣主”的崇祯皇帝。崇祯皇帝原名朱由检,1627年继位,彼时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汉人建立的明朝,已经延续了259年,整整两个世纪,来到了最关键的节点,崇祯皇帝自然不想一个王朝覆灭于自己之手,所以他勤于政事,他励精图治,高标准要求自己,是罕见贤明的末朝皇帝。
当时阉党权势滔天,其中为首的魏忠贤是丞相之后,又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以至于崇祯皇帝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完全将权力集中在自己的手中,更不要说推行自己的利民政策,于是他抓紧时间剪除了他的党羽,终于在1627年12月18日将之贬走,而魏忠贤也在12月22日自尽而死。到这里,按理说朝堂上的心腹大患没了,政治上比较清明了,但奇怪的是明朝还是走向了灭亡。
所以史学家研究发现,贤明的崇祯皇帝除掉祸乱的魏忠贤,竟然是明朝彻底走向灭亡的一个节点。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还得从魏忠贤本人说起。作为影视剧中大家常见的反派人物,魏忠贤年少时也是吃过很多苦头的,家境贫寒,终日在外流浪,没学到什么知识文化,还一不小心成为了声色犬马的主,但他戒起嗜赌的瘾时,那也是一个狠,居然自宫了!自宫后,于1589被选入宫,成为了一名太监。
进宫后的魏忠贤巴结了不少人,并且搭上了作为皇太子朱由校乳母的客氏,两人结成了很深的羁绊,也因此在朱由校继位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优待,家里面的亲戚们一个个都做了官,朱由校被戏哄得也极为昏聩,对于一些关于驱逐客氏的劝谏一概不听,甚至还将其杀死。魏忠贤对于权力有着极高的渴望,就此飞黄腾达,从1621年开始排挤朝中大臣,到1623年他的权势几乎遮住了朱由校这个皇帝。
此后一直到1627年,他和东林党羽的纷争一直是明朝的隐患,以他为首的东厂横行霸道,东林党一度失声,朝廷百官甚至内外百姓,都得叫魏忠贤一声“九千岁”,所有人都恨他入骨,剪除他也是势在必行。但神奇的是,因为他从来不将手伸向这一类人,已经极度疲弱的明朝竟然维持了一个比较稳固的平衡。
这一类人就是农民。当然也不是魏忠贤主观不愿意欺压农民,只是比起农民,他更加喜欢抄百官的家,尤其是在朝中和他势力相对的人的家,因为抄家抄得多了,一些贪官污吏的钱财全部又都流回了朝廷的口袋,而且比起贫弱的农民,他也更喜欢欺负商人,只要给这些商人随便安一个名头,所有的钱都会变成他的。
所以朝廷因此有了资金去维护军事和推进一些民生事业,也就不需要通过向百姓征税,将压力分摊给百姓这种方式了。而百官被抄得多了,想到到时候好不容易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到时候还是要去了别人的口袋,也就没了那个心思,农民们的压力就更小,甚至还有几分轻松。
于是乎当崇祯皇帝一上来就立马除掉魏忠贤,反而是打破了这样的一种平衡,王朝经济和军事的来源没有了,自然只能通过向百姓收取高额税收的途径来维持,而作为原先被魏忠贤打击的东林党官员死灰复燃,大力煽动崇祯皇帝将手伸向农民,之后农民苦不堪言,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1644年明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