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2017年上海市跨境电商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导读:
7月19日,国内知名电商智库——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微信ID:i100ec)发布《2017年度中国城市跨境电商发展报告》(报告下载:www.100ec.cn/zt/17zguc-b)。报告对全国13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城市作进行分析,了解各城市发展现状、政策措施、存在问题、发展建议等。报告同时发布了《中国13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城市排行榜》,在榜单中,上海以77.49分位列第六名。
7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北京、呼和浩特、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南昌、武汉、长沙、南宁、海口、贵阳、昆明、西安、兰州、厦门、唐山、无锡、威海、珠海、东莞、义乌22个城市新设一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加上之前获批的13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至此,全国共有3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
在榜单中,深圳以95.99分排名第一,广州和杭州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分值各为92.26分、90.77分。其他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排名依次为第四至第十三位排名分别为:宁波83.76分、郑州79.44分、上海77.49分、成都72.79分、苏州70.6分、重庆68.11分、青岛67.3分、合肥66.72分、天津63.32分、大连61.86分。该榜单从交易规模、成长空间、产业渗透、支撑环境、平台集聚五个指标对13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城市进行总体排名。
上海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2017年上海海关共监管跨境电商进口订单1643.7万单,涉及金额36亿元,同比增长45.2%和66.3%。其中直购进口模式535.4万单,涉及金额16.2亿元,同比增长144.8%和89.6%;网购保税进口模式订单1108.3万单,涉及金额1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4%和51.1%。截至2017年6月底,上海跨境电商企业已达1034家,相关支付企业及银行36家,相关仓储及物流服务企业96家。
政策特色方面,上海自贸试验区内的税收政策实行“7+2”,即7项明确实行的税收政策和2项探索实行的税收政策。其中,明确类政策包括鼓励投资的政策和促进贸易的政策:前者主要涉及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股权激励等2项政策,后者主要涉及融资租赁出口退税试点、进口环节增值税、选择性征税、部分货物免税、启运港退税试点等5项政策。
随着试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一般出口模式将在保证企业出口物流时效的同时,解决电商出口退税的难题,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出口退税路径的成功将为跨境电商的出口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主要平台:eBay、洋码头、小红书、55海淘、海欢网、波罗蜜、美购、汇付天下、1号店、丰趣海淘、55海淘。
政策一:《上海市关于促进本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5年7月2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本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意见提出,着力培育跨境电商完整产业链,形成第三方平台和自营平台同步推进,境内外电商共同参与,进出口并重、多种模式并存、线上线下有序结合的跨境电商发展格局。积极推进跨境电商政策体系和监管体系创新,构建高效、便捷、安全的跨境电商管理模式。到2020年,本市跨境电商交易额占全市进出口总量的比重稳步提高,跨境电商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
政策二:《中国(上海)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
2016年6月1日,《中国(上海)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发布。方案提出,力争通过两至三年的试验改革,形成一套线上交易、线上监管、线上服务、线下支撑的规则体系,适应和引领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建成政府服务高效、市场环境规范、投资贸易便利、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特色明显的全球跨境电子商务运营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
上海跨境电商发展问题
问题一:限额问题
如今实行的限额制度距当初制定有着较长的时间跨度,与现在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距。对促进消费、拉动贸易量能起到的作用不够明显,同时也限制了消费者能够进行选择的范围。
问题二:货物退换问题
无论是政策文件还是系统,都是支持货物退货的,但目前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实现。对直邮模式来说,当相关部门接收到订单信息时,系统还无法将其判定为交易,等到相关清单申报时才会被告知,该货物是否已经超出限额。此时货物已经接收入库,若超出限额,货物的退还又十分困难,有时只能销毁货物。因此对于商家来说,每一次退货都意味着承担一定的损失。无论是对企业,还是行业都会造成影响。
问题三:身份认证问题
在海关4月1日发布的41号文件中提到,需要提交的个人信息要由公安部认证的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权威认证。那么在保证了信息真实的前提下,希望通过既便捷又环保的信息化、智能化的监管方式,尽量减少或取代过去大量纸质复印件的传统监管模式。
问题四:跨境电商三单信息推送问题
关键在于部分支付企业是国外注册的,没有中国的资质备案,相关部门不予认可,支付信息推送难度较大。希望上海在支付端能够取得突破,出台相关创新政策,争取可以直接从第三方支付机构调取支付信息,并且在微信、支付宝以外对接银行系统。
上海跨境电商发展建议
建议一:加快培育一批功能性、平台型大型龙头企业
上海要尽快吸引、培育一批功能性、平台型大型龙头企业。不少大型电商企业非常希望在上海发展,但受制于上海在数据交换平台、仓储监管等相关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不得不忍痛割爱。从外地经验来看,大型龙头企业对于跨境电商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如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敦煌网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帮助大量外贸企业开展零售业务,出口服装、饰品、小家电、数码产品等日用消费品。下一步,上海要进一步排除人为设置的体制机制障碍,以真诚的姿态迎接产业回流,吸引大型龙头型企业在沪扎根,逐步实现规模效应。
建议二:加强部门协同,完善监管手段
探索保税集货模式监管手段创新。对企业的监管既要规范,又要创新。完善现有直邮进口和保税进口的监管办法,破解保税集货模式进口的商品在通关中没有“虚拟收货人”为接收所有小订单负责的监管梗结,创新相关监管规则,尽快推进试行保税集货模式,减轻企业备货压力,降低资金成本和销售风险。试点实现部门协同监管“一口对外”。避免事出多头,深化海关、检验检疫、食药监、外管、工商、公安等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协同监管。具体做法包括,多部门对在线服务类型、相应法律法规和行政制度进行梳理,提出改革进程表;探索质检局牵头一口对外,食药监局、卫计委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线上统一发布、实时更新进口产品负面清单制度,尤其是对一些涉及食品安全的较敏感的产品,要明确产品及品牌名称;率先推出正面清单与负面清单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在目前仅提供负面清单的基础上,增加正面清单,为企业提供可便利操作的清单指引。
建议三:政企合作全球布局 打造综合竞争力
建议以前瞻性的政策设计为引领,积极鼓励本市骨干物流企业与航运和空运企业开展战略性合作,加快出口跨境电商海外仓的全球布局,提前做好应对美国与欧盟对我国实施的系统性的贸易壁垒措施,形成我国出口跨境电商平台及其具有我国特色的物流配送服务的全球竞争合力,力争成为我国打破来自外部贸易壁垒的有力手段之一。
建议四:结合上海自贸试验区政策打“组合拳”
进一步放大上海自贸试验区在支付、特殊监管区域方面的改革溢出效应。推动相关改革举措在松江、嘉定、青浦等地区复制推广,使这些地区成为上海新一轮改革的重要承载区,在全市范围网状布局,推动跨境电商发展。设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出口平台。在目前跨境电商B2C模式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优化B2B2C模式的进、出口流程,特别是出口流程,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贸易出口平台,降低贸易制度成本。在优化跨境电商出口流程和制度改革方面,通过网络手段,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出口平台,将涉及出口的所有政府部门集中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全面实现电子报关,既解决了出口流程中的政府有效监管问题,又可以使企业减少通关程序,降低企业的出口制度成本。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借鉴。
据介绍,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跨境电商部主要关注进出口跨境电商平台的发展、政策的动向、消费趋势的变化、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并与国内外数百家跨境电商平台、品牌商、服务商和监管部门长期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对接。旗下包括:出口、进口、地方、海外、全球等细分在线平台;专注研究、策划出大量评测、行业、专项等细分维度平台大数据报告或行业报告;对跨境电商行业高层进行系列高层访谈;屡次受政府/机构委托进行跨境电商相关课题研究;中心常受邀出席国内各大跨境电商论坛峰会,发表主题演讲;还对跨境电商进行深入研究,发表大量快评,对行业热点、最新政策、大促信息第一时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