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乡司令“李二公”传奇轶事(一)家世殷实 狂躁少年
清乡司令“李二公”
“李二公”真名李薰庭,又名李馦美,是叙永县民间传奇性人物,在川滇黔三省结合部一带颇有名气。民国六年(1917年)任叙永、古蔺、古宋三县清乡司令和团练督办,集清廉刚正和残暴草莾于一身,1924年5月29日深夜,在叙永县城巴焦拐被人刺杀身亡,为后人留下了诸多传奇轶事。
(一)
家世殷实 狂躁少年
壹
李馦美,字薰庭,庚申(1850年清宣宗道光年代) 年农历腊月初八日,在原永宁县赤水分县马蹄乡长乐里首甲小地名柏楿树顺龙山出生。家有弟兄六人,排行老二,人称李二公(李氏家谱载)。李薰庭九岁时随父親李含德搬至本甲地名板栗沟(现叙永县赤水镇松林村七社赤水镇松林中心校所在地)。李家祖辈都是农民,到李薰庭祖父辈家庭逐渐发达,开始购置田地,到其父李含德这一代,家里拥有近百担产量的农田,佃户多达三十多家,每年收租五六十担,在当地属于大户人家。
父亲看到老二薰庭从小聪明、胆大,有望将来有好的发展,五岁时便送进赤水河的几家私塾学校读书。不到半年,私塾先生都纷纷叫其退学,称李薰庭实在调皮,好打架,不爱读书,无法教育。父亲李含德不得不托人,将薰庭送到离家远一点的贵州小地名岩脚(今毕节市七星关区清水铺崔家水库旁)读书。先生赵秀才为人实诚、明事理,教育管理学生很有一套方法,云贵川边缘结合部的大户人家学子多达三十余人在其处就读。
赤水河风光
贰
李薰庭从小机灵,贪玩好打架,鬼点子多,遇事逞英雄,争强好胜,不爱读书,经常调皮捣蛋,打架斗殴,多次被赵先生打过手掌。那时学生要去水井里抬水来供私塾先生和学生饮用,先生(老师)安排由四个学生负责一天的饮用水,学生小了就两人抬一桶,要直至大木缸装滿。有一天轮到李薰庭他们负责抬水时,李薰庭人小鬼大,找到另三个同学想出一个歪主意,他讲:“两个人一桶一桶地抬,要跑许多次,不如我们找两根杠子,把水缸抬去水井边,装满后用绳索把缸子绑好,四人一起一次就抬回来了!”几个细娃一听,觉得很有道理,都同意用这个方法。于是几人就按李薰庭的方法将缸子抬到水井边打满了水,用绳索将木缸绑好,穿上木杠四人抬起水缸往前走。刚走不远,由于人小经验不足,绑得不牢实,水又在缸里摇摆晃动,绳索脱落,水缸一歪,连缸带水一起滾下山坡,缸破水流。这时大家都慌了神了。“这回怎么办呢?”“这回回去要挨打屁股喽!”李薰庭坦然地说:“你们不要怕,主要是我们的方法不对,捆绑不牢造成的,这个歪主意是我出的,打屁股我一个人去挨!”于是,李薰庭一个人主动跑去将事情的前前后后给先生如实作了交待,并承认主意是自已出的,保证今后不再乱出主意,一定要改正错误。
赤水河风光
叁
当时的赵先生认为该孩子能作能为,又能知错愿改,就当场象征性地打了李薰廷屁股三下了事。李薰庭在赵先生的管教下,勉强读了几年,但学习长进不大,连一本三字经都没读完,后李薰庭便弃学从农。从十三岁开始就在老家小地名叫板栗沟的地方开始学种田地。十八九岁时,对庄稼地里的农活样样精通能干,正是青春年少的时候,长得腰圆臂阔,虎头虎脑,英俊高大,臂力过人,别人俩个人背的东西,他一个人就能拿走,而且结交了沙沟和烂泥沟十多个苗族年青,相互长期来往,喝酒划拳,守猎追山,推心置腹,感情深厚, 还学会了苗族语言,常与苗族青年一起,以狩猎打山为乐,平时没事就舞枪弄棒,打火药枪枪法上乘。
赤水河风光
肆
据了解,李薰庭父親李含德因家庭富裕与其兄分家后,在离老宅三公里小地名叫板栗沟的地方修建木瓦房五大间,两边同出耳房,成三合头的结构,屋后挖造了一个大田约八十亩许。搬迁时李薰庭时年九岁。后因甲子年(1924年农历5月29日) 李薰庭在叙永东城芭蕉拐被捍匪李鸿勋指使干儿子李全贵枪杀遇害后,第二天中午,家里的三合头的大瓦房被手下的穆荣华和鄢世顺纵火一烧而光。
房屋被烧毀后,其子李玉山在原被烧毁的老房右侧约一百米处重新俢建房屋一幢,该屋系纯杉木造就,五大间右房带转角全装至顶的木瓦房,楼上也可居住人。该房屋在解放时被政府收缴后,分给贫苦农民李相成、李茂才、李富才三家居住,中堂和中堂右侧两大间用于当时办学堂,现仍由松林中心小学管理,原作为教师宿舍,现闲置,房屋完好。
李熏庭老屋现状
伍
李家在板栗沟俢建原房屋的同时,也准备在房屋的后边修造一个百亩大田。大田修到一大半的时候,有一天,李薰庭和送饭的帮工一起去帮忙送中午饭。吃饭之机,李问其父:“你们造弄怎么大的田干啥子呢?”李父听这个问话就有点生气,便说:“难道你觉得田造大了卖不出去啊?”李薰庭说:“怕怪了,没得卖不出去的,我半截半截的卖,肯定卖得出去。”李薰庭这句话把他父亲给曀住了,其父心想,我现在费力造田持家,这家伙长大了也许是个败家子,干脆不造了,后来就停造大田了,至今这块大田也只有八十多亩。
(欲知后事,请看(二)“初组练团展露锋芒”)
了解永宁历史
品味永宁文化
关注永宁古韵
主编 | 余显中
责编 | 万中华
编辑 | 陈言熔 曾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