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读这篇 | 许春娥:那一年我们还年轻
那一年我们还年轻
作者:许春娥
有一天,正在网页阅读文章,手机消息栏弹出了,“那一年我们还年轻”群聊的提示。“那一年”、“我们还年轻”,这是怎样的一群人,我带着热血沸腾的冲动,带着对于青春的留恋,迫不及待的进入了这个群。
原来“那一年我们还年轻”是我大学的同学群名称,当所有的点滴被这个网络捕捞上来的时候,曾经的日子在手机屏上闪烁起来。
那时我们宿舍住了8位同学,来自各地,第一个月,我们之间不是很熟,我们埋头于书本中,各自学习着。
到了月底,近处的同学各自回家去拿生活费,每人都带了家长的特产,苹果、柿子、桃、梨香果,还有妈妈们精心准备的拿手饭菜,我到时她们已经摆满了一桌,她们在礼让中相互分享着,我也赶快拿出妈为我做的泾阳特产、泾阳让饸、水煎包子和泡菜,让她们品尝。于是,我们这个尝一口、那个掰一块,我们的笑声在赞美中、自豪中在楼道里荡漾着……
聊天对话栏,不知谁说起,我们一起吃饭的情景。那时候, 没有了隔阂,我们慢慢变得熟悉起来,吃饭时宿舍的两张桌子合起来,我们也是围一桌,互通有无。人多,饭吃着也就格外的香。
饭很香的吃着,可是洗碗却成了问题,每次都在推脱中谦让。于是有人提议,谁最后一个吃完谁洗碗,也没人注意形象,于是我们这些女汉子恨不得两口吃完一碗饭,嘴里塞的满满的,还含含糊糊的说话,饭粒掉的到处都是,特别是脸上也和小花猫一样。过了一段时间,又有人提议,谁第一个吃完谁洗碗,于是我们这伙人比礼仪小姐还淑女,一粒米分十口吃,通常是饭还没吃完就到了上课时间。
一个语音, 莉的声音还是那么悦耳动听。记得那一年,上晚自习是自愿的,到了晚上,我们也舍不得出宿舍门。就窝在宿舍织毛衣,其中7个人飞针走线的织着毛衣,莉在给我们读琼瑶小说,一件又一件,一本又一本,就这样我们在琼瑶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里渡过了一个冬天。
不知是谁晒了一张照片。那时每到星期天,我们一起去逛西安的大街小巷。也常常是大包小包的采购。那时候,我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我们爽朗的笑声。这张照片是我们挤公交,艳的滑稽照。艳比较胖,行动也显得迟钝点,那时她的腿被后面的人挤着不能动,她奋力的扭动上肢,象青蛙一样,被同学按动快门,记录了这一幕,我们为次笑弯了腰。
老许,学会跳舞了吗?还恐高吗?这条信息把我带到那一年的那个夜晚。那一天徬晚,在同学煽动我们宿舍去别的学校跳舞,我没跳过,一点基础都没有,于是由舍友带着,被她们强推入舞池。梅带我跳舞,简单的告诉我动作要领,让我我跟着她的脚步走,我每一步都踩到了她的脚,并且动作生硬,活脱脱的日本鬼子进村的模样,我僵硬的舞姿和别人的柔和形成强烈的对比,她们笑出了泪花。回来时校门以关,要爬墙翻门才能回去,墙不是很高,别人很顺利的进去了,对于恐高的我趴在墙头不敢动,吓的直哭,她们好不容易才把我拽下来,腿软的却走不了路。从此以后,我的这次跳舞经历,也成为她们茶余饭后的笑话,让她们调侃到现在。
那时的我们,嘴里念念有词“60分万岁,多一分是浪费”,平时就是那么疯玩着。过关考试时互相介绍学习经验后,就不吃不喝整天整夜的复习。
我们就这样疯玩着,到两学年结束时,我们宿舍,几乎全部是精打细算的通过各关考试,绝不浪费!
很多年过去了。那一年,我们还年轻,那一年,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惊天动地,那年 那事,当这些话题重新进入聊天栏的时候,曾经所有的一切就像一颗颗珍珠,在这些平淡的日子里闪闪发光!
许春娥:陕西泾阳人,自幼喜爱文学,有多篇散文和诗歌和读者见面!
名家专辑快捷阅读,回复作家名字即可
毕飞宇|陈忠实|池莉|曹文轩|迟子建|格非|韩少功|贾平凹|老舍|李佩甫|刘庆邦|沈从文|苏童|三毛|铁凝|莫言|汪曾祺|王朔|王小波|王安忆|余华|严歌苓|阎连科|史铁生|张爱玲|张承志|
博尔赫斯|村上春树|川端康成|马尔克斯|卡佛|福克纳|卡夫卡︱卡尔维诺
国外名家作品合集,回复“合集”,便可快捷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