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火与疾病

论火与疾病

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通过对火的直观观察,中华民族以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将火从物质文化向观念文化扩展,将火演化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就“火”的中医涵义来讲,其主要涵义有以下四种:生理之火、病理之火、六气之火、药物气味之火。生理之火又称“正火”,与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关。病理之火又称“邪火”,包括病因层次的火与病机层次的火。本文从“正火虚衰”与“邪火亢盛”两个角度论述中医学中“火”与疾病的相关理论。
一、正火虚衰
“生理之火”主要包括人体生命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及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火禀受于父母,是生命的原动力,其对人体生命发展的作用是以推动气化来实现。火之所以能够推动气化,在于火是人体之气的内在动力。火还是脏腑功能特性的概括,因而火又有心火、肝火、肾火、胆火、三焦火等分别。动力之火是脏腑之火的根源,脏腑之火支撑动力之火。正火虚衰,是指生理之火虚损,脏腑机能减退或衰弱的病理状态。
1 正火虚衰的原因
 
(1)先天因素
母体妊娠期间,特别是妊娠早期,因感受外邪,或患内伤杂病,或饮食不调,或情志不舒,或遇精神刺激,致母体脏腑功能失常或气血津液亏虚,不能提供充足的气血以滋养胎儿,而使胎儿先天之火不足;不但胎儿不能正常发育,胎儿出生后亦表现为发育迟缓,形体瘦小,骨骼软弱,面色无华,惊悸不宁,善惊易恐,气怯声低,健忘等。
(2)后天因素
寒邪为阴邪,其性寒凉、凝滞、收引,可使生理之火凝滞或缓滞,导致其推动和温煦之力下降,脏腑机能减退。湿邪、水饮、痰浊等为阴邪,也可阻滞火之推动作用。火气一体,久病伤气则火衰;或久病伤阴,精、血、津液不足无以化气,也能导致正火虚衰。此外,随着年老体衰而正火逐渐衰微,而火灭则神灭。饮食不节,患食生冷,导致阴寒内盛而火衰;房劳过度,耗伤阴精,精伤而火源不足而火衰。
2 正火虚衰的表现
脏腑功能失常人体体温的恒定,以及各脏腑均需火的温煦作用才能维持正常功能活动。因此,火衰可导致各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失常。如火衰而心神失其温养,则见神倦形瘦,表情淡漠,心悸易惊;火衰而血脉失其温通,则手足不温或手足逆冷,畏寒喜暖,面色苍白;火衰而肺失其温养,宣发肃降功能减弱,从而出现呼吸气短,形寒怯冷,语声低微,虚寒肺疹等;火衰而脾胃失其温煦,则肮腹冷痛,喜温喜按,喜热饮,若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则纳食减少,泛吐清涎,大便清稀;火肾失其温养则腰部冷痛拘急。
气、血、津液运行失常气、血、津液在体内的正常运行,全赖火的推动、宣散作用。若火衰推动、宣散无力,则会影响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导致其运行迟缓,甚或出现停留阻滞的病理变化。若气行不畅,运行窒碍,则在其病变部位出现胀闷、疼痛、胀多于痛、时轻时重等特征。若气的运行方向受到影响,则导致气的升降失常。或导致肺、胃、肝气逆,而咳嗽、喘促、呢逆、暖气、恶心、呕吐、反胃等;或导致中气下陷,而食少、腹胀肛坠、泄泻等气陷症状。若影响血液运行,可致血行不畅,癖积凝滞,进而闭塞血脉,或血溢脉外。因血液癖积的部位不同,火衰所致的血脉癖阻病理表现也各不相同,若心脉癖阻,症见心悸、怔忡、手足逆冷、心区疼痛或胸痛彻背,唇甲发组,舌紫暗等。火衰而津液运行受阻,可导致津液的敷布障碍,表现为脏腑、五体、官窍等津液不足,或导致津液停蓄,发生水、湿、痰、饮等病理变化。
此外,火衰可影响精、气、血、津液的生成及相互转化,以及汗、尿、糟粕的排泄等,引起多种代谢异常的病变。
二、邪火亢盛
凡病因中的六淫之火,在病因作用下呈现的机能亢进的状态,皆为邪火。邪火是导致机体产生疾病的贼邪,既可由外而来,也可由内而生,是重要致病因素之一。邪火的来源有六淫侵袭、情志过激、饮食失调、劳逸过度、体质因素、医药所误等。
 
1.邪火内生机制
邪火内生机制为阴虚火旺、阳虚生火、气虚生火、郁而化火、阳盛化火。
(1)阴虚火旺
阴液亏损,往往导致其对阳气的制约功能减弱,阳气相对偏盛而变生火热,常见肾、肝、肺、胃的阴液不足而化火。另外,血虚不复,亦可形成虚火上炎的病理变化。因血属阴类,血虚则阴气不足,阳气偏盛(血虚则阳无以配而独盛)而化热生火。血虚火炎与阴虚火旺有所不同,但二者又不能截然分开。血虚不复必致阴虚,故血虚火炎为阴虚火旺的前期病变,阴虚火旺为血虚火炎的发展结果。
(2)阳虚生火
阳虚之火是“假火”,是“真寒假热”,又称“戴阳”、“无根之火”、“格阳”。乃指阳气虚衰,阴寒内盛,虚衰之阳气失其依附,被逼迫浮越而变生火热之象。阳虚而致的火热,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下焦阴寒太盛,虚惫之阳气被格拒于外,而表现为内寒外热之象。二是虚阳被格拒于上,浮越于头面咽喉而表现为下寒上热之象。总之,元阳虚衰为火浮的根本。
(3)气虚生火
气虚生火,是指元气或脏腑之气虚衰而导致的内火亢盛。气虚生火的关键,在于饮食不节、劳逸失度和七情过度所致的脾胃气虚。脾胃气虚生火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其一,脾胃气虚则升降失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阻塞中焦,阳气不能升发敷布致阳分,则下陷阴分,化而为火;其二,脾胃气虚则阴血生化不足,阴血虚而导致火旺;其三,气虚外邪侵袭,邪正相搏而发热。
(4)郁而化火
郁而化火包括气郁化火、湿郁化火、血郁(瘀)化火、痰郁化火、食郁化火五种情况。其中气郁是郁而化火的基本病机。气郁化火,即王履所说的“气郁成热”。气在人体运行不止而贵在流布通畅,若气的运行窒碍,则可化而为火。痰、食、湿、血等郁滞化火,均与气机郁滞有关。
(5)阳盛化火
阳邪侵袭人体,或过食辛辣食物、过服辛温药物,或暴怒所触等均可导致体内阳气亢盛而产生内火,故说“气有余则便是火”。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肝体阴而用阳,肝气易有余,因而脏腑阳盛化火多见于心、肝二脏。
2 邪火致病特点
邪火的致病特点为动血、伤津、耗气、扰神、生风、动痰、成毒。
(1)动血
火热熏灼是血溢脉外的主要病因之一。火热内盛,或迫血妄行,或灼伤血络,以致血不循经和逼血外溢,会发生各种血证。
(2)伤津(阴)
火热之邪,直接燔灼津液,或逼迫津液外泄,可导致津液损伤,进而引起阴精不足、津液枯涸。
(3)耗气
火热伤气的病机变化,多因温邪外受,渐次入里,火势渐炽;或其它邪气化热入里,热盛成火,火热迫津外泄,则津液虚少无以化气,气随液耗,导致火盛气伤的病机演变。
(4)扰神
血热炽盛,燔灼心经,扰乱心神,而见心神恍惚、躁扰不宁等邪火扰神之兆。
(5)生风
风火同出于阳气之变动。临床所见内风病证,常因火起。究其原理,与肝密切相关。肝藏血而主筋,血热炽盛,淫热于肝,燔灼筋脉,遂致筋脉拘引挛急,发为肝风内动的病变。火能生风,有虚有实。其实者,为火极生风或称热盛动风,通常皆由高热引起,发病颇急。其虚者,主要因于阴液亏虚。一来阴虚火旺,燔灼筋脉,二来筋脉失于濡养,故而引动内风。
(6)动痰
“痰随火而升降,火引痰而横行”。火热炽盛,引动停滞之痰,形成痰火内扰之势,蒙蔽清窍,扰乱神明。此外,火邪还可煎熬津液、灼津成痰。因而痰火互结,无处不致,为害多端。
(7)成毒
火热炽盛之极,往往聚而成毒。火(温)毒之成,或因感受温热之邪,蕴酿成毒,或冬令过暖,人感乖戾之气,至春夏之交,更感温热,伏毒自内而发;亦有患食肥甘厚味,而致蕴热于中,化火成毒者。
(0)

相关推荐

  • 痰与瘀(王鸿儒)

    痰是脏腑气血失和, 水湿津液凝结所致.痰不仅指嗽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液, 还包括瘰疬.痰核及停滞在脏腑经络组织中看不见之痰,从症状分析, 具有痰的特点, 以痰作为发病原因可以治愈的病证. 痰随气行, 无 ...

  • 火与疾病

    本人不幸于2020年12月患上肋膜炎,左肋,那个痛阿,让人难以忍受,我先用1寸针开四关,痛是缓解了一点,但不能动弹,一动就痛,好象肋骨断了一样,睡觉不能翻身,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因为天太冷,肾结 ...

  • 五脏有“火”,疾病丛生!(实用的对症祛火法)

    中医讲,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即会"上火". 所谓的"火",是形容身体内,某些热性的症状,而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证候". ...

  • 火与疾病的断语

    火与疾病的断语 1.火遭水克,眼目昏暗. 2.四柱火多,少年脓血之疾. 3.火太旺而病则夜眠颠倒,蛇伤烧焚. 4.火太弱或死绝,易患心脏病.败血病.关节炎.脚气.眼疾等疾病,年纪轻或正值壮年, 主肠胃 ...

  • 一道好喝的滋阴降火汤! 可以搞定很多春天多发的疾病, 提防上火

    一到春天,人们最易出现嗓子不舒服.干咳无痰.咽炎发作.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心烦失眠.夜间盗汗等症状,期间可能还会伴随有各种上火的症状.可能你也已经用过了很多清凉的药物或者食物,都没有得到改善,这时就应该 ...

  • 上焦火,下焦寒,中焦不通疾病生!打通三焦经的简单方法,赶紧看~

    三焦,为六腑之一.与其他五脏五腑不同的是,三焦没有一个确切的具体器官与之相对应.位于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包含胸腔和腹腔,是一个大腑,具有"孤府"之称. 三焦经是什么 三焦,是脏象 ...

  • 神奇的引火汤,可以搞定很多春天容易爆发的疾病,把头上的火拽到脚底板

      话说有一年开春的时候,文小叔参加一个朋友的生日聚会,先是喝了点酒,再是吃多了一点辣子鸡,然后还去KTV扯着嗓子狂吼了几首歌,结果,杯具了--晚上回家嗓子就不舒服了,当初以为是唱歌弄得,没管.   ...

  • 五行论疾病古诀——火水土金木

    作者:紫气山人 1.火遭水克,眼目昏暗. 2.四柱火多,少年脓血之疾. 3.火太旺而病则夜眠颠倒,蛇伤烧焚. 4.火太弱或死绝,易患心脏病.败血病.关节炎.脚气.眼疾等疾病,年纪轻或正值壮年,主肠胃不 ...

  • 一道好喝的滋阴降火汤!可以搞定很多春天多发的疾病,提防上火

    一到春天,人们最易出现嗓子不舒服.干咳无痰.咽炎发作.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心烦失眠.夜间盗汗等症状,期间可能还会伴随有各种上火的症状.可能你也已经用过了很多清凉的药物或者食物,都没有得到改善,这时就应该 ...

  • 陈皮是个宝,常喝疾病跑!巧搭3宝,健脾祛湿、清热降火,效果好

    俗话说,"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 陈皮,不仅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药材,在保健.养生上,也有非常出色的表现. 虽然陈皮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不过夏季时若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