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口

家口,就是家里的人口。

村里人家,几乎家家养狗。养狗的人家,自然把狗也当作家口。

习俗都是上辈人传下来的。老人们总是说,狗通人性,好好看待狗,狗也是家里的一员。

狗在家里,出进自由。大多人家,都要在院子里专门修一个狗窝。青砖砌墙,红瓦盖顶。虽不高大奢华,足以挡风避雨。平常狗总是跟着人,走到哪里,跟到哪里。人吃饭时,也给它弄些吃的,吃完了,再跑到桌子边,捡掉在地上的饭粒吃。

在老家时,我们也养了一只狗。棕色的皮毛,油亮亮的。狗长得很高大,壮硕的身子,很威猛。

每次去上学,它总是跟着,赶都赶不回去。做出要打它的样子,它吓得跑到一边,一回头,它又跟上来了。放学回来,狗老远就跑过来,摇头摆尾的,还使劲往身上扑,一副久别重逢的样子。

我在里间写作业,狗就趴在外间等着。听到院子里有动静,会支楞着耳朵,抬着头,很警觉地往外看。有时候,会跑到院子里,发现没有什么事情,就又回来,懒洋洋地闭上眼睛,趴在那里。

每次出去,狗都跟着我,就是走很远的路,也不会害怕。

奶奶经常说,狗对人好,人也要对狗好。

奶奶说,二娃的媳妇就是狗拉回来的。

腊月二十三,家家忙着过小年。

傍晚时分开始下的雪,纷纷扬扬的,像春天时随风飘的柳絮。

二娃趁着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又去挑了一担水。到门口时,看见自家的黄狗正在使劲地拖着什么,很吃力的样子。

等到了近处一看,分明是个人,一动不动的,身上,头上都是雪。二娃赶紧试了试鼻子,人还有气。

二娃把人抱到屋里,二娃的娘往锅底下加了几把柴,火呼呼地着,屋子里暖盈盈的。

人醒过来了,喝了碗热水,未曾开口,眼泪哗啦哗啦地往下流。二娃的娘说,别哭了,有什么难处,说吧。

没想到,一开口,竟是个女人。

女人说,家里遭了灾,爹娘病死了,自己跟着村里人逃荒,半路走散了。自己来到这里,饿晕了。

二娃的娘赶紧盛了碗饭,女人狼吞虎咽吃饱了,洗了把脸,是个年轻的姑娘,长得俊俏。

二娃娘看了心里欢喜,问她打算去哪里?姑娘摇摇头,一个劲地掉眼泪。老人说,要是不嫌弃,你就住下吧。有我们一口吃的,就不会饿着你。姑娘抱着老人的胳膊,扑在老人怀里,哭得呜呜的。二娃悄悄躲到外面,起劲地劈着木头。

姑娘做了二娃的媳妇,以后成了栓住的奶奶。

二娃家的狗每天跟着姑娘,姑娘下地,它就在地里捉蚂蚱,累了,就趴在一边。姑娘去河边洗衣服,它就在河边跑来跑去,看着水里的小鱼,急得转过来转过去,终究不敢下水去捉。有村里的年轻人,故意对着姑娘说些挑逗的话,狗就对着他们一阵狂叫,瞪着眼睛,张着嘴,凶巴巴的。年轻人赶紧打着哈哈,撒腿溜了。

狗老死时,二娃和媳妇哭了好一阵子,红着眼,把它埋在了自家的地里。

几十年前的故事,奶奶还记得那么清楚。拴住的奶奶早就死了,拴住的儿子都上学了,拴住家的狗还是条黄狗,整天跟着拴住。

奶奶说,要把家里的狗当成自家的人来看,狗懂得报恩呢。

村里的五保户,住在场院牛棚边的一间破屋里。几年前,从村外捡回了一只长了疮的癞皮狗。老人精心照料,狗的疮好了,就不走了,成了老人的一个伴儿。

有天晚上,村里的赤脚医生刚睡下,听到大门哗啦哗啦地响,还有狗在汪汪地叫。起来一看,是老人的狗。狗咬着赤脚医生的裤腿就往外拖,嘴里呜呜地低叫着。赤脚医生赶忙跟着狗往场院里跑,一进屋,看到老人正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快要不行了。

老人病好后,更是把狗当亲人一样看待,吃饭都和狗一个桌子。

村里人养狗,和城里人不一样。城里人爱狗,把狗叫儿子叫孙子,给狗穿漂亮的衣服,让狗住漂亮的小房子,整天抱在怀里,或是牵着四处遛弯儿。这种爱,是宠,也是把狗当成了玩物。村里人养狗,不宠,不拴,在心里是把它当成一家人的。自由的狗,才有真正的狗的性格。

前些天去一亲戚家,看到的情形让自己心里有些堵。

村里的老房子都拆了,村外盖了几栋楼房,村里人都搬到楼上去了。

我问,家里的牛呢?羊呢?他说,牛卖了,羊杀了。狗呢?狗在外面,来不了家,成了野狗了。怪不得来时看到村外有那么多狗在乱跑,原来是些有家不能回的狗。

村里搞新农村,农民上了楼,那些家口没地方安排,只能这样。说话的语气有些黯然。

本来村里人进城打工的多,村里只剩下老人和狗了,现在,就老人在家里了。

很为这些狗担心,原本的家口,找不到家在哪里了。

(0)

相关推荐

  • 任军平 | 山里那村有个满囤

    山里那村有个满囤 文/任军平 满囤(囤是呈粮食的物件)是个人名字,山里人缺粮给孩子起个满囤,图个好兆头,盼着粮食满囤不饿肚子. 他上头有五个姐姐,一个大哥,七十年代粮食不太宽余,他在百般呵护下,也没饿 ...

  • 历史名人小故事之三百四十九:周处

    周处除三害 周处是江苏宜兴人,从小就没了父亲,没人管教.他力气大,性情暴躁,还动不动就和别人打架,因他力气大,人们都不是他的对手.从那以后他在村子里更是为所欲为,从不把村里人放在眼里.村里人都既害怕又 ...

  • 最后的赤脚医生

    鲁北传统文化原创作品 第194期 最后的赤脚医生 文/张  迎  这次回到家乡,母亲突然对我说:"你杏三伯没了". "没了是什么意思,走丢了吗"? 常年不在家, ...

  • 王海霞:狗剩媳妇

    狗 剩 媳 妇 山东德州  王海霞 狗剩媳妇在村里很出名. 她有名不是模样长得俊,相反,她的长相按村里人的评论连一般都算不上.除身高还行外,黑面孔.稀疏的黄头发.单薄的身板和身材魁梧的狗剩站在一起,连 ...

  • 那只尘封的医药箱

    那只尘封的医药箱 --记赤脚医生严思伯 沿着一条蜿蜒的水泥路,我们驱车近一小时,终于来到了那个慕名已久的赤脚医生--严思伯的家. 听见狗叫,严医生从屋里走出来.他七十上下,胡须花白,瘦瘦巴巴的身架,一 ...

  • 以前村里老人去世,大家都去帮忙,为何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帮忙?

    文/农夫也疯狂 在春节期间,村里就有两个老人相继去世了.因为农夫的村子并不大,再加上很多的年轻人都在城里买了房子,所以在办喜事的时候,人手方面真的有点不足.最棘手的是就连轿夫也是到处打电话,让村里的很 ...

  • 保尔及灌坪屈家口屈氏溯源(一)黄帝子孙

       文 / 雪原 [序曲]:<屈氏一家亲> 演唱:屈亮龙 作词:屈建华 屈文禄  作曲:雨霖枫 滔滔汨罗江水,波涛惊海浪.奔腾地表千万里,传承屈原志向.只因我们源于,共同的祖先.千年历史 ...

  • [黄石文坛]金智胜的随笔《足迹踏过的董家口》

    足迹踏过的董家口   读了<董家口­--小庐山>,才知道董家口人杰地灵.风景优美.民风淳朴的好地方.   虽然每一次足迹踏过董家口的好多山峰和村庄,也常听到随行的同行说过董家口的民俗.传说 ...

  • 辛家口,100多户大城市人口来乳山这个小村常驻

    欢迎各位留言...... 别忘了文末赞赏哦! 近期爆文: 绝美小村后山于家,坐拥山海住房车基地品爱母茗茶 山东乳山稗子刘家那么美,开一家民宿可好? 跟黑客去杜家岛,寻最原生态的青山绿水海岛游 搞笑,孙 ...

  • 下一站,甘家口!

    在北京, 海淀与西城的交界处, 有这么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界儿. 它西起西三环,东至三里河路, 北临紫竹院路,南抵玉渊潭公园. 这片儿胡同少,楼院多, 有大院儿,有商场,有学院.有工厂...... & ...

  • 【热点观察】青岛董家口经济区:打造特钢及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日前,据青岛董家口经济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刘春雷介绍,董家口经济区将按照重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思路,持续聚力打造化工新材料.大宗货物精深加工.现代物流及贸易.特钢装备制造四大产业基地,率先攻坚 ...

  • 秦皇岛最美长城路东段董家口到九门口,你走过吗?

    秦皇岛最美长城路东段董家口到九门口,你走过吗?

  • 贾翠英:白家口变迁记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黄石诗坛]吕纹的诗《​春染董家口》(外一首)

    春染董家口 一夜的洒脱 飞花,雨沐千山 通透带出暖暖的阳光 楼船出海,烈马回头 满眼春染董家口 九十九座山峰 八十八条溪流 山青水秀,云开天光 听土地和润的节律 看草木拔节的悦动 迎春花的黄 玉兰花的 ...

  • 车闻丨合了法的网络约车 是否合的了众家口

    就在昨天,关于网络约车在中国大陆合法化的新闻传遍了大街小巷.随着<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及<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对外公布,酝酿两年之 ...

  • 春节探访之旅:鲁家口古文化遗址

    鲁家口古文化遗址 趁春节有暇,得以踏寻周边坊野 觅古村.访古庙.探古槐.寻古桥...... 何不快哉,"百闻不如一见",乐在其中 {鲁家口古文化遗址} 遗址位于寒亭区政府驻地西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