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人采用的是半斤八两?古代数理文化中数的奥秘

半斤八两

半斤八两,现在是成语,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最早书面在于: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一:'问:'来时无物去时空,二路俱迷,如何得不迷去?'师曰:'秤头半斤,秤尾八两。‘“

在近代用法上通常含有贬义,往往有不屑的意思在里面。这可能与现在已经不再是半斤八两有关。

也就是古代很长时间里,沿用的是一斤十六两的进制。最早的传说可追溯到秦朝。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丞相李斯很顺利地制定了钱币、长度等方面的标准,但在重量方面没了主意,于是向秦始皇请示。秦始皇写下了四个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准,但并没有确切的数目。李斯为了避免以后遭到罪责,决定把“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作为标准,于是定出了一斤等于十六两,半斤自然就是八两。

这个传说的来历不可考。

先说半斤八两的篆字是多少笔画?

半斤八两的篆字

尽管这几个字的字形与现代的简体字略有不同,但是,半、八、两的笔画与现代简体字依然一致。

麻烦在于,斤的笔画,与现代的简体字的斤的笔画并不相同。上图中是两画。还有一种三画的大篆。

斤的大篆

而现代的简体字的斤的笔画是四画。只有简体字的半斤八两才是16画,而篆字,并不是十六画。李斯不至于糊涂到笔画数不清楚。

秦始皇秦朝时期统一文字使用的是小篆。秦国时期,秦国使用的是大篆。

也就是上述传说,很可能并不成立。

为什么说可能不成立呢?

我们看看隶书的斤:

隶书的斤

这就和现代的简体字基本一样了。而现代的考古发现,秦朝时期的民间,虽然秦始皇在用小篆统一文字,但是民间已经产生隶书,并在使用。

那么,秦始皇和李斯是否是说的这个隶书的斤呢?你猜吧!

编撰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呢?

古代文人,喜欢利用讲故事的方式,说明一个道理。也就是喻理于事,弦外有音,文以载道的写作手法。这种写作手法,孔子、老子、庄子等的学说都很典型。司马迁写的《史记》也利用了这种文学手法。后来的诗词更是将这种写法发扬光大了。

这个故事的重点就是想说”天下公平“四个字。

但是,这四个字古文与现代的意义并不同。

天下两字,是古人认知的天之下。

《诗经·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周朝的时候是九州。也就是这个天下的九州的划分,是按洛书的模样进行划分的。那时候,并没有明显的现代意义的边境的概念。这句话后来被通俗化变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公在周朝的意思与现代基本相同,与私相对。

平的意思有差别。

《説文解字》:平,語平舒也。从亏,从八。八,分也。

从亏,是象形;从八,是会意。是八分的意思。这也是来源于洛书的数理文化。去掉中间的五,文王演绎后天八卦就是这么做的。

现代的公平,是指公共(大家)平等;这是古代的公平的衍生意思。

古代的公平,是数理文化意图的表达,把天下这个公进行分封,而且是按洛书的八分数理、文王的八分数理。这是当时古代的公平的意思。

因此李斯若真听到这句话,那么采用八这个数字是必须的。从数理文化而言,继承文王八卦同时,沿袭洛书数理。这是古代数理大一统文化的思考思路。

后来,关于半斤八两还产生了一个故事。

“古代十六两秤又叫十六金星秤,后来道家解释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

这是迷信的说法了,但是却也在用讲故事的方式说理罢了,仅仅是使用了恐吓的文笔表达手段。

那么为何使用的是半斤八两呢?

从继承数理文化角度出发考虑,至秦朝,古人的数学意识和数学应用能力在提高。

静态的八卦,可以用正方体来表达;而64卦,需要四维数组来表达。在当时,能够准确理解这种数理文化中的术数的含义的,并不多,并不具有普及性。后世真正理解这个数理中的数的也不多。

八卦的立体表达之一

64卦的四维数组表达

古希腊西方断代是公元前800年 - 公元前146年。基于周朝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秦朝被断代是前221-前207。

这个时期,古希腊的数学正在研究一个尺规问题,也就是尺规的倍立方问题。“作一个立方体,使它的体积是已知立方体的体积的两倍。”这个数学命题,至欧拉,被数学证伪。

秦朝的李斯,看来没有考虑倍立方的问题,而是沿袭八卦到64卦的推衍方式的思路,这是整体平方的解决方案。李斯考虑的是边长扩大一倍的结果问题。这实际也是数理文化中的数学细化发展的需要。64卦是整体边长比八卦扩大了八倍的二维表达;李斯思考的是整体的正方(八卦)扩大一倍边长,其三维结果的问题。扩大八倍的体积。

数理大一统文化的需求,促使这个斤两需要与八有关!

八卦的小正方边长扩大一倍的结果

中国古代不是没有几何,而是没有这么画出来,是通过人文方式表达出来的。

这样的结果就是,八卦边长扩大一倍,体积扩大八倍。

而怎样体现这是扩大了一倍的边长呢?那么就是用半斤来表达基础单位。一斤就是半斤扩大了一倍。

这就是半斤八两的古代数理文化的含义。

“便统计”

就像现代中国采用公历和农历同时纪年的方法一样,是为了“便统计”,与世界文化沟通。

1959年6月25日,由于十六两为一斤,折算麻烦,一律改为十两为一斤。

这样,不仅与数学的十进制很好沟通了,还逐渐与国际的标准单位公斤进行了衔接。半斤八两的本意也就逐渐消失了。

在历史上,传统文化的继承,有时候很含蓄,很抽象,随着岁月流逝,逐渐为历史淡忘或者曲解。基于古人的情形,重新按照古人的思维方式思考,也许能找到古人当时真实的想法。

待续。。。。。。

文王的八卦,为何去掉洛书其中的五;如果按数学进制考虑,八卦到底是什么数学进制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