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检测市场品牌排行,求打榜! 2024-06-04 01:18:23 自新冠疫情起始,IVD整个行业就被牵着动了,尤其是生产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的厂家更是被推上了风口,一季度就完成了去年一年的销量,但随着疫情的减缓,国内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的市场格局也基本形成。最初的市场最初的市场成长在疾控系统,这个市场最初被三个企业割据,他们分别是疾控指定的三家供应商,上海伯杰、上海捷诺和上海辉睿,这个阶段疫情也是刚发现,并没有确认开始人传人,仅作为一个新发的疫情进行调查,此时所有的新冠试剂都没有注册证,大部分IVD企业也没有重视新冠疫情,此时所有的检测均是由疾控系统来完成。初级临床市场此时新冠开始确认“人传人”,武汉市开始大范围的检测新冠病毒,各地的疾控系统也开始防范新冠疫情,国家药监局开启新冠核酸检测试剂快速审评通道。第一款、第二款新冠核酸检测产品上市,以武汉市为中心的临床机构开展新冠核酸检测,以浙江为代表的省份为迅速扩大新冠检测范围,率先将新冠检测权限下放给临床机构,自此新冠的市场开始转移至临床机构,此次主要针对发热的病人。成长期临床市场随着新冠肺炎诊疗指南的更新,核酸检测成为确诊新冠肺炎的主要病原学依据,各级医疗机构要么自己开展,要么外送疾控,这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时,第三方检验所同盟的宣言发出,代表了能够调动的检验能力,都开始投入战斗。 此时也带多了国内原料企业和耗材企业的快速发展,比如做提取液的企业、新冠抗体原料企业ACROBiosystems、病毒保存管企业等等。国外疫情市场彼时国内疫情防控进入平台期,而国外各国陆续报告疫情,此时国外IVD企业大多没有成熟的产品,而国内已有十几种新冠试剂紧急审批通过,而由于CE认证本身比较简单,国内做新冠检测试剂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一时间近百家新冠产品获得CE认证,这是“CE大航海”时代。国外疫情市场的幻灭由于很多新冠产品不合格、用户操作不当再加上国外媒体的曲解报道,导致国家海关进一步收紧新冠试剂的出口,一时间新冠出口企业从一百多家锐减至十几家。至此,蓬勃发展带有一点乱象的海外新冠市场被浇上了凉水,虽然时隔一个月之后,出口做了放松,但却错失了最佳的时机,一方面国外检测产品的量产,另一方面有资质的企业在一个月内也基本把渠道铺设完成,留给再次回到白名单的新冠企业机会并不多。国内筛查市场国内疫情正面战役逐渐结束,此时由攻坚战转为防御战,以武汉市“十天大会战”为始,国内开始了重点城市的全民大筛查时代,而新冠试剂的采购也基本实现了集采,第三方检验所成了主要战力之一。但此时新冠检测市场已不是单纯的临床市场,而更多是一种政策市场,相对应的就是利润率下降,新冠试剂企业优胜劣汰,基本龙头企业已经形成。本平台综合了整个疫情期间能获取的数据信息(企业官网通告、中标情况、室间质评报告)等数据信息,并调研了一些专业人士,暂时评估出了木有最有可能排在前五名的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生产企业和前三名的抗体试剂生产企业,以出货人份数为排序依据,以下仅代表IVD从业者平台评估结果,受到评估条件的限制,存在一定的误差。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生产企业TOP1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上榜理由:连续中标12个新冠集采省份,IVD分子龙头企业,拥有完善的销售渠道TOP2迈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上榜理由:连续中标12个新冠集采省份,中标价低,传染病分子诊断领域年度黑马TOP3上海伯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上榜理由:疾控市场主要品牌,超低价转型临床市场,部分第三方检验所供应商TOP4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榜理由:首家拿到新冠注册证,传染病分子诊断领域龙头企业之一TOP5湖南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榜理由:市场好评度高,拥有成熟的营销体系。新冠抗体检测试剂生产企业TOP1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上榜理由:首家拿到新冠抗体注册的企业,营销渠道完善,远销海外。TOP2英诺特(唐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上榜理由:与万孚几乎同时拿证,开始布局市场,掌握先机TOP3南京诺唯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上榜理由:新冠集采多省中标声明:本次排行榜由IVD从业者平台经过综合信息之后评选,由于收到的数据有限仅能作为大概的评比,如果更加详细的数据或建议,还请联系我们。先后顺序或与实际情况略有出入,仅供参考。为心目中的新冠检测卫士品牌投票申明:本文内容的最终解释归IVD从业者平台所有,如有任何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赞 (0) 相关推荐 不只是核酸检测,POCT迎来“5G+北斗”时代 作者 | 张思玮 与会专家接受媒体采访.张思玮摄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和一项全民皆知的核酸检测,拉近了现场快速检测(POCT)与公众的距离,也加速了体外诊断行业的革新,特别是推动了分子POCT的发展. & ... 高特佳投资王海蛟:疫情对IVD行业的影响是正面的,新冠检测可能常态化丨VB群访谈 随着各地医保控费从药品向耗材再向检验检查项目推进,体外诊断行业是否会迎来集采成为了大家讨论的热点.虽然不少业内人士表示IVD集采难度非常大,但是目前IVD行业集采的初步工作正在进行中,如实施统一编码. ... 核酸检测的生意有多大?营收增7倍的博日科技赴港IPO 文 / 韩宇 出品 / 节点财经 近日,博日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声明书,拟登陆资本市场.这家成立于2002年的公司默默无闻19载,在疫情肆虐之时业绩猛涨实现巨变.此时奔赴资本市场,或许是最好的时机. ... 谁会是IVD未来的“分子一哥”! 近日,各大IVD企业陆续发布2021年的Q1财报,业绩均十分喜人,纷纷领涨科创板,根据IVD从业者网的调研数据显示,由新冠疫情带来的IVD行业热尚未褪去,国内及国际市场均较高的需求,但对产品类型和形态 ... IVD上市企业齐出海,是淘金还是渡劫? 2020年国内IVD企业尝到了海外市场的甜头. 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形成的卖方市场不仅为国内IVD企业打开了出海通道,还释放了对出海市场的想象空间.2020年下半年,海外订单成为了国内IVD上市公司业绩的 ... 分子诊断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详解!(强烈推荐) 供 稿:体外诊断学院 来 源:IVD销售实战课堂 2020新冠疫情普及了核酸检测,大量的核酸提取仪.核酸提取试剂.新冠检测试剂如雨后春笋般进入市场.抓住新冠疫情机会的企业,在过去一年也收获了很 ... 集采风浪来袭,IVD巨头如何上岸? 8月末,一则安徽省将启动体外诊断试剂集采的消息,让国内IVD行业的热度进一步降到冰点.届时,安徽省县级及以上医院将对5类23种产品将进入集中采购,剑指IVD行业中最具增长潜力的化学发光试剂. 实际上, ... IVD市场神总结:生化危机,发光争鸣,血球三分,血凝突围,分子可期! 国内体外诊断行业,经历了改革开放春风的洗礼:走过了90年代技术引进的浪潮:更赶上了21世纪行业蓬勃发展的时代机遇!国内厂家体外诊断产品也经历了手工到半自动,半自动到全自动,全自动到一体机,一体机到流水 ... 营收翻倍、市值大涨,盘点国内IVD企业的新冠疫情经营生长曲线 刚刚过去的8月,国内上市公司集中提交了上半年经营成绩单.一场始于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席卷全国,而后冲击全球,对于任何行业的任何经营者,2020年的上半年都不可谓不特殊. 体外诊断(IVD)行业在抗 ... 核酸检测「暴利」背后:IVD产业链价值中枢仍在上游 "检测机构毛利率不及原材料商.IVD试剂商的一半." 作者:罗宾 编辑:tuya 出品:财经涂鸦(ID:caijingtuya) 在多地春运期间要求核酸检测的背景下,医药IVD(体 ... 疫情检测试剂受资本市场追捧,谁能率先攻占海外市场? 14日,达安基因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一季度净利润为1.86亿元-2亿元,同比增长558.07%-607.60%. 而业绩暴涨原因,公司明确在公告中表示是"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市场 ... 2020年生物医药指数累计上浮35.39%,“诊断试剂”“疫苗”“血制品”功不可没 开年以来,恰逢疫情,泸深生物医药指数一路高歌猛进,今年累计上涨幅度达35.39%,要知道就算是号称"生物医药年"的2019年,整体上涨幅度也仅63%,而在大部分市场经济因疫情影响下 ... 新冠试剂3.67元跌破低价!关键是这质量能打吗? 2020-10-22| 编辑: 班木芙兰|摘要: 近日,随着青岛疫情的反弹和海外第二波疫情的卷土重来,新冠检测产品又迎来一破强劲的市场需求.IVD企业又迎来了新一轮竞速与博弈.而那些未获证/未涉足新冠 ... 体外诊断企业“一年赚了10年的钱”,疫情红利后如何持续寻找增长曲线? 受新冠相关产品的带动,2020年的体外诊断市场尤其是分子诊断市场需求猛增,行业迎来井喷式发展.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突破900亿人民币,经过2020年新冠疫情之后,市场已达到千亿规 ... 抗疫生力军圣湘生物今日登陆科创板市值超500亿元,上半年业绩增长11倍 由于在新冠疫情中承担了大量新冠病毒核酸诊断试剂生产,圣湘生物的科创板上市之路一直备受关注.凭借销售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圣湘生物2020年上半年业绩暴涨,实现了营收超过21亿元,同比增长1159.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