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前夜的中国,波澜壮阔的中华大地,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王朝前夜的中国,波澜壮阔的中华大地,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原创2021-03-13 16:15·长门文轩

距今4300年前后,一场骤然来临的气温变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北半球。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虽然可以窥见那场气温下降留下来的蛛丝马迹,但对这场气候变化的原因还不甚明了。有说是千年难遇的一次彗星与地球的近距离接触,也有说是一场九星连珠所致。凡此种种,莫衷一是。

一、走向衰亡的良渚文化

地处钱塘江流域的良渚核心区,此时早已经不复当年的繁华,曾经巍峨的大坝在多次洪水的冲击之下残破不堪,事实上距今4500年进入晚期以后,良渚就每况愈下,曾经清澈的赖以生存的小河逐渐被淤泥和生活垃圾填埋,高大雄伟的莫角山周围的码头和低洼地区也被生活垃圾堆满。城墙内外的城河自然也难逃厄运。宽大的城墙成了很多人的住宅所在,生活垃圾顺着城墙近45°的斜坡随意倾倒。

良渚古城

遥想当年,头戴羽冠,身上挂满了玉器的良渚王,站在莫角山颠,背后是华丽的干栏式宫殿。俯视着3平方公里的良渚城,远眺8平方公里由大坝圈围起来的繁华。那时候的良渚王内心是怎样一种感受我们不得而知,当志得意满的他们率领着本地的和远来的各个族群在反山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时候,可曾想到脚下这片繁华会在几百年后被淤泥和垃圾淹没,赫赫王国在人们无限的怅惘中走向衰落。

此时的良渚已经不见了规划整齐的大墓,只有零星的几座贵族墓在瑟瑟寒风中向人们诉说着良渚王国曾经的繁华。我们今天看到的历史典籍并没有记述这个开创了中华文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王国从哪里来,又去了哪里,甚至他们是谁?也乏迹可循。

刘斌先生在《良渚综合研究报告》中感慨,或许良渚的精英们真的在与中原人的战争中战败了。一段有关蚩尤部族传说的历史,给我们理解那个年代的故事,提供了一些想象空间据《史记》记载: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

刘斌先生猜测良渚与上古传说中的蚩尤部族有关,无法证实的传说年代,或许是永远也无法解开的谜。

战争、自然灾害等或许是良渚走向衰亡的一个因素,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同样是洪水肆虐,气温变化无常的情况,中原地区却凤凰涅槃,得以浴火重生。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后文再谈。

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考古文化上体现出来的一些变化,或许对那个遥远年代族群的迁徙变迁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

二、洪水肆虐的黄淮平原

距今4000年前后,不仅气候波动下降比较严重,洪水也在中华大地上肆意奔涌。传世文献上对这次洪水的记载颇多,主要是从中原尧舜禹的视角进行的描写。“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这次大范围洪水的现象与气候变化有莫大的关系,是一次全世界范围内的洪水事件。而在我国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距今4000年前后的黄河改道。黄河下游河道素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于史,据相关研究,战国以降的2000多年里,黄河下游河道的决口共有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26 次,平均每3年就有2次决口, 100 年即有1 次大的改道。这还是战国筑堤以后的数据,没有堤坝围挡的黄河曾经是怎样的肆无忌惮,可想而知

黄河冲积扇及史前黄河下游南北改道流向图

而距今4000年前后的这次改道却是一次纵贯南北的大变迁,波涛汹涌的黄河本来由淮北苏北平原入海,这次直接北上河北平原,由河北平原中部冲入渤海。黄河改道自然会造成决溢泛滥,而且不是一次就能完成改道的。所以就出现了“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这样的现象。

这次洪水泛滥虽然波及甚广,但从黄河改道来看,主要受害区域就是今天的黄淮平原。与徐旭生先生通过文献考证出来的洪水发生地域主要在兖州和豫州徐州的部分地区这个结论是相合的。

这种大规模的洪水泛滥,对于上古时期的人们来说可谓灭顶之灾,不过乱世出英雄,据史籍所载,这次发生在尧舜禹时代的大洪水有三位人物先后登场治理洪水。

就是共工、鲧、禹三位,实际上如果仔细分析碎片化的文献记载,共工只是一个官名,属于管水利的一个职位。口耳相传之下,后世已经忘了出现在不同年代的共工真实姓名,以共工这个称呼代之。(最早的共工是与黄帝、炎帝、太皞齐名的一个氏族首领,见《左传·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

"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淮南子·本经》),说明舜的时候,主要是由共工来治水。舜时候这个共工名“垂”,这位共工治水用"壅防百川,堕高埋库”的方法,说白了就是筑堤堵缺的方式。在平时这样的办法或许可行,但面对千年难遇的大洪水,注定是要失败了。

于是这个时候鲧登场了,按照史记所载鲧是禹的父亲,这里面有些微妙,我们此处不做过多释读,不过有研究认为鲧实为共工一词的连读,换句话说,鲧履共工职,事实上,我们很难考证在尧舜禹时期已经有了后世的官僚体系。大体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联盟体系下,对某一个成员职责的分配。

从文献来看,共工这个氏族是我国历史上最悲催的一个氏族,最早的共工是与炎黄少皞太皞齐名的“古帝”氏族之一,也就是我国文明早期阶段的重要一极。到了颛顼时代又与颛顼发生了剧烈冲突,据史籍所说是与颛顼争帝,按照我们现在的理解应该是两个氏族进行了残酷的战争。帝喾时期共工也难逃厄运,《楚世家》: “共工氏作乱, 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而到了尧舜时期,尧舜成为了联盟的盟主,共工氏因为擅长治理水患而常常被安排进行水患治理。结果成了舜定义的四凶,被流放到幽州去了。共工在古代文献上的记载非常繁杂,我们此处不做深论。

从今天环境考古结论来看,黄河在距今4600年前后也有一次大的改道,是由河北平原改道去了淮北平原,在这之前,黄河一直经河北平原入海。

据此,从共工氏善于治水的特征来看,共工氏所处区域应该在豫北冀南的河北平原中部地区,在长期与黄河泛滥斗争的过程中练就了一身治水的本领。这个区域考古文化的发展脉络已经很清晰了,是由距今7000余年的北京地区镇江营文化发展而来,在之后的后岗一期逐渐南下,形成了一股可以与仰韶文化分庭抗礼的强大势力。这同共工在史籍上与地处中原的炎黄、海岱地区的双皞曾经相提并论的态势是相符的。

进入大龙山时代(包括中原的庙二)以后,这个地区的考古文化是后岗二期。其中辉县孟庄遗址通常被认为是共工氏所居之所。具体考证细节我们从略。还有博爱西金城遗址,是后岗二期的西部边界城址。包括豫北的濮阳高城也发现了龙山时期的城址,具体考古资料还没有公布,这里或许与颛顼和夏后相都城帝丘有关。

三、余论

很多历史已经被岁月的尘埃所掩盖,就像厚厚黄土下面的高阳古城一样,我们目前只有通过周人的记忆尽可能去还原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那些上古遗存。

共工是欢兜推荐治水的,从这里我们也能够看出来,如果尧舜王国拥有专管治水的官员,又何来推荐之说呢?很明显是各个方国部落形成的联盟,由其中欢兜部落举荐的共工部落。

共工治水以失败告终,最后欢兜也成了池鱼被连带流放了。鲧部落在四岳的举荐之下,闪亮登场,结局我们都知道了,因为治水失败被舜在羽山杀死。文献上的有关记载同样是抵牾矛盾之处甚多,加上传说的多样。不过被舜定为四凶并进行了整治的四位实际上都是反对舜继承尧帝位的。欢兜虽然没有记载反对,但其与共工估计是一伙的,所以舜毫不犹豫对四位反对者进行了清理。

我们不难看出来舜的身上已经出现了统治者排除异己,工于心计的种种特征。原始大同社会的和谐简单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距今5000年前后和4000年前后两次气温剧烈变化之下,我国各个地区的考古文化也开始重新洗牌,先是距今5000年南方势力和东方势力的强势崛起,开始挺近中原。相比之下中原文化颓势明显。地处东南的良渚文化自得其乐创造了辉煌的史前文明。

距今4000年前后中原文化一扫之前的弱势,开始触底反弹,以传统的世俗习惯为基础,重农业生产和礼制建设。以陶寺为领导的中原文化异军突起,尧舜禹君临天下的时代来临。半月形地带在全球浪潮的冲击下也迅速崛起,在与中原文化碰撞中变得愈加强大。

中原腹地则出现了天下万邦的对立和统一状态,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也呈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奔流汹涌南下淮北的黄河阻挡住大汶口文化强势西进的势头。已经进入中原腹地的原海岱各个族群失去了大后方的支持,在与中原腹地的族群进行碰撞融合过程中,华夏的雏形若隐若现。

唐尧、虞舜、夏禹、共工、皋陶、伯益这些在典籍上熠熠生辉的英雄人物正是在这个时期产生并被流传下来。甚至丹朱、商均等这些的人物也有在历史上留下了昙花一现的记忆。还有就是被中原体系历史逐渐边缘化的南方族群,随着中原文化的南下,也逐渐融入了尧舜禹这个体系之中。

征服了三苗又“疏九河,沦济、淉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的大禹,在涂山举行了“执玉帛者万国”的“诸侯大会”。实际上已经标志着我国历史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就是王朝更替的轮回时代。

几十年的考古,硕果累累。这个波涛汹涌的时代已经逐渐展现在我们面前,北方的石峁与中原的陶寺相爱相杀,中原腹地的煤山南下江汉,与东方文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王油坊南下江淮,后岗二期北上燕辽,正是考古上对这段历史记忆完美的写照。

而这个时期在中原上古历史体系之外的长江流域虽然开始沉沦,但上游的巴蜀地区却得以发展。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已经无法阻止人们渴望交流的愿望。这里最后诞生了一支几乎可以比肩夏商的强大力量。

陶寺、王城岗、新砦、瓦店、禹会村、平粮台等多处遗址的深入发掘和研究,实际上已经很清晰地展现出来了文献典籍上夏以前中原地区的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此起彼伏,星光闪烁的王朝前夜竟是如此的多姿多彩,让人充满了遐思和向往。

限于篇幅,这些内容我们会在后文中逐渐展开陈述,敬请期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