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不想上学父亲辞职携子游遍中国,你以为有钱任性真相恰恰相反

如无意外,3月1日各位家中的“小神兽”就要回归校园了~
虽然这次的假期比以往都要久一些,但对孩子而言上学依然不如在家欢乐!厌学似乎是大部分孩子的“天性”。
如果你的孩子告诉你自己不想念书,作业不按时完成,也不想上学,你会怎么办?
对于一般的家长来说,可能会选择沟通疏导,或是威逼利诱,总之尝试各种方式,力求摆正思想,引导孩子努力学习。
而来自丹东的徐先生,在得知14岁的儿子“厌学”之后,直接辞掉工作,二话不说,带着正值青春期的儿子,开着房车开启了一段独属于父子俩的旅行。
1
现实版《银河补习班》
徐先生是一位摄影师,在当地经营者一家自己的摄影工作室,因为夫妻两平常工作忙碌,于是把孩子交给岳母照顾。
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长辈的溺爱和父母的放纵让孩子变得十分任性,对学习的态度也越加松懈:
“他开始不听家人的管教,在学校上课注意力也不集中,甚至会因为作业的事情向我们撒谎......”
儿子的改变让徐先生非常自责,他认为是自己的疏忽管教导致了孩子教育出现偏差。
但日复一日严肃的说教和责备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儿子离自己渐行渐远。
出于对孩子人格培养的担心,这一次徐先生打算和儿子心平气和地来一次谈话。
他们在商量之后决定,通过一次全国旅行,一起去看看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并在这个过程中重新审视生活的意义和学习的价值。
等到旅行结束之后,再决定要不要继续读书。
计划敲定之后,徐先生立即放下了手中的工作,给孩子办理了休学手续,制定旅行路线,并做好了出发计划。
今年春节前,父子俩从丹东出发,途经山海关、济南、开封、洛阳、西安,抵达丽江,全程计划走完4000公里。
“儿子不愿意读万卷书,那我就带他行万里路。”
2
真就有钱任性?
有人佩服,说这是把“世界当作课堂”。
可也很多人认为,这是“有钱人的游戏”。
面对许多网友关于“有钱家庭”的评论,徐先生表示自己只是普通家庭:
“拖房车是花了五万块钱的二手车,很多东西都需要自己安装。”
“出来三十多天,只住了三天酒店。“
他不带孩子走东南沿海路线,而是走遍六朝古都。
经过山海关、洛阳、西安,只为了让孩子感受到最浑厚的中原文化。
他也教儿子摄影,鼓励孩子写日记。
曾经的沟而不通开始消失。
关系不再是针锋相对,而更像是一种合作关系。
有人问:
“如果孩子玩了回去之后,更厌学了怎么办?”
徐先生答:
“我也是第一次学着当父亲。”
“如果孩子通过一路上的游历更爱学习了,那就回去学习。”
“但如果没有,他也爱摄影,我也可以教给他,给他一技之长。”
“我觉得他摄影还是有一点天赋的。”
对于孩子的未来,他没有过度担忧和刻责,他希望儿子将一生的兴趣建立于自己喜欢的东西上。
为此他不想去计较其中的金钱利益,他只希望帮儿子向着那个方向努力,实现儿子的愿望。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曾提到如何真正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她说:
最近和几个好友聊天,发现十几年的学校教育没有让我们认识自己。
各自都是在后来人生的某一阶段突然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为什么我们没能在更早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因为传统教育很少去鼓励孩子发展自我意志,
大家都是要求孩子听话、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然后结婚生子。
其实每个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人生脚本,
父母们应该尽量提供一个环境,让孩子从每件小事开始自己做选择。
只有在一次次的选择中他才能逐渐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天赋潜能。
选择自己所爱,做自己所想,一步一个脚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奇迹。
3
唤醒孩子的不是旅行,是爱
一位妈妈说,当时儿子看到视频,赞叹不已,说道:
“我早就厌学了,不知道学习有什么意思,我也想周游世界,寻找人生目标和我的价值。”
孩子他爸随即泼了一盆冷水:
“要我辞职陪你旅行,估计只能带俩碗儿步行。白天要饭,体验各地的人情冷暖;晚上睡桥洞、公厕体验自然风光。你看行不?“
儿子听完,悻悻地回房写作业去了。
不少父母也在担心如果大家都像徐先生那样做,一些孩子就会开始效仿,于是,厌学的孩子更多了。
可厌学真的是效仿出来的么?
郑也夫说: “厌学是心灵的癌症。”
很多孩子厌学的背后,是缺爱,是厌世。
好奇,是孩子的本能,当一个孩子对学习感到厌恶,对现实中的人与物不感兴趣,对自己麻木,这就是缺爱导致的厌世。
徐先生的做法也许成本很高,但他也的确“救”回了孩子。
他会带孩子登泰山,并特别选择夜爬的路线,晚上九点半爬到凌晨看日出,让孩子体验“一夜的坚持,换来黎明的那种美好景象”,让他觉得自己的坚持是值得的。
在旅行的途中发现儿子擅长物理,空间想象能力很强。他就给儿子讲光的成像原理,讲光的折射、反射时,儿子听得特别认真,还会抢答。他发现,儿子是兴趣导向型学生。
他将和儿子一路的经历都拍成抖音视频,并让儿子担任起视频解说的任务,用他的角度去记录旅程。
陪伴与爱使得父子间产生了紧密的连接,儿子曾偷偷跟一位记者说:
“我看到我爸这一路确实不太容易,我想以后我要是有能力了,回报一下他。”
父亲开车,他就主动承包了房车内的家务,每天负责铺床、叠被子、洗碗。
如今这对父子的旅程已经结束了,徐先生发现儿子度过叛逆期,变得贴心懂事。
虽然儿子对学习依然提不起兴趣,但他不再是厌学,而是不知道离开校园这么久,该怎么追上别人。
在1月27日的抖音视频中,儿子透露说:
“昨天下午,爸爸突然说想了个办法。等回去,联系一下我们学习小组的家长,试试能不能让我们在放假的时候,在一起学习,互相帮助。
并且还说他也想跟着我们一起学,我当时就动心了,答应了爸爸愿意试试。爸爸昨天晚上兴奋地在荒郊野岭唱了半个小时的歌。”
如果我们总是关注生活中的负面,抱怨生活的苦,就会越来越觉得生活是苦的。
这样的我们,给孩子呈现的生活,大多是负面的。即便带着孩子去游山玩水,也无法激发孩子对生活和学习的热情。
如果我们能够坦然接受生活的真相并热爱生活,即便条件苦点,生活难些,也依然能够点燃孩子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世界的好奇心。
这就是为什么,不少穷人家的孩子,也能拥有一颗乐观向上和努力学习的心。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