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思想:精神生于道
阅读《庄子》时,看到他多次提及“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一语,好像这是修练的必经过程。我们不免觉得疑惑:如果身体要像枯槁的树干,心智要像熄灭的灰烬,那么人的生命还剩下什么?事实上,庄子说的是比喻,他的目的是要我们减少物质欲望的诱惑,消除起心动念、盲目求知的困扰。
然而,这种说法的背后,仍有一个清楚的预设,就是:人的生命除了身与心之外,还有另一个层次,庄子称之为“真君”、“灵台”、“灵府”、“精神”等。问题在于:这个层次不会自动展现,而须经由适当的修行与正确的觉悟。譬如,在《庄子·人间世》谈到,“心斋”是指“心要斋戒”,要使心变成无知无欲的死灰状态,然后再说这种空虚状态就是心的斋戒。在此,关键话语是:“只有在空虚状态中,道才会展现出来。”
既然已经心如死灰,“道”展现出来还有什么意义呢?《庄子·知北游》揭晓了答案,原文是借老子之口教导孔子说:“明白彰显的一切,来自黑暗隐晦的源头,有形之物来自无形之物;精神来自道,形体来自精气;然后万物借着形体代代相生。”这段话里面,最重要的当然是“精神生于道”这五个字了。
合而观之,一方面,当我们的心智有如死灰,成为空虚状态时,“道”才会展现出来;另一方面,我们的“精神”来自于道。因此,结论很清楚:每个人的生命中,除了身体与心智之外,还有一个称为“精神”的层次存在,但是这个所谓的精神,必须经由修练到“悟道”的程度,才有可能真正展现出来。
由此可知,精神之展现,需要两个条件。心斋是必要条件,亦即没有心斋,就不可能展现精神;悟道是充分条件,若是未能觉悟道的存在,则依然谈不上精神的展现。庄子哲学的秘诀正在于此。
庄子喜欢用“水”来做比喻。《庄子·天道》说:“水面静止时,可以清楚照见胡须眉毛,水的平面也合乎测量标准,可以让大工匠取法。水面静止时,还会显得明亮,又何况是人的精神呢!圣人的心是清静的,可以做为天地的明鉴,万物的明镜。”这段话题到“人的精神”与“圣人的心”,这是因为圣人通过心斋的阶段,他的心已经“展现出”精神,进而可以说他的心“展现为”精神了。
其实每一个人的心,都可能在某些状况下显示精神向度。譬如,平常我的心总是考虑自己的需求,但是我这同样的心偶尔也会走出自我中心的局限,甚至走出人类中心的局限,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暂时忘了一切烦恼,感受自由自在的喜悦之情。然而,这种偶发的情绪感受是靠不住的,也许一阵雷雨或一声犬吠,就把我唤回了现实,然后像“庄周梦蝶”一般,“发现自己仍是一个僵卧不动的庄周”(《齐物论》),原来刚才的美好感受只是一去不复返的幻觉而已。
《庄子·刻意》同样以“水”为喻,而说得更为神奇。“水的本性,不含杂质就会清澈,不去搅动就会平静,但是闭塞而不流动,也不会清澈;这是自然所赋与的现象。所以说:纯粹而不混杂,专一而不变化,淡泊而无所做为,行动时顺着自然;这是保养精神的途径。”
人的精神有何神奇呢?庄子继续说:“精神四通八达,无所不至,上接于天,下及于地,化育万物,不见迹象;他的功用是与上帝一样的。纯粹朴素的道,只有精神可以保守住它;保守住它而不丧失,就会使精神变得专一;专一就能与真实相通,然后合乎自然的规则。”
正是因为这样的精神得以展现,庄子才会想尽办法用各种比喻与寓言来加以描述。我们与其对庄子的文笔啧啧称奇,不如反观及修练内心,看看他笔下的神妙现象能否在我们的亲身体验中得到证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