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前疏通经络,效果更佳!
艾灸的时候,大家都听过艾灸可以打通经络,疏经活血等等,但是有没有注意到,艾灸前如果先疏通身体经络,艾灸效果会更好呢?
由于经脉暂时不通,就必然会因瘀滞而出现实热,倘若继续使用温补法,就是在暂时没有疏泄的情况下进行补充,就会助热邪而损真阳,这才是所谓的“壮火之气衰”。此时必须用疏导法将经脉疏通,使热邪得以排泄。
如何在灸前疏通经络呢?
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与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相对而言,它们均分布于躯干部,与脏腑有密切关系。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注为俞”。也就是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逐渐汇集输注到更大的水渠一样。
在中医中,我们的身体通过俞穴就能顺利地将经络和脏腑之气转输到我们的体表,这样我们的身体才能够维持正常的运转。
使用艾灸法则都是用温热法,是直接作用在经脉和穴位上的疗法。俞穴具有“井、荥、输、原、经、合”的不同性能,再由于取穴的不同,就可以同时具有温补和疏导两种功能。
虽然在施灸的时候暂时有燥热或痛热的感觉,但在4小时内就可以解除,这就是经脉被疏通的表现。如果施灸者能够根据俞穴的不同性能进行随症取穴施灸,就不会出现错误。
注意:施灸者要精通经络学说,不可死认一两个穴位而蛮干。
第一步,从疏通膀胱经入手
为什么要从膀胱经入手呢?先观察一下膀胱经巡行的路线和穴位的名称,膀胱经从头走足,贯穿人体,在人体背部有连着各个五脏六腑的俞穴,这些俞穴是五脏六腑映射到膀胱经上的排毒通道。
也就是说疏通膀胱经可以顾及到五脏六腑,无论你身体什么问题什么毛病,特别是慢性病,只要疏通膀胱经,就会得到一定的缓解。
第二步,肾经、肝经、脾经、心经
第二步是重中之重。为什么把这四条经络放在一起,中医讲肝肾同治,有肝病的基本都是因为肾不足以养肝木,肾水不足,又会导致不能压制心火。
而且肾与心同属少阴经,另外肾乃先天之本,也就是说肾就是人体的小太阳,如果这先天之本的小太阳陨灭了,那么人生也就走到了尽头。
万病都可以从肾上找到根源,所以第二步一定是以肾为主。因为肾经、肝经、脾经都在腿内侧,一般情况都是这三条经络可以一起疏通。
第三步,心包经
这条经络放在这里是因为心脏病一般发病较晚,很多人可能到晚年才会有症状显示出来,所以可以暂且放在第三步进行调理。但如果有的人心脏病很明显,就要提前按摩心包经了。
其他的经络日常可以作为辅助作用。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再疏通其他经络,比如您想美容或者有胃病,那就多疏通胃经。
如果只是在家自我艾灸调理,那么就选择上面几条经络,针对性地在施灸穴位点按或者循行该穴的局部经络按摩,或者刮刮痧,时间10-15分,这样通过灸前经络疏通,增加了经络气血运行,活血化瘀,再艾灸的话,艾火寻经更通畅,推动身体阳气运行,使艾药性到达病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