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难于上青天?那是因为人们都忽视了环境的影响!

有没有觉得身边的人谈“毒”色变?

只要一听说谁谁谁吸毒了,立马就撇清关系?

就连吸过毒的人都像“瘟神”一样,有多远就躲多远?

总觉得那些沾过毒品的人,就一辈子戒不掉?

诚然,在戒毒圈中流传着一个魔咒:“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身想毒”!

但,毒品这水真有那么深?真戒不掉?

戒毒难,难于上青天在于吸毒者意识中“想瘾”的难除!

什么叫“想瘾”?其实就是心理依赖,也包括吸毒者对毒品的错误认知。

wait ,我们先来了解下毒品的几重依赖性。

一个是体瘾(就是身体依赖),一个是心瘾(即上文提到的心理依赖),两者成瘾性较强的代表就是海洛因和冰毒。

在戒断毒品时,需要同时进行体瘾、心瘾的专业治疗。

而一般的戒毒治疗这两者是比不可少的,那为什么还是复习率那么高?总有人“一辈子都戒不掉”?

实则是缺乏专业的心理康复治疗,更主要的后期回归社会阶段的监督与防复吸措施。

心理康复治疗是指由具有理论知识扎实、多年临床经验的专业心理医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治疗,通过系统、科学的治疗方法引导戒毒者建立新的认知,在情景模拟、集体游戏等工娱活动中,激发戒毒者的自尊心与责任心,为回归社会做好准备。

然而这些还不够。往往很多戒毒者在治疗期间表现很好,回去一段时间也没有吸毒。但是总有一些“小事”触动了他们,然后就“忍不住”了。

这是为什么?不妨来看看一位曾接受过强制隔离戒毒的患者晓敏的经历。

Q

我一开始是吸毒被抓了两次的,在第三次的时候就送进了戒毒所,第三次是开始有悔悟的心了,也积极配合,出来后也有五个月没吸。但那五个月是我一生中最难熬的时候。

每天跟自己说,一定不能再碰了,这次真的不能了,但是家里人总觉得我‘狗改不了吃屎’,还是会吸。到哪里他们都跟着我,一点自由也没有。也不跟别人说起我。邻居们也不愿意跟我说话。

我想找工作,也因为这个事情碰壁。有段时间觉得活着都没有意义,就是怎么都不顺。这个时候以前的朋友,又开始喊我去溜,我知道这样不对,但是那个时候,感觉自己已经没有路可以走了,只能跟他们走。”

戒毒是一项需要顽强意志的艰苦卓绝工程,很多人刚开始走的很顺,越往后却显得“后劲不足”。

实则是戒毒者自己、家属,甚至朋友都存在一个错误认知:接受戒毒治疗后,就不管了。

殊不知后期家庭社会等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更重要,这是防复吸最强有力的武器!

这个环境不单单只是说戒毒周围生活环境的改变,诸如,生活地点、工作、社交联系方式等改变,更应包括朋友圈子的更新,家庭朋友乃至社会的包容、鼓励与支持等。

切断毒源是第一要务。绝对不能做的是与“毒友”的联系,一旦联系,难免撩拨心瘾。而心瘾一上来,就什么都不管不顾了。

其次就是家庭成员、朋友甚至社会营造的良好的“接纳”氛围。家庭成员应该给予更多的尊重,包容与鼓励,社会应更鼓励戒毒者重新开始生活。

上文中的晓敏其实就是在家人、邻里中受冷落,被贴上“坏榜样”而不被接纳,甚至不被原谅。她本身就不自信,心理康复治疗中好不容易建立起的“自我接纳”在回归社会后者一系列打击中悄然消失,变得更自卑,严重的可致抑郁症。

而进入社会,在找工作中却也应曾吸毒登记在册而受挫,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其自尊心、自信心荡然无存,带来严重心理阴影。

其实吸毒者要想戒掉毒品又不影响工作,吸毒人员一开始可自行到戒毒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国家鼓励吸毒成瘾人员自行戒除毒瘾,对自愿接受戒毒治疗的吸毒人员,公安机关对其原吸毒行为不予处罚。且自愿戒毒机构对其隐私进行保护。

戒毒不仅仅是接受科学的治疗,消除身体依赖、心理依赖,更重要的是后期的心理康复治疗与回归社会后家庭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

戒毒者回归社会,免不了需要履行作为一个正常社会人的责任与义务,包括正常的工作、正常的人际交流等。

这时候,一个工作或是工作中上级、同事的关心,朋友真切的问候,妻子(丈夫)温柔的陪伴,孩子一个天真可爱的眼神,父母宽容与鼓励的话语等,都是最好的“治愈师”。

戒毒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戒毒者自身顽强的意志力,更需要周围每一个人的宽容与支持,所以请真诚地原谅他(她)、耐心地帮助他(她)、发自内心地接纳他(她),不要冷眼!不要旁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