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 | 中医气功学教材建设的回眸、展望与思考

本公众号为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官方微信

导语

新冠疫情以来,中医气功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新时代则新使命,新担当才有新作为。中医气功在学术科研领域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我们开创了学术模块,每周推送学术论文和科研内容,以期达到“理上开窍”的目的,帮助各位同道的修行,促进气功事业的发展,为“健康中国”的伟大事业添砖加瓦。

本期内容为学会副会长黄健老师在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发表的文章《中医气功学教材建设的回眸、展望与思考》,文章回顾了中医气功学教材建设的历史,分析了今后教材建设的方向,以便“述往事,知来者”,让我们一起深入学习探讨。

中医气功学教材建设的回眸、展望与思考

黄健

    上海中医药大学

摘要:

《辞海》定义的教材是指“根据教学大纲编选的供教学用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材料。有文字教材,如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等;视听教材,如挂图、投影(幻灯)片、音带、录像等多种形式。”通俗地讲,教材就是教师“教书”和学生“读书”的“书”。教材水平的高低既直接反映了教学水平的优劣,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整个学科建设的进展。

一、教材建设的回眸

中医气功学的教材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第一次气功发展的高潮,掐指算来己逾一甲子。回眸其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4个主要阶段。

1.1草创阶段一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

1955年,《中医杂志》第10期发表了刘贵珍的《在实验研究中的中医气功疗法》、报道了卫生部对以刘贵珍为首的唐山气功疗法小组的“治疗经验对保障人民健康及发扬祖国医学文化遗产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使具有四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气功为大众所逐渐了解;1957年9月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新中国首部气功学专著一一《气功疗法实践》,进一步巩固了气功的学术地位,全国各地纷纷开始研究、推广气功,一些中医院校也开始了气功“进课堂”的尝试,教材建设由此拉开序幕。

1.1.1 “准教材”:刘贵珍的《气功疗法实践》

1956年国务院批准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建立四所中医学院,这一时间恰与第一次气功高潮吻合,许多中医专家和管理者也对气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北京中医学院率先在本科生中开始气功课,并以《气功疗法实践》作为教材。由于该书主要“介绍 了内养功、强壮功、保健功三种功法”,与学校教学意义上的教材有一定的差异,故只能算是“准教材”。

1.1.2雏形:上海市气功疗养所的《气功疗法讲义》

1958年10月上海的科学卫生出版社出版了上海市气功疗养所教研组编著的《气功疗法讲义》,该书由上海市气功疗养所举办的气功疗法系列讲座的讲义汇编而成,作者认为“可以作为气功疗法教材”。事实上,该书确实已经有了教材的某些特征。书的正文共10个讲座的讲义,正文后附有6个附录。正文的10讲为:气功疗法的特点和指导原则、气功疗法为什么能治病、气功疗法的操作方法、气功疗法常规、练功过程中临床上常见的问题、气功疗法的各种配合条件及其重要性、以气功疗法为主的综合性辅助疗法、对住院病人练功的辅助工作、疗效观察、气功疗法的发展方向;6个附录是:运用 经络测定仪观察经络变化的初步报告防止偏差和纠正偏差的报告、气功疗法呼吸部分生理学机制之初步研究、气功锻炼过程中俞穴电位变化之初步观察、气功练功过程中肠鸣音变化之初步观察、练功者意识控制循环机能的观察(摘要)。由此可见,与目前规划教材框架相比,该书除了没有功法介绍外,他如基础、应用、科研等一应俱全,可以说已经基本具备了教材的主要特征。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署名中的“教研室”也在一定意义上印证了书的教材属性。此外,该所还有一种供气功师资培训班用同名油印讲义。

1.2探索阶段

在经过了众所周知的10年之后,以1978年《自然杂志》刊发顾涵森、林厚省的《探测气功“运气疗法”物质基础的初步实验结果》为主要标志,迎来了新中国第二次气功高潮。全国各地的中医院校,再一次先后开始开设气功课程,教材建设进入了新的探索阶段。

1.2.1承前启后:多部“气功学”专著

1985年马济人的《中国气功学》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现在通用的“气功学” 一词首次“亮相”;其主要内容是在原《气功疗法讲义》的基础上增加了功法等编写而成。其后,马先生的《实用中医气功学》问世,该书共100万字左右,主要内容包括7篇,即气功发展史、气功传统理论、气功现代原理学、气功功法学、气功应用学、 气功文献学、气功古籍选解,与目前的规划教材颇为接近。

在《中国气功学》出版后不久的1988年起,林中鹏主编的系列“函授教材'《中华气功学》,由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出版;1989年由高鹤亭主编,冯理达、林雅谷副主编的《中国医学气功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由于种种原因,这几种图书基本上没有被中医院校用作教材,但对其后的教材编写 和教师备课确实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1.2.2百花齐放:北京等院校的自编教材

第二次气功高潮出现后不久的1983年,由北京中医学院院长高鹤亭先生兼任所长的北京中医学院医学气功研究所成立。该所虽云集了院内外的众多气功专家,承担气功科研、教学、医疗的三大任务,但其主体是学院的中心实验室和气功教研室,主要工作是气功的科研与教学。由副所长兼气功教研室主任宋天彬老师领衔编写的内部教材《中医气功学》(一~四)。包括导论、气功功法学、气功养生、气功治疗学与康复学等四章内容,并附有思考题和文献摘录。由于宋老师是北中医首届毕业生,在校读书期间就接受过气功教育,并有机会当面聆听刘贵珍先生的教诲,且毕业留校后一直从事教学工作, 故由他主持编写的《中医气功学》虽非正规出版物,但无论是分册与章节安排,还是体例、格式均颇有章法,与目前的规划教材十分接近。只是该书没有“前言”或“编写说明',故具体的编写时间不明。另外,书的封面上为《中医气功学》但在封面后的第一页(该书没有目录)上的“气功康复保健学”,也是一大“悬念”。此外,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气功研究所)、河南中医学院等院校、甘肃中医学院、辽宁中医学院,也各有自己的内部教材。

这些自编教材各具特色,但同时也各有其局限性,故除了本校以外,很难在他处推广。

1.3发展阶段

1.3.1协编教材:宋天彬、刘元亮主编《中医气功学》

随着199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高等中医院校协编教材《中医气功学》(94年版教材) 的正式出版,中医院校结束了没有正规气功教材的历史。该书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宋天彬、浙江中医学院刘元亮主编,全书包括4大部分、12章。十几位编委来自全国十余所中医院校,其中包括安徽中医学院谈清霖、河南中医学院路世才等前辈。该书出版后,受到了全国中医院校较为一致的认可,其基本框架一直被延续至今。不但是“十二五” “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气功学》的蓝本,而且其他教材也基本参照了它的体例与风格。但由于初次尝试多家院校协编,许多编委都没有编写教材的经验,加之时间较紧,书中存在不少瑕疵,遗憾的是个别差错竟被以讹传讹了近二十年。1999年该书岀版了第二版(99年版教材),由刘天君主编。与前一版相比,99年版对气功的概念作了重新定义,并增加了气功医疗中常用辨证方法的内容,其余内容修改不多。

1.3.2规划教材:刘天君主编《中医气功学》

2005年,《中医气功学》被认定为“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05年版教材),并改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由刘天君主编、华卫国(上海中医药大学)副主编。05年版教材是对其“身价”的提升,即由几家志同道合院校的“自娱自乐”升级为国家认可的“统编”教材,其意义不言而喻。其后,05年版教材还被翻译成英文在国外出版。

1.3.3其他版本:吕明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创新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年)、刘天君主编“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年)、路世才的《医用气功学》(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

1.4成熟阶段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规划同步、每五年修订一次规划教材的做法,始于2001年的“十五”规划教材,这可能是国家最高级别的教材。《中医气功学》被纳入“十二五”规划教材,这也是该教材成熟的主要标志。

1.4.1 “十二五”规划教材:刘天君主编

由刘天君主编、葛林宝(上海中医药大学)副主编的“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气功学》(12年版)于2012年8月正式出版。该书的主要特点笔者曾以“六说”将其概括,其中配套光盘和核对原文是最大亮点。其中,光盘由北京中医药大学李玉环负责,以当时较为先进的手段,将书中许多适宜用视频演示者全部刻录在光盘;对书中所引用原文的校对,由上海市气功研究所王兴伊负责。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对有关气功现代研究的内容没有进行大的更新,资料陈旧的问题未予解决。

1.4.2“十三五”规划教材:刘天君、章文春主编

“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气功学》(16年版)由刘天君、章文春(江西中医药大学)主编,本版教材的最大亮点是以“纸质版+电子版”的形式出版。其中就已于8月底完成了所有印前工作的纸质版而言,本版教材的在“现代研究”增加了有关方法学的 内容,主要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魏玉龙负责;此外,对全书的内容与文字(尤其是原文) 进行了一次全面、仔细的核对,包括疾病的诊断标准、引文的出处、数据的核对、注释的推敲、标点的使用等,这部分工作主要有笔者和刘峰(北京联合大学)负责,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魏玉龙、张海波等也做了不少工作。

二、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展望

《中医气功学》教材建设己经走过了 60多年的路程,即使从20世纪80年代的探索期算起,也逾30年。回顾这段历史,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我们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粗到精、从协编到统编的“三级跳”;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无愧于时代的重托、前辈 的期望。但是,其中的瑕疵也不容忽视,如:教材的适时分化、内容的与时倶进等。以笔者之管见,中医气功学科教材建设下一个阶段,当以“四化”为抓手、以“分化”为主要目标,由此推进教材的完善与提高。

2.1系列化

几十年来,中医气功学的教材(严格地说是中医、针灸推拿等专业的本科教材)一 直是以“单打一”的形式出现,这与学科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不相吻合,也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教学的不同需求。从学科发展的现状来看,中医气功学已经分化为功法、应用、科研、基础与文献等四个方面;从气功教学的层次来看,除了本科生教学外,他如高职高专生教学、专科生教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学等不同层次的中医气功学教学的体系基本已经形成。

2.1.1横向:在完善16版教材的基础上,形成若干本科生必修课教材

这方面针灸、推拿等学科的做法值得借鉴。这两个学科之前也分别只有综合性的《针灸学》《推拿学》,但目前己经分别分化为《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针灸文献学》;《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推拿功法学》《推拿文献学》等,并由此形成系列教材。据此,笔者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能否在目前事实上属于综合性的《中医气功学》 的基础上,对气功学科的教材进行必要的分化,形成气功系列教材,并对两种不同教材的使用进行“分工”,即将综合性教材供选修课教材使用,而将系列教材供必修课学生使 用。其实,这方面魏玉龙已经尝了第一只“螃蟹”,由他主编的《中医气功实训教程》,已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于2014年10月出版。综合气功学科发展的现状及《中医气功学》的主要内容,系列教材至少可以有《气功基础学》《气功功法学》《气功应用学(或治疗学)》《气功文献学》。当然,要在气功学科发展正碰到瓶颈的当下,实现这一目标的困难也是很大的。

2.1.2纵向:以16版教材为基础,形成若干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材

现在我们所说的教材实际上是指本科教育教材,而实际上目前的气功教育不但己经实现了从本科教育到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大满贯”,而且或许还有专科生、高职高专生的气功教育。为了适应这种多层次教育的需要,教材教材也应该形成多个层次。例如,由于研究生一般可分为基础理论与文献、应用、实验室研究等研究方向,据此可编写围 绕“气功经典理论与文献”“气功应用” “气功实验”研究进展(或专题讲座)类的研究生教材;以气功功法为主,兼及基础与实验的专科生教材,等等。学生数量少导致的教材发行量过少,可能是其主要困难。

2.2精准化

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为教材的精准化提供了实施的可能性。例如,依托大数据我们可以为气功的临床应用提供更为精准、精细的功法,而不是仅仅凭借个人的经验、个例的验案,或理论的推断;对于气功原理的研究,也可以借助互联网而将众多数据“+” 起来,作综合性分析,以便较为精准地选择研究方法、分析研究结果。

2.3数字化

数字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虽然笔者是“数字盲”,对教材的数字化说不出具体的道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本版教材中的数字化教材的出版,将极大地推进气功教材数字化的进程。在此基础上将气功加入慕课行列,在不远的将来或可实现。(学习强国平台已于2020年上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气功教研室录制的慕课——编者注)

2.4本土化

为了推动中国气功的国际交流,必须有适合外国人学习的教材,所谓“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尽管目前各种版本的外文气功教材已经不少,但外国人真正喜欢的或许不多,其中内容上、语言上的瑕疵不容忽视。拙作之所谓“本土化”即指这两个方面。

2. 4.1内容上:以功法为主,以“中医+气功”为基本框架

由程莘农主编、外文出版社出版的英文版《中国针灸学》(Chies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是一本可以称之为“中医+针灸”的“一贯制”教材。在“中医”方面,该书有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等最基本的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其后才是针灸基础和针灸临床的“针灸”内容,非常适合于没有中医基础者学习针灸用。由此,笔者以为外文版《中医气功学》可以仿照,基本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阴阳五行、精气神(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病机、防治原则,中医诊断学中的四诊八纲、气血辨证与藏象辨证,气功基础学中的概论(绪论),气功功法学中的基本操作、基础功法,气功应用学中的应用原则、气功养生与康复、常见症状与疾病的气功疗法;同时注意尽量不用古籍原文。以此使之“包罗万象”,吸引更多的读者。

2. 4. 2语言上:以纯真中医语言作“正文”,以属地本土文化作“注释”

这里想说的是气功教材的翻译问题。包括气功在内的中医书籍的翻译,历来被认为是一项非常难的事。难以统一的规范加之译者与作者之间在学科上的隔阂,是影响译文 质量的主要问题,但这些问题恐在相当一个阶段无法解决。目前较为可行的是“以繁御简”,即不厌其烦的“二次翻译”。先由国内了解气功的外语专家对教材进行直译,以确保中医语言、气功语言的纯真性,以“信”为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请了解(懂得)气功的外籍专家进行再创造,以其本土语言注解、诠释气功内容,并以“达”与“雅” 作为目标,以期形成真正的外文版《中医气功学》教材。

【结语】

中医气功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气功学校教育, 带动了中医气功学的教材建设。从1957年出版的《气功疗法实践》被用作教材,到“十 三五”规划教材的出版,在一个甲子中,我们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相对成熟、从单一的纸质到纸质版加电子版的过程。然,学科在发展,读者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路漫漫其道远兮”,让我们携手并进“上下而求索”。

(0)

相关推荐

  • 张伯礼院士:讲好中医故事,需要一批懂中医又懂传播的人才

    9月11日,<中医传播学>国家规划教材专家论证会在天津中医药大学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教授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讲好中医药的故事,需要既懂中 ...

  • 【中医气功】学术系列十二:性命与养生初探

    【中医气功】学术系列十二:性命与养生初探

  • 学术 | 人体气的分布特点及在中医气功初级阶段的应用

    本公众号为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官方微信,请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进行关注 本文全文2621字,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导语 新冠疫情以来,中医气功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新时代则新使命,新担当才有新作为.中医 ...

  • 严蔚冰中医导引学之伤科学术思想撮要

    摘自2021-10-29中国中医药报 张宇 内蒙古民族大学 严石卿 上海传承导引医学研究所 ·导引是治疗骨伤和筋伤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中医伤科诊疗通过对骨伤及筋伤针对性的导引训练,把握导引的度,可 ...

  • 相学教材14

    ​相学--嘴唇上的小斑小痣 很多人会认为嘴唇上有痣,是有吃福.呵呵,其实对于一个本身贫穷的人来说,突然在嘴唇上生有小斑小痣,当然是一件好事,代表有口福.但对于一个本身各方面条件还不错的人来说,突然在嘴 ...

  • 【每周食疗学】中医食疗学特点——有效性

    中国临床营养网(lcyycc) 讲者介绍 辛宝 中医学硕士,教授,执业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注册营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食品卫生与营养专业学科负责人/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食疗 ...

  • 中医「把脉」的原理是什么?中医必学(建议收藏)!

    本  期  导  读 为什么中医在手腕上按一会就知道病人得了什么病?想知道?往下看! 在开始之前,我们要先搞清楚两个问题:把脉的正确姿势以及手指所按的位置代表的意义.  把脉不是随便把手指往手腕上一搭 ...

  • 中医推拿学基础知识讲解

    中医推拿学基础知识讲解

  • 阳虚体质的人吃什么好--中医食疗学(1)

    中医食疗学,顾名思义,即以膳食作为治疗疾病的手段,即饮食疗法.中医食疗学,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研究饮食治疗疾病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防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等领域也占有 ...

  • 《中医现代化探索》连载·中医气功医学气血数理模型

    导读:吕嘉戈老师授权本公众号连载其最新著作<中医现代化探索>一书,欢迎读者朋友们订阅.今天的内容是本书第六章的前半部分.前面的内容请到本公众号话题#<中医现代化探索>连载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