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寡妇》杜荀鹤

才子为寡妇写了首诗,被名流贬得一无是处,如今却入选中学教材《全唐诗》共有近5万首作品。其中有不少被古人和今天都奉为经典,如李白、杜甫等名家的多数作品,这在大家眼里应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有些诗,虽然古人看不上,却被今人奉为神作。当年7岁的骆宾王写了首《咏鹅》,如今年年入选小学课本,成为必背古诗之一,但翻遍典籍却很难找到古代名家对它的点赞。《唐诗三百首》等古代入门级诗集也并没有收录它,可见古人对它其实是“无感”的。大图模式无独有偶,本期要和大家说的这首诗也是这种情况,诗名叫《山中寡妇》,来自唐代穷酸才子杜荀鹤。杜荀鹤在唐代并不算有名,但这首诗却入选了沪教版中学课本,说明不少教育专家们对其是极为推崇的。但是在古代,这首诗曾被贬得一无是处,我们随便找几个评论看一看就明白了:宋代文人吴可:直言穷愁之迹,所以鄙陋。元代文人方回:尾句语俗似诨,却切。明末文人吴乔:时挑野菜和根煮,极为可笑。大图模式那么这首古代名家都看不上的古诗,到底写得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山中寡妇》杜荀鹤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杜荀鹤半生落魄,是个名副其实的穷酸才子,他写诗一向学杜甫,是位挺有个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认为写诗就应该和杜甫一样,要朴实自然不能无病呻吟。可惜的是他学杜甫只学到了皮毛,虽然写下了不少悲天悯人的作品,但却都流于浅俗,不被名家推崇。这首诗是他专门为山中寡妇所写,唐末朝廷连年征战,诗中这种可怜的女子在当时随处可见,但却很少有人愿意将她们写入诗。从这个角度来说,杜荀鹤确实有杜甫之风,不但敢写而且写到了点子上。大图模式一、杜荀鹤出身贫寒,虽然在诗作上颇有造诣,可是在大诗人如云的唐朝,杜荀鹤的文风并不突出。他一直不停的赴长安考学,可惜的是多年都没有考中,最后回到山中过了几年悠哉又无奈的隐士生活。期间也创作了不少名作流传至今,到了中年,杜荀鹤好不容易考到了第八名,中了进士,可是当时朝局动荡,杜荀鹤并没有获得一官半职,无奈之下只能返回到山中继续生活。后来因为写了诗赞颂朱温,令朱温记在心里,建立梁的时候,就让杜荀鹤当上了翰林学士,杜荀鹤才正式入朝为官。杜荀鹤爱写诗,诗风也不错,他特别崇拜杜甫,认为作为诗人就应该像杜甫那样写实,不能无病呻吟。确实,杜荀鹤的诗风也和杜甫特别相似,特别敢写,将现实都描绘得很直白,是一个勇敢的诗人。可是由于他的诗作过于直白,当时许多名家并看不上他的诗作,好话没有,贬低的话却不少。宋代吴可留言评论说,杜荀鹤的诗由于直言穷愁之迹,所以鄙陋。元代方回认为杜荀鹤的诗语俗似诨;而明末的吴乔则认为《山中寡妇》当中的“时挑野菜和根煮”极为可笑。可是,杜荀鹤的诗作真的有这么不堪吗?二、《山中寡妇》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唐末由于战乱,年轻男性被抓去服兵役的数不胜数,多少新婚燕尔就这样永别,《山中寡妇》就描写了众多由于丈夫服兵役而死,自己守寡的年轻妇女。

大图模式“夫因兵死守蓬茅”,诗的开头第一句就交代了时代背景,由于丈夫因为战乱服兵役战死沙场,这位妇女成了孤家寡人,不得已躲进了深山,在破茅屋中生活。“麻苎衣衫鬓发焦”,只能够穿粗糙的麻布衣,长期营养不良,导致她的头发就像是被烧焦的枯草一样,没有精力和经济来打理自己,失去丈夫的哀痛让她的形容更加憔悴。简简单单的7个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本应是韶龄的女性,却因为突然失去丈夫,没有了生活经济来源,孤苦无依,惶惶不得终日,最后不得不背井离乡,变成历经坎坷的穷苦女性。“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这句诗说出了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在古代,这样一个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没有其他技能的女性,在孤苦无依的情况下依然要接受统治者残酷的剥削。即便是没有了劳动力,家里的田地都荒废了,可是朝廷依然不断的征税,甚至一年比一年高。当时的唐朝百姓主要以种田、养蚕为最基本的生活来源,可是由于战乱不断,桑田被毁,百姓失去了赖以生活的根本。而“征苗”更为荒唐,唐代宗广德二年居然设置了一个田赋附加税,也就是在粮食没有丰收之前就开始收税,也称青苗税。这些残酷的赋税剥削,让这位孤苦无依没有任何生存技能的妇女更加痛苦,她的生活已经到了无以为继的地步。“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农妇到了深山如何生活?她只能不断的去挖野菜,将野菜和根一起煮了吃;平常生活需要劈柴,作为一个女人却常常因为砍不到柴而发愁,因此平时烧柴都很困难,有时只好找些生柴连带着叶子一起烧了。这两句诗是起到了强调作用,让人们看到了一名妇女在深山里生活的不易。如果朝廷没有那么黑暗,没有残酷的赋税制度,作为一名妇人,也许待在家里给别人缝缝补补也能混个温饱存活下去。可是现在为了躲避那夺命般的赋税,妇女只好躲进深山过起了野人般的生活。“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即便知道在深山里常常有毒蛇猛兽出没,随时也会有丧命的危险,可是为了躲避沉重的赋税,妇女已经没有其他办法了,只能躲到“深山更深处”。可是即便是这样不顾性命安危的逃避,依然也躲不过朝廷征税的魔爪。诗人以这句话来作为结尾,已经直白的透露出对于统治者黑暗、残酷的不满,赤裸裸的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这首诗可以说是杜荀鹤作品中最为经典的一首,虽然初读会让人觉得这是一首描写人物的诗作,可是再读能够感悟到诗人浓厚的感情色彩。通过对山中寡妇悲惨遭遇的深入描写,我们读到了百姓当时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痛苦,诗人憎恨当局不堪、不顾百姓的情感。即便是现在我们读来,也能够迅速进入角色,感同身受,这也是《山中寡妇》这首诗流传成经典的重要原因。三、被其他名家不喜欢的原因,可能还是因为杜荀鹤早期一直在模仿杜甫,却没有学到精髓,虽然他很敢写,可是由于过于直白,少了古诗应有的隐晦和婉约,因此才不被名家所喜欢。但是杜荀鹤的作品确实揭露了当时社会最底层人民生活困苦的一面,除了《山中寡妇》,还有《春宫怨》、《乱后逢村叟》也是类似的作品,描写了战乱使得农民遭受沉重打击的生活现实。春宫怨作者:杜荀鹤 (唐)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乱后逢村叟》杜荀鹤经乱衰翁居破村,村中何事不伤魂。因供寨木无桑柘,为著乡兵绝子孙。还似平宁征赋税,未尝州县略安存。至于鸡犬皆星散,日落前山独倚门。.

(0)

相关推荐

  • 千家诗(一百四十)——山中寡妇

    山中寡妇 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大家好,我们继续来欣赏千家诗的七言律诗部分.今 ...

  • 唐代杜荀鹤:《感寓》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感寓 朝代:唐代|作者:杜荀鹤 大海波涛浅,小人方寸深. 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属安徽省石台)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 ...

  • 看图识唐诗(746)杜荀鹤·苦吟

    杜荀鹤·苦吟 世间何事好?世间有什么事情可称作最好? 最好莫过诗.配称最好的事情不会超过诗. 一句我自得,一句好诗由我自己写出, 四方人已知.四方的人全都已经得知. 生应无辍日,在生期间应该日日把诗写 ...

  • 解读杜荀鹤《小松》:虽胸怀大志,却怀才不遇,感叹世间何人能识君

    有一首语言特别通俗易懂的唐诗,借用松树来比喻人,喻意简洁明了.作者以此诗来暗喻自己怀才不遇.无人识珠的不幸遭遇,表达"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愤懑情绪. "自小刺头深草 ...

  • 观唐习律98|杜荀鹤自成一体,却被评价300首诗,仅一联写得好

    前言 北宋刘攽(bān)讲过一个笑话: 山东二经生同官,因举郑谷诗曰:"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王徭."一生难之曰:"野鹰安得王徭?"一生解之曰:" ...

  • 20岁知青“嫁”31岁带4娃寡妇,至今仍留在山中

    古人云:"小信诚则大信立."而承诺更是比钱财还重要的东西.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名利场里,做出承诺且会践行的人往往会受到更多人的尊重,他们的生活也更坦荡安足. 今天要说的这个人,他在大 ...

  • 民间故事:书生山中采药迷路,天黑借宿寡妇家,寡妇:晚上别出屋

    书生进山采药,不慎迷失方向,下山时天色已黑,无奈之下他只好借宿寡妇家.然而寡妇叮嘱书生,无论晚上闹出何种动静,书生切莫走出房间.古时候在小河东村,有一位年轻的书生叫杨文凯.提到杨文凯,在村里小有名气, ...

  • 『古诗词』思乡诗: 山中

    作者或出处:王勃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译文长江好似已经滞流,在为我不停地悲伤.万里远游之人,思念着早日回归.更何况秋风风寒,傍晚暮气沉沉.更难耐深山重重,黄叶在漫山飘飞. ...

  • 【山中所见】四月樱桃

    [山中所见]四月樱桃 冯斌一鄂 山中四月挂樱桃,始信春风怨路遥. 昔日啖食核入地,己然出土吐芽苗. 时值春暮夏初,车至霍山山中,沿途看见樱桃红满树,红如玛瑙,不禁吃了一惊.这个时节,尚有如此美味,如果 ...

  • 山中拾趣之三 拈花惹草

    读书如游山,触目皆可悦.千岩与万壑,焉得穷曲折.  烟霞涤荡久,亦觉心胸阔.所以闭柴荆,微言终日阅.  这是纪晓岚专门为自己的书房"阅微草堂"写的一首诗.  阅尽世间冷暖百态,方知 ...

  • 【名家典藏】总第1029期 王晓露诗十首 ||行吟者在山中睡去 罂粟花依然美艳得那么无辜

      总 第 1029 期  名家名人典藏      平 行 宇 宙       -- 诗 电 影 世 界 --     订制专属视频加微信:yspl090806 汉语版 英文版 西语版 作者|马文秀  ...

  • 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问:求問...

    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问:求問四.五次元的能量與意識狀態?可否分享一下體驗?感恩. 答:你看到的接触到的都是跟你同频率,同次元的,不同频率次元的你不可能看到.所有现在这里的"人& ...

  • 山中拾趣之二 艳遇白杨

    林中一棵白杨,惊艳我的目光. 手忙脚乱拍片,偶尔四处张望. 忽见另一白杨,让我目瞪口呆. 風姿绰约迷人,好像梦中新娘.   美人杨柳细腰,说来真是不假. 身段错落有致,曲线流韵平滑. 眉眼长的俊俏,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