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无人区最深处遇到了很多人
关于无人区这个概念,曾经我认为只要没有人的地方就可以被称为无人区;之后,我才知道除了没有人还需要有一个条件,就是没有人类活动痕迹,通常在中国户外圈内被称为无人区的,能且只能是位于中国西部的罗布泊、阿尔金、羌塘、可可西里四个无人区;再到后来,我们开始从事无人区穿越的后勤保障工作,我才慢慢发现,无人区里也不是完全没人,在无人区边缘会分布有一些人,他们可能是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放牧的牧民,开矿的工人等等;随着工作的深入以及工作次数的增加,直到有一次我在无人区的最深处看到了很多人,我才知道这个世界上其实根本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无人区。
在我国无人区的定义方法很多,如果按照最最严格的定义来区分的话,罗布泊无人区因为是近几十年形成的,存在大量古代和现代人类活动痕迹,四周交通便利发达,整体面积较小,穿越难度不大,因此有些人并不会将罗布泊列入最严格定义的无人区之内;后面三个连片分布的无人区:阿尔金、可可西里、羌塘,海拔高、气候恶劣、生存条件艰辛、穿越难度大,因此更受到无人区穿越爱好者的欢迎;其中阿尔金无人区的鲸鱼湖以北,因为历史原因存在开矿的问题,羌塘的普若岗日冰川以南,是少部分藏族牧民的传统牧场,因此如果按照最严格的划分标准,中国最具无人区显著特征的无人区就是阿尔金无人区鲸鱼湖以南,到羌塘无人区普若岗日冰川一带。
几年前,那时候的无人区管理还没有今天这么严格,有时间的时候,我会主动上去带队,无论是我们后勤队员还是付费队员,相对来说都更喜欢这一片最严格意义上的无人区:这里景色更壮丽;我们多少已经适应了高原环境,高反问题不是太严重;这里完全没有人类的活动痕迹,各种高海拔野生动物的种群非常庞大。
说到无人区的野生动物,就不得不重点说一下无人区里野牦牛,虽然无人区里也有狼、熊、狐狸等食肉性动物,但是一般来说他们智商都在线,看到人类或者车队远远的就跑了。而野牦牛就不一样了,它们的脾气不大好,一不高兴了就会向过往车辆或者人类主动发动攻击,体型庞大的野牦牛助跑之后,顶翻一辆越野车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情。所以如果有人问我在无人区里最怕什么野生动物,我会说是野牦牛;如果继续问,我会回答是落单的野牦牛,毕竟野牦牛脾气都不大好,落单的脾气更差。
那次是北向南的四大无人区连穿,在过了多格错仁强错不远,还没有到多格错仁的时候,眼尖的我发现前面山坡上有一群牦牛在悠闲的吃草,按理说这个地方属于无人区的最核心地带,是不会有人出没的,因此我的第一反应是我竟然遇到了一大群野牦牛。为了搞清楚状况,我们几辆车都停下车用望远镜远远的观察这一群“野牦牛”。这群牦牛大约有二三十头,体型不大,颜色各异,就在山坡上吃草,对于远处观察的我们视而不见。
同事说,这是家养的牦牛吧,要不然怎么看起来个头这么小,颜色还有黄的、白的,这么乱。绝大部分野牦牛都是纯黑色的,有少数野牦牛是金色的,但是数量非常少,但是我们又想不明白,谁会把这么一群家养的牦牛赶到这种地方,这不等于是羊入虎口嘛。
大脸的藏狐
分析了半天,我们几个人也没有分析出个所以然来,索性就上车继续往前走吧!奇怪的是我们都到了山坡底下,这群牦牛都没有跑,等我们拐过山坡发现了两个藏民的移动帐篷,几个藏民也发现了我们,迅速朝我们跑过来。其中有两个人会说一些普通话,告诉我们他们是那曲色务乡的村民,赶着牦牛来这里放牧的。我一看时间也不早了,就问他们能不能在他们的帐篷里借宿一晚,作为报答,我们会把我们剩余的大部分食物留给他们,正常来说,开车的话这里距双湖县再有十几个小时应该就到了,所以这些后勤物资对我们来说已经不是很重要了,牧民们高兴的答应了我们的请求。
放牧的藏民和他们的帐篷
随着进一步的沟通交流,我了解了这些藏民的一些基本情况,他们来自距离无人区几乎最近的村庄,但是本地的草场资源非常稀缺,他们只好尽量往无人区深处走,只要有水有草,条件艰苦一点,他们也能承受;当我质疑他们,八个人才放二十多头牦牛的时候,工作效率有点低时,他们告诉我,无人区里狼和熊太厉害了,如果人少了,牦牛早被他们吃光了,八个人一起放牧既当出来一起玩,又当相互壮胆了;除了放牧之外,他们还有些别的工作,例如发现可疑人员主要是盗猎、盗矿的,他们也会向村里举报,如果抓获并最终落实的话,也会有一定物质奖励;然后八个人在这个无人区深处无忧无虑的生活,多么幸福。
虽然他们说起来头头是道,但是我依旧觉得不可能,八个人会为了二三十头牦牛的放牧,远离家乡几百公里,这种收益与支出明显不成正比的话,即使当地藏民们再淳朴,也不会干出这种赔本的买卖啊!晚餐时伴随着我们自带厨师做的手抓羊肉、海鲜汤以及据他们说第一次喝的茅台酒。这些藏民朋友们的话匣子终于打开了,嘴上也没有把门的了,他们告诉我八个成年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放几十头牦牛,确实并不是他们的本意,他们的主要目标是无人区的野牦牛,他们带进来的牦牛以母牦牛为主,不长时间就会换一个放牧点,周边的野牦牛就会过来,野的公牦牛与家养母牦牛结合后,生出来的小牦牛个头会更大,能卖出更好的价钱,这也算是一种杂交改良吧。
无人区里的野牦牛群
我问他们,那你们就不担心野牦牛把你们的母牦牛拐跑了吗?几个藏民朋友嘿嘿没说话;我们一个后勤同事问:你们不会把野牦牛杀了当家养的牦牛往外卖吧?其中一个会汉语的藏民说道:这个嘛,反正野牦牛的头割掉,皮扒掉,大部分人是分辨不出来的。我一看这个谈话内容有点超纲了,赶紧转移到了别的话题上:晚上冷不冷啊,在外这么久想家嘛?然后给同事递了个眼神,意思让他闭嘴,别再废话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我们一行人就起床收拾车辆,按照之前说好的,把大量生活物资给这八位放牧的藏民留了下来。
昨天我看新闻,说近年来西藏启动了高海拔搬迁工程,就是把双湖、色务乡这些海拔高、不适宜人类长期生存地方的聚居藏民,有计划分步骤搬迁到日喀则和山南贡嘎县等海拔较低、生活条件较好的集中安置点开始新生活,我不知为何就又想到了那八位在无人区深处放牧的藏族朋友们,也不知道他们现在过得好不好,有没有搬迁到更适宜居住的新环境。
玛吉阿米藏地旅行,专注于小众旅行线路,更多西藏旅行小众线路、无人区穿越、西藏旅行资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川藏线 (就川藏线 这三个字,加黄V认证),我们一起出发,去看别人看不到的中国西部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