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诗经》之《国风·召南·采蘩》
于以采蘩(繁)?于沼(找)于沚(止)。
于以:疑问词,在何处,往哪儿。一说语助词。于:介词。相当于“在”。以:何,何处。
蘩(fán):白蒿。生彼泽中,叶似嫩艾,茎或赤或白,根茎可食,古代常用来祭祀。
沼(zhǎo):沼泽,水池。沚(zhǐ):《说文》:“小渚(zhǔ)曰沚。”这里用为水中的小块陆地之意。小沙洲。一说水塘。
【去哪里可以采到白蒿?要去那水泽丰茂的附近。】
【巴金先生曾有一篇《春蚕》被放到小学的语文课本上,整篇文字不是很多,先生用细腻的文字和深情的笔触记叙了母亲辛苦养蚕的往事。或许没有经历过那个艰苦的时代,现在回忆起来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对养蚕的好奇,曾有一段时间都心心念养一只蚕宝宝。】
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事:中庙祭祀之事。一说蚕事。
【采来白蒿作什么用?公侯之家祭祀用。一说为公家用于养蚕事务。】
【棉花传入中国大概是在南北朝,宋元时期才推广大量种植。在先秦时期,普通阶层以麻料作为衣料,公侯之家采用麻、丝、裘皮作为制作衣服的材料,《韩非子·五蠹》中记载:“冬日鹿裘,夏日葛衣”。丝织制品作为公侯贵族的专属高档衣服材料,不仅造价昂贵,而且体现身份和彰显特权。】
于以采蘩(繁)?于涧之中。
涧:山夹水为涧。山间流水的小沟。
【去哪里可以采到白蒿?要去那两山之间水泽丰盛的附近。】
【不知道,现在的课本中还有没有《春蚕》这篇课文,倒是在朋友圈中经常看到有人分享春蚕的照片,每天都要采集新鲜的桑叶。曾经也和南方来的挚友谈起过养蚕的事情,仍然觉得非常好玩,不知道劳动课成为必修课后有没有养蚕的选项。几千年来关于蚕的历史故事和传说数不胜数,让孩子们多了解一些蚕的知识和可爱的中国,也是应该分内之事。记得宁遥曾说:误把构树的树叶采来给蚕宝宝当桑叶吃,可是蚕宝宝宁可饿死也不碰肥厚偌大的叶子,倘若蚕宝宝有情绪恐怕也要离家出走,自行去找桑叶了。】
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宫:宗庙。一说蚕室。一说大的房子。汉代以后才专指皇宫。
【采来白蒿作什么用?公侯之家祭祀宗庙。一说送到公家养蚕的房屋。】
【这首诗的解释大概有两大类分歧,一则是采集白蒿是为了祭祀用,曰白蒿在水边生长茂盛,具有象征国力繁盛,子孙绵延的意义,或是蒿可入药,祭祀可驱病。一则是采集白蒿为养蚕之用,毛《传》:“蘩,白蒿也,所以生蚕。”白蒿可用来制作养蚕的工具“箔(bó )”即蚕帘。或是蚕是丝织品的来源,丝绸在商周时期是祭祀神鬼所需要之物。】
被(币)之僮(同)僮,夙(素)夜在公。
被(bì):“髲”的假借字,首饰,取他人之发编结披戴的发饰,相当于今之假发。一说这里是用为施加之意。僮(tóng)僮:首饰盛貌,高耸状。一说端直貌。一说高而蓬松。一说光洁不坏貌。一说这里用为未成年的僮仆、奴婢之意。《说文》:“僮,未冠也。”
夙(sù):早晨。公:公所,公庙,指宗庙。一说公桑,即君主的桑田。
【差来的人们(一说蚕妇们)都被公家催促采集白蒿为祭祀(一说忙于桑事),没日没夜忙碌在宗庙。一说没日没夜忙碌在桑田。】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丝绸在建国前一直是统治阶层的专属衣服材料,价格昂贵而且体现身份。宋张俞《蚕妇》清楚地反映劳动人们的困苦处境,另一首唐罗隐《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讥讽不劳而获的尸位素餐者。】
被(币)之祁(其)祁,薄言还(环)归。
祁(qí)祁:形容首饰盛。一说整齐貌。一说舒迟貌。这里用为众多之意。
薄:这里用为减少之意。薄言:一说语气助词,无意义。还(huán):回去。一说蚕妇回去。归:归寝。
【差来的人们(一说蚕妇们)都被公家叫来采集白蒿为祭祀(一说忙于桑事),忙碌完才允许回家。一说不要轻言回家。】
【农家的生活从春天忙到下一个春天,正如豳风里的七月里记述的那样,一年下来,即使到了年关仍旧为温饱发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正应了那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